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鲁鸣教练将李飞换下场,接受全场观众的顶礼膜拜。
李飞站起身,向着看台上挥手致意,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他享受着这一刻的荣光,但他知道,这只是通往最高领奖台的一小步。
最终,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
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最终的比分。
**中国 125 : 88 澳大利亚**
中国男篮,以37分的巨大优势,昂首挺进奥运会四强!创造了中国篮球的历史!
球员们冲进场内,兴奋地拥抱在一起。宫鲁鸣教练的眼眶,也微微有些湿润。
他看着那个被队友们高高抛向空中的22岁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骄傲。
技术统计,清晰地记录下了这场载入史册的比赛。
中国队:
李飞:出战35分钟,40投31中,罚球16罚16中,砍下78分,21个篮板,5次助攻,5次盖帽,1次抢断。
胡卫东:18分,4次助攻(其中15分来自下半场)。
王治郅:10分,8个篮板。
孙军:9分,3个篮板。
李晓勇:6分,8次助攻。
澳大利亚队:
安德鲁·盖茨:24分,6次助攻。
马克·布拉德克:16分,7个篮板。
肖恩·希尔:12分。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所有的闪光灯都对准了李飞。
一位来自ESpN的记者提问道:“李,你今晚砍下了震古烁今的78分,打破了多项奥运会纪录,请问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自己是这个星球上最强的篮球运动员吗?”
李飞拿起话筒,表情依旧淡然,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宫鲁鸣教练和队友们,缓缓说道:
“纪录是用来被打破的,我更高兴的是我的球队赢得了胜利,我们创造了历史,进入了四强。至于我是不是最强的,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他顿了顿,嘴角翘起一个熟悉的弧度,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我只想说,通往冠军的路上,没有捷径。但如果你挡在我的路上,那你最好祈祷自己足够结实。”
话音落下,全场寂然,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半决赛的对手,也已经出炉。
立陶宛队在另一场艰苦的鏖战中,以85:83险胜克罗地亚,成功晋级。
他们将在半决赛中,再次面对中国队。
一场复仇之战,即将上演。
而这一次,面对着状态已经调整到巅峰,并且展露出毁天灭地般统治力的李飞,立陶宛人还能有多少胜算?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亚特兰大。人们都在期待着,这头来自东方的巨龙,接下来,还会带来怎样惊天动地的表演。
然而,在赛后的新闻发布厅里,气氛却与外界的沸腾形成了鲜明对比。
闪光灯此起彼伏,快门声不绝于耳,记者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渴望从这场史诗级表演的主角口中,挖掘出只言片语。
但李飞,这位刚刚创造了奥运会单场得分纪录的男人,却神色如常,甚至可以说,有些冷峻。
他端坐在话筒前,2米24的身躯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眉宇间没有丝毫的自满或喜悦。
身旁的宫鲁鸣教练和队友们也同样严肃,眼神中透着疲惫,更多的是一种深思和警惕。
他们知道,这仅仅是通往巅峰路上的一道关卡,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李,你今晚的表演震惊了全世界,你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吗?”一位来自美联社的记者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飞拿起话筒,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他一贯的冷静:“巅峰?那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可以停驻的终点。我们今天赢了,但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记者们,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打破纪录,是为了赢得最终的胜利。任何过早的庆祝,都是对未来的轻视。”
他这番话,让原本喧嚣的发布厅瞬间安静了几分。
记者们面面相觑,他们预想中的狂喜和豪言壮语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生敬畏的冷静和专注。这支中国队,在李飞的带领下,似乎拥有着超乎寻常的韧性与目标感。
宫鲁鸣教练接着补充道:“正如李飞所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半决赛的对手,立陶宛队,是一支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队伍。我们必须保持谦逊,全力以赴地备战。”他的话语中,同样听不出丝毫的轻松。
中国队的队员们也纷纷点头,他们眼神坚毅,没有一人露出喜色。
对于他们而言,历史最佳战绩固然值得骄傲,但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知道,李飞用他的超凡表现,为他们争取到了更进一步的机会,而现在,他们必须用同样严谨的态度,去回报这份信任。
发布会很快结束,但李飞那句“通往冠军的路上,没有捷径”的话语,却像一块巨石,在亚特兰大的夜空下激起了千层浪。
与赛场上的沉稳内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平洋彼岸,整个中国的彻底沸腾!
当半场结束李飞狂砍50分的消息传回国内时,无数守候在电视机和收音机前的球迷们就已经陷入了狂热。
而当终场哨声响起,比分定格,中国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澳大利亚,首次闯入奥运会四强的消息板上钉钉时,整个中华大地,瞬间被一道道冲天的欢呼声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