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军凯旋,老朱也没有吝啬,三万将士全都犒赏了一遍,连随军的民夫都有份!
老朱以前抠搜,那是因为朝廷穷,内帑没钱。
经过两年从其他国家的搜刮,现在不仅国库丰盈,内帑中都躺着数不尽的银子。
拿点银子犒赏军士,不仅能激励军队,还能让军人变得更为忠诚。
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带队的四个,其余三人都有封赏,只有朱棡没有任何封赏。
不过朱棡也不在乎。
他都是王爷了,还有封地,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他又不像老四,总想带兵打仗,建功立业。
所以,他回来,交了兵权,舒舒服服在网吧泡了两天两夜!
二哥,老四都出征去了,朱棡成天跟汤鼎几人混在一起。
听到老五朱橚跑到城里皇家医院当妇科大夫,朱棡差点没把下巴掉在地上。
一个王爷跑去跟女人病打交道……
还真是个奇葩!
对于朱棡摆烂的日子,老朱也没管他,只要他不像以前那样,成天惹是生非就行。
而就在今日,修建了两年的大明商业街完工了!
这商业街,可是朱标让黄轩找人设计,然后让大明的工匠,根据图纸一点一点建造出来的。
大明可不像后世,可以模具成型,屋檐上的雕花,都是工匠一刀一刀的雕刻出来的。
两年半的时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让整个商业街通了电,挂了灯箱店招。
明朝的风格,加上后世的设计,让商业街有一种独特的气息!
不仅如此,商业街所有的店铺,在还未动工之前,就以拍卖的方式,租赁了出去。
最便宜的要一万两银子一年,最贵的店铺则要三十万两银子!
可以说是京城最贵的铺子!
但是,这么贵的铺子,就拍卖了一次,就被全部租光了!
并且,一些拿到租赁权的商人,有的一转手,租给其他人,价格一倍!
就这样,还有当时拍卖没抢到的商人愿意租赁!
你说怪不怪?
昨日,全城都有花车,喇叭宣传秦淮河边的商业街今日要开业,所以百姓们早早聚集在新建成的商业街外,翘首以待开业盛典。
朱标跟老朱身着常服并肩站在街口牌楼下,望着眼前这条凝聚了两年心血的商业街。
“陛下,殿下,请看!”主持修建的工部侍郎指着道路两侧:“所有店铺都按图纸规划一比一修建出来的,餐饮区、百货区、娱乐区分区明确。”
“并且实行十二个时辰营业的模式!”
老朱满意地点头。
没等多久,主持开业的曹廷训站在街区匾额前搭建的高台上,用喇叭高呼道:“吉时到,揭匾!”
只见两个衙役爬上高梯,拉着红绸一角,齐齐用力,把遮盖在匾额上的红绸给扯了下来。
老朱为商业街写的“大明第一商业街”七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刹那间,鼓乐齐鸣,鞭炮响个不停,商铺也纷纷开门迎客。
看着纷纷涌入商业街的百姓,朱标小声道:“爹,咱们也跟着瞧瞧?”
老朱点了点头,然后随着人群走入商业街。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飞檐翘角的明清建筑上挂着流光溢彩的霓虹灯箱,传统雕花与现代灯饰相映成趣。
最引人注目的是街中央的玻璃穹顶,阳光透过彩绘玻璃洒下斑斓光影。
最热闹的当属街口的\"四海百货\",三层楼高的商场里陈列着从各地运来的珍奇货物:南洋的香料、西域的玉石、辽东的人参等等。
\"这……这不是镜子么?\"一个富商夫人站在玻璃镜前,不敢相信叫道:“竟然只需要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对于百姓来说,或许是难以承受的钱财,但对于有钱人来说,只是些零花钱而已。
伙计笑着介绍:\"夫人好眼力,这是城外玻璃厂做出最好的镜子,就连宫中都会采购!”
听到是“贡品”,那妇人二话没说,就掏出一张大明宝钞递了过去,刚好一百两,并说道:“给我包起来!”
而不远处的大明银行门口排起长队。
在这里可以用银两兑换大明宝钞,还能办理存取借贷业务。
“存钱还给利息?”一个百姓不敢相信地问道:“官府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虽然利息是什么百取一。
存一百两,一年只能得到一两银子。
但是,这是白得的钱啊!
一百两存不起,存十两应该没问题的。
哪怕存十两,一年也有一百文的利息。
银行职员笑着解释道:“这都是陛下跟太子殿下的恩泽。”
“太子怜悯百姓,说百姓日子过得苦,赚钱不易。”
“既然百姓选择相信朝廷,相信大明银行,这利息就该给!”
围着的百姓听闻,不由得红了眼眶。
殿下真的是一心为民的好太子,未来当了皇帝,百姓的日子恐怕会更好过!
“存,以后每个月领了工钱,我就把钱存银行!”
“对对对,我现在就回去取钱!”
“我这里刚好有二两银子,这点钱能存吗?”
……
大明银行已经成立一年多了。
以前大家只知道,可以用破烂的大明宝钞兑换新宝钞,能用银子兑换宝钞等功能。
但让他们把钱存在银行里面,百姓还是不愿意的。
钱只有拿在自己手上,心里才踏实。
在银行存取的,只有商贾。
现在告知大家,钱存银行,有利息?
谁不想钱生钱?
尤其是不懂做生意的百姓。
老朱跟朱标站在远处,看着银行喧哗的人群,没有进去,转身往写着“美食街”的路走去。
把钱存银行给利息,还是老朱跟黄轩商量了许久,才实施的。
朝廷想要把百姓手中的钱收回来,不给利息,怎么可能做到?
而朝廷得到百姓的存款,才可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不管是用来投资理财,还是开发新的项目,都没问题。
也会让朝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两人没走多远,一阵诱人的香气飘了过来。
只见\"美食街\"区域人头攒动,各地小吃应有尽有:北京的烤鸭、南京的盐水鸭、西安的羊肉泡馍,甚至还有什么面馆。冒菜馆、火锅店等等。
“爹,咱们尝尝那个!”朱标指着一家写着“招牌蛋糕店”道:“咱们尝尝,大明做出来的蛋糕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