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爷,你手中拿的是什么?”
老朱把盒子放在桌上:“这是皇爷爷给你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带的蛋糕!”
“蛋糕?”
朱雄英眼睛一亮。
蛋糕是什么,他当然知道。
去年,前年过生日,黄叔叔都会买个大蛋糕,让人送过来。
又香又甜的滋味,他喜欢得不得了。
只是老爹说,黄叔叔讲的,蛋糕吃多了就会变成胖小孩,所以只有生日的时候才可以吃。
“我要吃,我要吃!”
朱雄英从玩具车上跳了下来,直奔桌上的蛋糕。
朱标一边把蛋糕拿了出来,一边严厉道:“一人只能吃一个,你现在吃了,一会儿云容她们吃,你不许闹着要吃!”
马皇后则是问道:“如何?商业街开业还顺利吧。”
今日修了两年多的商业街开业,马皇后自然知道。
老朱点头道:“不错,人来人往的,热闹得不得了。”
“那些店铺设计得也好看,搞得我都想重新盖个行宫,就按那些风格来盖!”
马皇后白了老朱一眼。
这刚有点钱,就想修行宫?
城外的行宫一年都住不了几天。
“嘿嘿,咱只是想想,想想而已!”
老朱也知道不现实,别说妹子不同意,朝臣都不会同意的。
还有,未来要迁都,不存钱,新的宫殿,拿什么修?
标儿说现在京城设立在南京没什么问题,不过,老朱觉得,迁都是必须要做的。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老朱觉得要把这句话列入到祖训中,让后辈子孙谨记。
朱家儿郎,没有一个是怕死的!
中午,老朱就在坤宁宫吃的饭,下午还不到五点,就有官员捧着一本账单走了过来。
“启禀陛下,今日商业街截止目前的销售额统计出来了。”
那官员把手中的账本恭敬的递给老朱,激动道:“截至申时末,商业街总营业额已达两百八十六万两!”
“多少?两百八十六万!”
老朱闻言一怔,然后一脸不可置信。
马皇后也震惊地放下茶盏:“这商业街一日的营业额比京城一个月的商税还多!”
这可是近三百万两银子啊!
那官员继续道:“回娘娘,商业街一共有一百二十三家商贾,再加上五十多个小摊位,可以说是咱们京城最热闹的街区。”
朱标则说道:“今日是开业首日,百姓图个新鲜,有的商品,以前买得贵,现在突然便宜了,他们忍不住不出手购买。另外,我觉得这里面不仅仅只有百姓购买东西,一些游商,可能会买一些其他州府没有的东西,拿回去卖。”
老朱不为意的摆了摆手:“即便以后每日只有现在的一成,那也是了不得的存在!”
老朱忽然想起什么,连忙问道:“标儿,那些租出去的店铺,收了多少租金?”
朱标沉思了片刻:“我记得好像有五六百万两银子,当时拍卖后,商人们陆陆续续把租金交了上来,钱早就入了户部,具体的数字,还要问户部。”
老朱已经笑得合不拢嘴:“这才一条街啊!要是大明每个府城都修这么一条街……,大明每年的商税,那还得了!”
朱标示意,让那个报信的官员先下去,回过头来道:“爹,这商业街只能慢慢规划。”
“京城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这全归于京城是经济特区。”
“目前大明能有条件继续修建商业街的,只有广州府跟山东府。”
“不过,随着大明经济越来越好,未来也可以像黄兄弟所在的后世一样,取消农税,靠商税就能养活大明的军政!”
老朱认同的点了点头。
后世百姓种地不仅不用交税,每年朝廷还会补贴农户。
这简直是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老朱相信,现在大明做不到,未来一定会跟后世一样,取消农税!
傍晚时分,商业街华灯初上。
老朱吃过晚饭,忍不住拉着一家老小,想去看看夜晚的商业街怎么样。
只是等众人来到商业街时,发现整条街灯火通明,人流如织,比白天还要热闹几分。
“娘,我要吃那个!”朱雄英指着旁边的糖葫芦摊。
“黄奶奶,那个灯笼好漂亮!”朱云容看着七彩灯笼目不转睛。
更让老朱惊喜的是,他看到不少百姓在电器行围观。
虽然买得起的人还不多,但伙计正在演示电灯、电扇的用法,引来阵阵惊叹。
马上就要热起来了,百姓兜里有钱了,能看得起电器,并不奇怪。
只是目前大明制造不出这些东西,还需要从后世购买。
价格自然便宜不到哪去。
转过街道岔路口,忽然旁边传来敲锣打鼓,还有唱戏的声音。
老朱来了兴趣,寻着声便走了过去。
只见一个高台被许多百姓围在中间,台上是唱曲的正是去年流行起来的《三国演义》!
这人叫罗贯中,太原人,秀才一个。
黄轩跟朱标聊过中国四大名着,其中《三国演义》跟《水浒传》都是明初的。
而写这两本书的作者,朱标都听过,并且还是老熟人!
当年罗贯中投靠张士诚,还给明军造成了不少困扰。
而施耐庵是至顺二年的进士,同样投了张士诚。
只不过最后张士诚兵败,这两人也就回老家去了。
老朱登基以后,也并未为难这些以前对手的部下,想做官的,只要有才能的,朝廷还是愿意接纳。
不想做官,朝廷也不勉强。
朱标让黄轩买了一本《三国演义》跟《水浒传》。
发现这两人,的确写得很好。
不过水浒传,有点草莽造反的意思在里面,老朱说百姓爱不爱看,朝廷管不着,但不能让朝廷来宣传!
于是就把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当做戏曲给演义了出来。
还别说,这戏曲一出,深受百姓的喜欢。
上到耄耋老人,下到三岁孩童,都喜欢看!
从去年就开始一边排练一边演出,到今年,百姓不仅没看腻,还越发喜欢看了!
老朱驻足看了一会儿,在马皇后的招呼下,这才恋恋不舍的跟着离开。
几人把商业街逛了个遍。
让马皇后心喜的是,商业街里面的女子专区。
这里不仅有绸缎庄、化妆品店,还有一家“女子书屋”,专门售卖适合女子阅读的书籍。
夜色渐深,商业街依然人流如织。
小吃摊飘着香气,戏台上咿呀唱曲,商铺里灯火通明。
老朱站在街口望去,整条街宛如一条流光溢彩的巨龙,昭示着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