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后世的女子,居然也能出现这么多名流千古的才女!”
“真是长见识了!”
“没想到除了武则天,也有上官婉儿那样的女政治家!”
“各位才女的诗词都很不错啊!值得反复品读!”
“岂有此理!”
“岂能让女人掌握知识?”
“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今天她们学会知识,明天就要闹离婚,后天就要掌权来剥夺男性的权力了!”
“我们要未雨绸缪,把她们限制啊!”
“你这纯粹是在胡说八道!”
“限制能有用?”
“秦宣太后是怎么掌权的,你忘记了?”
“这是社会发展必然会出现的情况,根本杜绝不了!”
“我看后世华夏的男女平等,也没有什么不妥吧?”
……
一时间,各朝代的古人炸开了锅,各持观点纷纷开口争辩起来。
有欣赏和赞美那些才女的,也有担忧女性地位崛起的,也有保持中立认为这是合理的。
总之,这次盘点的十大才女,在古代闹出来的动静很大,各朝代文人墨客儒生士子争论了足足半个月。
之前的历史十大美女还好,在他们眼中大部分都是以美貌出名的“红颜祸水”。
也就柳如是算是才女,但是她身份低微,也没有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当然被古人所接纳。
盘点历史十大词人的时候,李清照作为唯一的女词人,却能名列前茅。
但是她的诗词太过惊艳,让无数文人墨客惊叹和喜爱,自然少了许多争议。
这是李清照硬实力带来的影响,毕竟“千古第一才女”,他们也能接受这个事实。
像是武则天和吕雉那样掌权的女子,也都是被单独拿出来斥责谩骂,并没有上升到全体女性身上。
但是这次盘点的历史十大才女可就不一样了!
这些才女们,大部分都做出了离经叛道的事情,挑战了传统观念。
有私奔的,有当小三的,有杀人的,有掌权的……
她们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都在挑战世俗的观念,挑战儒家传统的底线。
所以这些文人受不了了,不能忍受后世出现这么多“奇女子”,他们要把这个苗头扼杀在摇篮中。
但是,他们真的能阻挡吗?
在没有天幕的支持下,就诞生了这么多才女。
如今经过天幕的宣传,又会有多少的女子萌生了此类的想法?
那恐怕会有一个恐怖的数字!
想想都令他们胆寒!
“世事要变了!”
“后世男女平等已成为事实!”
“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持平衡,不要再出现几个武则天这样的女皇帝!”
有些大儒眼神黯淡,叹息着说道。
事已至此,只能稍加控制了。
“哇塞!姐姐们都好厉害!”
“我以后也要成为才女!”
“阿娘,我也要读书识字!”
“天幕可以证明,我们女子做学问也不比男人差!”
……
与此同时,各朝代许多少女都双眼放光,心脏怦怦直跳,心中都萌生了读书的想法。
既然别人可以成为才女,她也行!
女子不是只能做女红,还可以成为文学大家,甚至做官!
长安,太极殿
“传朕旨意,在长安试行举办女子学院!”
“由各地才女担任讲师,培养愿意学习并且有才华的女子!”
“学院公平公正,可由御史台各位御史监察!”
唐高宗李治面露微笑,对着文武百官开口说道。
“这!……”
“陛下,不可啊!”
“陛下定是受到了武皇后的魅惑!”
“陛下,可不能再出现女皇掌权的灾难啊!”
……
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愣,随即七嘴八舌地纷纷开口说道。
有痛心疾首的,有声泪俱下的,有拿武则天来说事的,有保持中立默不作声的……
大部分官员都是持反对意见,特别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
他们可是知道,就是因为武则天,才导致关陇集团被覆灭,长孙无忌被逼自尽。
现在他们还没找武则天的麻烦呢,结果又被李治给背刺了。
如果兴办女子学院,将来那些女士子会不会参加科举?会不会进入朝堂?
那等李治一死,岂不是又是武则天的天下了?
不行,绝对不行!
他们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李治看着满朝文武那群情激愤的样子,笑容逐渐消失,面色阴冷起来。
看来,这个女子学院,一时半会不可能推行下去。
那就慢慢来吧,他总要做出改变。
随着天幕的出现,这个世界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在这半年中,许多历史上知名的才女都拍摄了视频,开通了自己的个人账号。
她们也想趁着这股东风,来圈一波粉丝赚些积分。
其中,李清照粉丝最夸张,短短几天就突破了千万大关,成为粉丝排行榜上排名前三十的“大网红”。
其他才女见状,也更加卖力,频繁发布视频,粉丝量也是纷纷突破百万,朝着千万的目标前进。
各朝代的儒生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不由得倒吸凉气。
这女性粉丝的力量,也是很恐怖的啊!
……
半年后,天幕重新发光,几个金色大字浮现而出。
《盘点五代十国的明君和昏君》
“天幕终于开始盘点了!”
“这个五代十国是什么意思?”
“这是唐朝后面的朝代吗?”
“五代十国……又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啊!”
“阿爷!出来看天幕了!”
……
无数古人看到这一幕,瞬间激动起来,纷纷奔走相告,期待着天幕的盘点。
【五代十国时期,是华夏历史上着名的至暗时代,其黑暗程度体现在人命如草芥的暴力循环、道德秩序的彻底崩坏、平民地狱般的生存处境中。】
【洛阳城邑残破,户不满百,汴梁坊市寂寥,狐兔游于街衢。】
【黄河决口9次无人修治,山东、河南饿死者数十万。】
【人口从盛唐时期的891万户,暴减到五代后期的96万户。】
【黄河流域的户数减少四分之三,史载“白骨蔽地,荆棘弥望”。】
“嘶!”
“这是一幅怎样的末日场景?”
“这样的环境下,能出明君吗?”
汉武帝刘彻大吃一惊,十分震惊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