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年春,杨过正式从山东挥师南下。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三十万精锐之师如洪流般席卷中原。
当然。
与之类似的也有很多。
伴随着宋廷的灭亡。
各路豪强也是纷纷借着天下大势的机会揭竿而起。
与杨过一般无二,要么打着驱除鞑虏,要么打着恢复大宋的旗号。
然他们与杨过终究不可媲美。
要知道。
为了今日。
杨过可是整整筹备了十年。
更别提亲自出海去寻求食物了!
在如此优良的储备之下。
他们又如何是杨过的对手?
在如今这样的乱世。
吃饱饭。
甚至都成为了无数老百姓的渴望。
而杨过这里,却能满足天下大部分人这个活下去的需求!
此消彼长。
在杨过的铁骑面前,这些想要浑水摸鱼的豪强们几乎是不堪一击。
处理他们甚至不必要让杨过出手,麾下的一些谋士率领的将军便能将对方打的找不着北!
不过。
眼下让杨过顾虑的却并非其他。
伴随着临安一带彻底落入杨过的掌控。
他的目光看向了襄阳城的方向。
前阵子黄蓉来信。
郭靖做出了决定。
无论如何,他也要拥立赵氏宗室,重建宋廷。
看着这封信。
杨过陷入了沉思之中。
思索了片刻。
他还是亲自过去走一趟!
“过儿!大宋正统不可废啊!”
襄阳城内,郭靖没有想到杨过竟然单枪匹马来找自己,他须发皆张,眼中含泪。
“你说的对!”
杨过点头。
“过儿,你真的做到了,郭伯伯很为你自豪,只是,在大义上,我不能与你站在一起......”
郭靖还是那个郭靖,他看着杨过认真的道。
“嗯,我知道!”
杨过接着点头。
“过儿,你走吧,今日就当我没看见你。”
郭靖又道。
“靖哥哥.....”
黄蓉有些担忧。
“嗯,我也知道!”
杨过还是神色从容的点点头。
半晌。
郭靖发现杨过还站在院子里面,询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我自然是要带着你走了!”
杨过笑着朝着郭靖道。
“过儿,你死了这条心吧,我不会跟你走的.....”
郭靖固执的说。
“巧了,我也不打算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可以让你离开!”
杨过笑了笑,九阳神功运转,忽然对着郭靖发难。
郭靖见状大惊:“你这是做什么.....”
话还没说完,刚想运转降龙十八掌,掌力都还来得及升起。
一眨眼的功夫。
郭靖就已经倒在了地上。
如今的杨过,处理郭靖简直不要太容易。
“郭伯母,愣着作甚?赶紧收拾东西!”
杨过朝着黄蓉说道。
“哦.....”
黄蓉这才反应过来。
当夜,郭府上下被秘密送往杨过封地!
再说另外一边。
一年时间下来,杨过扫清中原寰宇,各路浑水摸鱼的人已经全部被处理干净。
蒙古大汗这才惊觉中计。
杨过这些年按兵不动。
根本就是在等他们灭宋,背负骂名!
可惜为时已晚。
杨过的军队势如破竹。
红衣大炮轰开一座座城池。
装备精良的铁骑横扫平原。
后勤充足的部队可以连续作战数月。
反观蒙古,战线过长补给困难,占领区民众不断起义,军中疫病开始蔓延。
一整年的时间。
战局已定。
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被硬生生赶出了长城。
杨过不仅收复黄河以北,连同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在内的所有领土尽数收回。
更将战线推到漠南草原,不给蒙古鞑子半点活路!
巧的是。
伴随着杨过攻陷了大都。
传国玉玺也落到了杨过的手中!
第十一年,杨过暂时定都临安,整顿军械,筹集军饷,继续北伐。
蒙古残部望风而逃。
根本不敢与杨过的大军正面交锋。
杨过站在北境的雪原上,望着溃不成军的蒙古骑兵,不禁摇头叹息:“南宋当真腐朽到了骨子里,这样的敌人,竟能肆虐中原百年?”
他踢了踢脚边的蒙古战旗,冷笑道:“不是蒙古太强,而是宋廷太弱,内斗不休,自毁长城,合该亡国!”
寒风呼啸。
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
只可惜了岳飞、韩世忠那些名将。
空有一身本领。
却败给了自己人的刀。
第十二年冬,杨过的大军继续向北,所向披靡,一路打穿了过去。
打着打着,甚至一片茫茫大海出现在杨过的面前。
除此之外,远方的天空,还出现了神秘的光芒。
当下面的士兵将领们还在惊呼的时候。
杨过则是微微一笑:“打到北冰洋了吗?”
是的,面前的冰海正是北冰洋,天空之中神秘的光芒也正是极光。
坐在马背上,杨过忽然想起了那句至理名言:“泱泱华夏上下两千年,打到这里的,貌似也就只有我了吧?”
这些年来。
除了食物之外,对于保暖的提升,杨过也极为重视。
在他的身后,一众士兵们裹着厚重的保暖之物,这也是为何杨过能带着他们深入此地的原因。
哦对了......
在北伐的过程之中。
杨过顺便拍死了一个叫做女贞的部落。
外族入侵?
先按死你们再说!
自此。
伴随着北方边患彻底终结。
整整十二年的时间。
从最开始的起势到如今的一统北方打到北冰洋,杨过完成了困扰中原之地几千年的这一壮举!
同年,杨过回到了临安,并且在临安称帝,改元“洪武”,开创“大明”王朝。
洪武一年,随着困扰的问题彻底解决,他与众女也有了孩子。
而关于皇后一事,杨过则是与众女商量,众人纷纷推荐程英。
虽然李莫愁在众女之中也是最为年长,而且还帮着杨过立了不世之功。
然年轻时候的名气不太好,怎么说也是赤练仙子女魔头。
时间可以磨平一切,但一旦上了历史,那便是新王朝抹不去的污点。
若是继任皇后。
难免会惹人非议。
杨过倒是不在乎,但她们却得为杨过着想。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事。
而是要在历史上留名的存在,必须得格外重视。
而后。
程英也成为了皇后。
她诞下的子嗣,也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太子!
洪武二年,下面的臣子有人商议说要举办科举,却被杨过拒绝,现在还不是举办科举的时候。
现在办科举,基本上录用的都是这群人的后代,这与刚刚灭亡的大宋又有什么区别?
杨过自然不希望如此。
洪武三年,杨过将食物传遍中原,甚至蒙古那边他都命人过去耕种。
自此,全国彻底扫除了饥荒,虽然还达不到如今现代的情况,却也在蒸蒸日上。
洪武三年,杨过大力让人在民间安置学堂,让无数的人有家可归,有书可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