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笑间,高楷腹中擂鼓,忽然想吃粽子。
封长卿忙道:“却是正巧,论粽子风味,以余家所制上佳,号称三市第一,为洛阳翘楚,就在这南市。”
“哦?”高楷好奇,“余家粽子,有何新奇之处?”
封长卿笑道:“常人裹粽,口味平平,样式单一。”
“但这余氏所制,花样繁多,不光有肉馅、板栗、红枣、黄豆,还有鸡蛋、鱼虾,乃至桂花、樱桃,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
“四季之粽?”
“正是!”封长卿颔首,“譬如夏日,余家粽子莹白如玉,夹杂荷花清香,筋软甜凉,用冰块一镇,更入口即化,沁人心脾。”
“从前,王玄肃酷爱余家夏粽,一日不可无,特赐一方匾额,专门上供尚膳局。”
高楷玩味一笑,豫国公王玄肃亲自为余家粽子代言,想不火也难。
不多时,唐检买来数只冬粽,四角玲珑,用芦苇叶扎着,系着花绳,精巧小巧。
与夏粽不同,冬粽混合红枣泥、山药、板栗,黄、红、白三色相间,颇为绚丽。
咬一口,软糯香甜,回味无穷,恨不得把舌头也吞下去。
更难得,这粽子样式,竟让他心生怀念。
“唐检,多采买一些,带回长安。”
“是!”
封长卿思绪一转:“大王喜爱,不如让余家去长安经营,上供太极宫。”
“不必了!”高楷摇头,“这是洛阳风味,何必与长安混同。”
吃完冬粽,随人群走马观花,忽见一坊人头攒动,热气滚滚,他不禁好奇。
“这是何处?”
封长卿笑道:“此乃思顺坊,坊内有一条街巷,名为馄饨曲,只卖馄饨,整个都畿道无出其右。”
“走,去看看。”高楷兴致勃勃。
来到馄饨曲,放眼望去,一条长街宽阔笔直,两旁食肆林立,旗幌招展,恍若天边彩云。
这些食肆都卖馄饨,数量一多,难免竞争激烈。
杂耍、弹琴、胡旋舞,为了招揽食客,各家掌柜使尽浑身解数。
然而,有一家食肆,看着平平无奇,毫无揽客手段,却引得人流如织,排成一条长龙,人人翘首以盼。
夏侯敬德纳闷:“不过一碗馄饨,有什么值得百余人等候?”
封长卿笑道:“夏侯将军有所不知,这肖家馄饨,汤汁采用牛骨熬制,鲜美无比。”
“将汤面上一层油撇去,底下清汤,可用来煎茶。”
“牛骨熬汤?”夏侯敬德将信将疑,这可难得一见。
毕竟,民间极少杀牛,能采买牛骨来熬汤,可见财力非凡,背后人脉也不可小觑。
高楷环顾一圈,诸多食客端着碗,一口馄饨一口汤,满脸餮足,不断叫嚷着美味。
唐检拱手:“大王,可要尝尝?”
大王若有兴致,自然用不着排队。
高楷微微摇头:“不必搅扰。”
过了思顺坊,沿着长街,一行人来到慈恩寺。
此寺坐落在永泰坊,青烟缭绕,香客如云,隐隐传来一缕香气。
高楷耸了耸鼻子,诧异道:“怎么有股糕点香味?”
夏侯敬德冷哼:“定是挂羊头卖狗肉,干些不得见人的勾当。”
“大王且稍等片刻,待末将去一探究竟。”
这时节,道观、寺庙人来人往,热闹不下于三市。
因此,也成了藏污纳垢之地。
“且慢!”封长卿连忙劝阻,“夏侯将军不知,这慈恩寺做的是正经生意。”
“正经生意?”高楷满脸惊讶。
“正是!”封长卿笑言,“慈恩寺中供奉佛祖菩萨,与其他佛寺并无不同。”
“只是,寺中和尚手艺非凡,擅长做糕点,尤其是软枣糕,堪称洛阳一绝。”
“这些香客多半为这糕点而来,顺带着上一柱清香。”
有意思!
一家寺庙主业并非烧香拜佛,而是卖糕点,还惹得食客云集景从,摩肩接踵。
着实叫人大开眼界。
夏侯敬德哂笑:“区区一道糕点,也值得兴师动众?”
封长卿笑道:“夏侯将军不知,这寺中软枣糕,入口香软,甜而不腻。”
“窦至德入主洛阳之时,尝过一口,叫好不迭。”
“并当众卸甲,将明光铠、金盔、宝刀,舍予慈恩寺。”
夏侯敬德冷哼:“窦至德出身乡野,难免见识浅薄,有此荒唐之举,不足为奇。”
高楷却兴致勃勃:“既然来了,倒要尝一尝。”
早有人飞奔入寺,不一会儿,便奉上数个小碟,一枚枚软枣糕,码得整整齐齐。
他吃了一口,却神色古怪。这糕点确实柔软香甜,但未免太甜了,甚至有些发齁。
看来,用料倒是舍得,没少加红枣、蜂蜜。
见夏侯敬德喉头耸动,高楷笑道:“敬德,你也尝尝。”
“倘若味道上佳,可得承认。”
“末将并非贪吃,只为戳破这慈恩寺险恶用心,以免败坏佛门清净。”
夏侯敬德嘟囔着,拿起一枚糕点,飞速放入口中。
霎时间,他双眼瞪如铜铃,大吃大嚼,一句囫囵话也说不出。
封长卿打趣道:“夏侯将军,这软枣糕滋味如何?”
“唔,唔!”夏侯敬德点头如捣蒜。
将口中糕点咽下去,他忽然脱下半臂圆领袍,卸下金鱼袋。
唐检吃了一惊:“夏侯将军,你这是作甚?”
夏侯敬德梗着脖子:“我失言了,这软枣糕确实美味。”
“愿把这袍子、鱼袋舍予慈恩寺。”
“让你说大话,这么快就打嘴了。”高楷大笑。
封长卿忍俊不禁:“夏侯将军不必如此,只是一句戏言罢了。”
夏侯敬德执拗道:“既然美味,何必遮遮掩掩?”
“酒香也怕巷子深,倒不如大大方方摆出来。”
高楷笑了笑:“法无禁止即可为。”
说到酒,众人陡然嗅到一股酒香,萦绕不散。
“竟有陈年佳酿?”夏侯敬德涎水直流。
封长卿转头一望,笑道:“延福坊美酒最多,定是从坊内飘出来的。”
这延福坊堪称酒类一条街,对标长安平康坊,都以美酒众多闻名。
譬如若下酒,产自江南东道,以高山清泉水酿造,入口极柔,稍微冰镇,更有玉露琼浆之感。
叫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另有松醪春,产自江南西道,香味别具一格,闻一闻,终生难忘。
据说,这是加了松膏所致,香气曾醉倒河神。
还有竹叶酒,来自淮南道,颜色与众不同,呈现淡绿色。
只需蘸一滴在舌头上,清新甜味,瞬间充塞整个口腔。
夏侯敬德不解:“为何都是江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