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年,杨过重启科举,此举引发整个中原大地的震动,大量寒窗苦读之人眼前一亮,新王朝的招生终于来了,大量的人背起行囊,纷纷赴京赶考。
杨过也是为了防止突发情况。
不仅分为南北考场。
更是一个省一个省的按照当地的情况与学子们的能力进行细腻的划分。
常年战乱的北方稍稍容易一点。
而富饶的南方则是题目困难一些。
如此。
不说彻底根除问题。
却也可以做到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
洪武十一年,各地也有不少反明复宋的,基本上都被压制了下来。
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也看得清。
南宋是什么情况,大明是什么情况。
二者一比,高下直接立判!
你也配复宋?
同年。
郭靖也慢慢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知道大宋灭亡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不过有着黄蓉的安慰,郭靖也开始慢慢享受这样无拘无束的生活!
而郭襄郭破虏俩人也是顺势长大。
郭破虏还好。
只是郭襄看杨过的眼神有些怪怪的!
...........
洪武十二年,太子长大,杨过也让他开始慢慢接受国事,并且亲自指导帝王之术。
而太子虽然小小年纪,却也十分懂事。
面对杨过的教诲,全部都接纳了下来。
杨过也将自己的一身本事全部传授给了他。
然太子终究是国事为重,习武于他来说只是强身健体。
当然。
其他杨过的孩子们则是对习武比较感兴趣,各个领了杨过赠予的一门功法开始苦练了起来!
...........
洪武十五年,一场洪水在黄河泛滥,杨过也意识到了治水的重要性。
作为母亲河,偶尔也会发脾气。
历朝历代都在为了治水而奋斗。
杨过也是不客气。
历朝历代没办法,并不代表他对黄河没办法。
短短几个月,他直接研究出水泥,并且命人在河岸两侧铸建大坝!
伴随着水泥的使用,传遍中原大地。
莫说河岸了,就连房屋也都开始使用水泥了起来。
一时之间,整个大明的国力更是蒸蒸日上了起来。
...........
洪武二十年,杨过尝试着手准备下西洋。
同时在科举上面不说废除,却也有意将儒学道学等放轻。
并且将现代理论开始搬进书中,首当其冲便是九九乘法表,还有诸多理论知识。
当然,只是一些粗浅的理论而已!
主要是杨过本身对这方面并不是很擅长。
毕竟哪个大学生能将书本的知识理论全部记下?
能有这么一小段已经不错了!
然即便如此。
却也瞬间点燃了全国上下!
比起西方人,东方人的头脑简直不要太灵活。
都有手有脚,两腿支着肚子,谁又比谁差到哪里去?
至于后世的那些什么黄种人。
不过只是落后两三百年的耻辱蔑称而已。
至于为何落后两三百年......
不说了。
某北方部落已经被杨过一巴掌拍没了!
先前是因为没有门路,如今伴随着杨过的支持。
科技也开始渐渐大爆发.....不,不算是大爆发,算是小爆发。
但即便如此,却足以让全国上下受益匪浅。
要知道。
中原大地本身就领先世界一大截。
在伴随着杨过的支持和大力发展。
如今更是一日千里。
列强?
抱歉,再这餐桌上。
只有一个国家可以拿起筷子,那便是大明。
而余下的诸多国家都不过只是菜谱而已!
...........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也彻底成长起来,杨过也意识到机会来了,二十五年的沉淀,也是时候该出发了!
于是。
他直接将全国上下的事务全部交给太子。
自己则是直接化身太子的征“球”大将军。
是的,杨过的目标永远都不只是中原大地,他的目标是整个地球,是星辰大海!
...........
洪武三十年,凭借着科技上面的领先,当中原大地欣欣向荣,其他世界的各个地方都是土根部落的时候,杨过直接带着筹备三十年的海军横扫了过去。
开门,世界警察,自由贸易!!!
...........
洪武三十五年,这是整个大明王朝来到最顶峰的一年,全球已经沦为了大明王朝的殖民地。
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这会儿的大明,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而不仅如此,整个大明还依旧在高速的发展,中原大地已经彻底接管了整个全球的格局!
...........
洪武三十六年,这也是大明王朝沉痛的一年,所谓物极必衰,世事难预料。
作为大明王朝的第一代开国之君,一代帝王杨过驾崩了。
一时之间,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低迷之中。
若是换做寻常的太子,遇到类似的情况,虽然表面悲痛,内心说不定会高兴。
然如今大明太子却截然相反。
这些年来自己父亲对自己的照顾。
他是真的看在眼里。
杨过是真的将自己视作太子来培养,从来不想着让谁来制衡谁!
虽然之间隔着国家,可伴随着杨过的离去,对他来说那是真的天塌了啊!
葬礼上,太子哭的死去活来。
悲愤的声音饶是下面的大臣们也都被感染了!
然好景不长。
半年后,皇后也因为伤心欲绝而宾天了。
太子惊愕:“什么?”
几个月后,先皇的淑妃,德妃,贤妃等一众嫔妃也相继走了。
太子如遭雷劈般懵逼在原地。
什么情况啊这是?
家人们谁懂啊,短短小半年,周遭的亲人全走了!
虽然觉得奇怪。
但事实摆在眼前。
太子只能无力接受!
.................
与此同时。
在钟南山的古墓之中。
杨过伸了个懒腰,看着面前的众女道:“好了,都把脸上的妆容摘下来吧!”
古墓之中,夜明珠点亮,灯光幽幽。
程英轻轻揭下脸上的易容面具,露出一张清丽如初的容颜,青丝如瀑,哪还有半分白发苍苍的模样?
她眨了眨眼,笑道:“这面具戴了三十五年,总算能摘下来了。”
李莫愁一把扯下伪装,甩了甩长发,长舒一口气:“过儿,当贵妃真没劲!天天端着架子,连骂人都得文绉绉的,这三十五年,你知道我在皇宫怎么过的吗?”
小龙女抚摸着恢复光滑的脸颊,眼中带着疑惑:“过儿,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不仅让我们多了两百年寿命,连容貌都定格在了二十岁。”
郭芙、完颜萍、公孙绿萼等人也纷纷摘下伪装。
一个个恢复了青春靓丽的模样。
齐齐望向杨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