不过李文华主动每个月交十块,有他这个榜样,付雨也准备每月交十块。
仅凭这事,李文华不好说付雨是否是自私自利的人,毕竟钱是他们夫妻俩自己还,说空手套白狼也不太合适,只能说像后世首付买房,但确实挺有想法。
他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帮,只是说:“我会留意的。”
目前并没有听说谁要卖工作,特意去找李怀德或许别人帮忙,他暂时没这想法。
一是不清楚付雨为人,二是老二工资不低,家里吃穿不愁,还没到非要搭人情弄工作的地步。
“谢谢大哥。”
付雨道谢后回到自己屋,对李文斌说:“大哥应该是没答应。”
“没答应就没答应呗,大哥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李文斌无条件相信大哥。
“我知道,而且工作确实不好找,我只是不想整天待家里吃白饭。”
“陪奶奶,帮奶奶干活。”
付雨没再说什么,勤勤恳恳干起家务。
老太太要去买菜,她抢着去,老太太要做饭,她抢着做。
不单老太太夸她勤快,就连周秀芬都说老二有福气。
刘汀兰开始回站里上班,为了奶孩子方便,李文华还教了她骑车,并且和老娘换了一下,改骑二六式自行车上下班。
这天上班,赵鹏飞把他拉到没人的角落:“我妈让我告诉你,她有两位同学已经以身体原因辞了工作,这两天就会找借口离开,让你做好准备。”
当初李文华和赵文祥在书房聊了很久,其中就有让赵母说服在大学任教的同学。
这事如果换个人,肯定难以办到,毕竟一切还没发生,人家老师当的好好的,突然说这样那样,不但要辞职,还要去乡下生活,怕不是脑子有大病吧。
但赵母不一样,首先是同学情谊,然后是丈夫职位不低,二者相加,可信度自然很高。
而且有些人不是没听到一点风声,会议结束,很多事已经起了苗头,只是不知道会有多严重,更不知道会波及自己而已。
这两位都是清华和北大的,按理他们辞职是很难批准的,现在人才紧缺,哪能说辞职就让走。
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年底谋划到现在才脱身的原因。
“回去告诉大妈,我这边没问题,后天晚上我去接人。”
李文华还是不放心的问了句:“大爷把他们家人安排好了没?”
赵鹏飞点头:“都主动报名去建设边疆了,除了孩子太小的留在身边去你那,大点的都一起带走了。”
“那就好。”
他们报名的地点是陈爷爷老部下那,过去了也不会太遭罪。
如果不把他们家人安排好,两位教授级别的老师是不会愿意离开的。
两天后的晚上,几辆自行车停在一处院子前。
“咕咕咕~”
几声鸟叫后,院门轻轻打开,探出个妇人。
见到五辆自行车后,仔细瞧了瞧,直到认出赵鹏飞才对里面招手。
里面走出一位中年男人和三个孩子。
带上行李,一人坐一辆车,谁也没说话。
车子在道路上发出轻微的响声,缓缓驶出城。
到了城外,妇人才问:“我们这是去哪?”
李文华打开手电:“李家村,我老家。”
妇人点点头不再询问。
一路骑行,到村口时,三爷早已等候多时。
简单寒暄两句,将人领到村尾房子内,三爷指着相连的两间房道:“炕已经烧上了,今晚你们先休息,明早我再过来。”
男人摸摸自家已经开始打瞌睡的孩子脑袋:“谢谢,实在太麻烦你们了。”
“嗐,这有什么。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说,千万别客气。”三爷很是热情的说道。
文华说过,送来的人都不普通,要是能打好关系,对村里好处多多。
妇人借着煤油灯的光亮打量了下屋子,微微点头,看得出来,安排的很周到,虽然没电有些不方便,但这些都是小事,以前比这条件更差的地方也不是没待过。
这时她心才放下,对李文华和三爷露出微笑:“房子是新盖的吧,有心了。”
随后她直勾勾看着李文华:“你应该就是李文华吧?看到这房子,我才明白阿梅只不过是中间人,你才是提出想法的那个,想必消息也不是来源于她丈夫,而是你身后的人,我说的没错吧?”
“厉害!”
李文华大大方方承认,人都在这了,当然得让人知道自己的功劳,不然恩情怎么来。
虽然以后不一定要利用这恩情做什么,也确实是想帮一些人,但这并不冲突。
妇人笑了笑:“没什么厉不厉害的,我当初学的就是建筑方面,这房子一看就是盖起来不到一年的那种,进来时发现旁边那房子也不像有人住的样子,结合起来很容易猜到。”
李文华点点头,如果能看出房子盖的时间,确实容易联想到很多东西。
但能一下猜到自己,且将情况猜出七七八八,足以证明人家牛逼。
只能说这年头能当北大老师,果然不简单。
由于刚过来,还有些个人琐碎需要忙,孩子也困了,李文华他们没有多打扰。
送三爷回家后,他们五人连夜回城。
至于两位老师和孩子的粮食,李文华承担一部分,另一部分可以和村里人一起干活,获得一些工分。
以他们的情况,干的工分肯定是不够吃的,所以他得承担一部分。
好在他别的东西不多就面粉多,可以偶尔拿一点出来换成粗粮送来。
都是身份不一般的人,天天吃富强粉,那才有问题。
所以他会以粗粮为主,少量送点标准粉过来。
现在不是三年困难时期,换细粮的人还是有的,他们家自己目前就有十口人的定量粮,前几年还存了不少。
要不是他借口说拿去换成了面粉,实则收进了空间,家里早就没地方放了。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足够的粮食为底气,他哪敢随便往村里塞人。
要知道,村里粮食产量是有限的,多一个人吃,就意味着村里人少吃一口,除非开荒。
可开荒不是那么容易的,难道指望这些教授去开荒?
所以还是得李文华承担部分粮食,避免村里人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