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分钟,远处天际便传来螺旋桨撕裂空气的轰鸣声。
三架深绿色涂装的Z-8b型运输直升机以战斗姿态低空掠过废墟,旋翼卷起的狂风将地面残骸扫荡一空,精准降落在制药厂中央广场。
舱门开启瞬间,佩戴防毒面具的第79集团军工程兵团消毒小队迅速索降而下,黑色作战服臂章上的生化危险标识格外醒目。
“老李,你们动作真快!”工程兵团指挥官张磊上校跨下直升机踏板,防化服上的上校领章在晨曦中泛着金光。
他与带队少校用力握手时,两人防毒面具的目镜几乎相触:“我们带来了三套qx-12型气溶胶消毒系统,配合无人机喷洒模块,两小时内就能完成厂区初步消杀。”
随着消毒装置启动,乳白色雾剂如同具有生命般沿着建筑轮廓蔓延。
与此同时,地面部队的装甲洪流正驶入厂区。
首当其冲的是六辆“猛士”cSK-181型防护型突击车,其V形防爆底盘碾压过残骸时发出金属撕裂声。
车内生产技术团队身着UEG标准蓝色工装,通过车体右侧的防弹观察窗紧张记录着厂区状况。
紧接着,四辆Zbd-04A式步兵战车呈菱形队形展开。
车体四周的FY-4型反应装甲在晨光中泛着冷灰色,车上搭载的100mm2A70 低压线膛炮正处于警戒状态。
最后驶入的两辆Eq5120xLc型移动电站车展开液压支腿,工程兵迅速布设的粗电缆接入厂区变电所。
当柴油发电机组轰鸣启动时,制药厂主控室的指示灯次第亮起,如同给这座死亡工厂注入了新生血液。
“主要生产线完好无损!”生产技术负责人王工程师通过军用加密对讲系统汇报,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只要完成消毒,更换部分管线,三天内就能恢复基础药品生产!这里的发酵罐群足以满足东北战区70%的抗生素需求。”
李剑锋站在水塔制高点上,通过观瞄设备俯瞰厂区。
工程兵正在用速干水泥构建永久防御工事,这种水泥在特殊添加剂作用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固。
技术团队穿着正压防护服在生产线间穿梭,手持式光谱仪发出的蓝光在车间窗口不时闪烁。
消毒小组的qx-12系统持续喷出淡黄色消毒雾剂,所有人员防化服上的放射性检测仪都保持着安全的绿色指示灯。
装卸平台内的清理作业已进入尾声。每具丧尸都被95-1式自动步枪的5.8mm钢芯弹精准爆头,身着橙色处置服的士兵正用火焰喷射器对残骸进行最终处理,空气中弥漫着蛋白质焦糊的怪异气味。
“指挥部确认,”通讯兵递过加密平板,“沈城制药厂正式列入UEG战略生产基地名单。第一批技术人员明天抵达,包括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小组。”
与此同时,在北郊安全区的露天广场上,一面褪色的“复工复产,拯救生命”横幅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挤在人群中的前制药厂钳工王大力,正听着台上神州军军官的宣讲。年轻军官手持LRAd-500x型定向声波扩音器,声音以210分贝的聚焦声束精准投射:
“同志们!沈城制药厂急需技术工人!我们要在三天内恢复生产线,生产急需的抗生素和消毒剂!”
当人群因“沦陷区”这个词产生骚动时,王大力粗糙的手掌紧紧攥着妻子最后的照片,相纸边缘已被长时间的摩擦变得发白。
照片上的女子还在微笑,在丧尸病毒爆发初期的那场高烧,就因为缺少最普通的阿莫西林……
她躲过了恐怖的丧尸,可没有躲过细小的病毒
“我报名!”王大力突然举起长满老茧的手喊道:“八级钳工,熟悉所有制药设备!从安装设备到维护设备我都能胜任!”
军官快步走来时,腰侧佩带的qSZ-92G手枪与防弹背心上的快拔枪套相互碰撞。
他郑重递过电子登记板:“老师傅,感谢您的勇气。但必须告知,工厂周边三公里内还有变异体活动记录,希望您有心理准备。”
王大力签下名字时,手指在触摸屏上留下汗渍,但电子签名笔迹坚定有力。
七十二小时后,十辆加装钢板防护的公交车在装甲车队护卫下驶向厂区。
王大力坐在首辆车的防弹玻璃后方,目睹着令人窒息的警戒阵容。
只见四辆Zbd-04A步战车分别占据车队四角,八辆“猛士”突击车穿插护卫,车顶的重机枪始终保持着45度警戒射角。
沿途每处制高点上,都有身披数码迷伪装的狙击小组,其qbU-191精确射手步枪的10倍瞄具不时反射冷光。
民兵巡逻队牵着德系牧羊犬沿路搜索,95-1式步枪的激光指示器在废墟间划出红色射线。
头顶盘旋的“翼龙-2”无人机群正在传回实时红外影像,其中两架挂载着bL-5d型空地导弹的攻击型无人机始终保持着战斗巡航高度。
“各位师傅,”带队军官通过车内互联通讯系统宣布,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厂区五公里内已完成三级清剿,但请牢记应急条例——遇到突发情况时立即卧倒,所有装甲单位都装有热成像识别系统。”
当车队碾过最后一道防线时,王大力看见主厂房屋顶架设的qJZ-89式重机枪阵地,12.7mm枪口正直指厂区入口。
防爆墙上新刷的UEG标志下方,鲜红的“危化品禁区”警示牌在探照灯照射下异常刺目。
在神州军如火如荼的复工复产之际,UEG的装甲部队开始尝试冲击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