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整,市委常委会会议室的门被胡国忠轻轻推开,带着檀香气息的空气从门缝里溢出,与走廊里的冷气交织在一起。
沈青云穿着深灰色中山装,袖口整齐地扣到手腕,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来。
阳光透过会议室东侧的高窗,在他身后拉出一道狭长的光影,如同舞台上的追光。
“沈书记来了。”
最先起身的是市长朱鸿起,他手里的钢笔扣在笔记本上,椅腿与地板摩擦发出轻响。
紧接着,常委们纷纷站起身,动作整齐得像是经过排练。
政法委书记李尚平习惯性地挺了挺微驼的背,统战部长周良涛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常务副市长王国珍把散乱的文件往桌前推了推,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毕竟沈青云的身份摆在那里,市委一把手,而且还是个无比强势的一把手,没有人会愿意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沈青云抬手随意摆了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都坐吧,不用这么拘谨。”
说着话,他径直走向主位,黑色皮鞋踩在地毯上悄无声息。
直到他在宽大的皮椅上坐定,双手自然地放在桌面上,其他人才陆续落座,椅面发出此起彼伏的“咯吱”声,像是一群蛰伏的虫豸在低鸣。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的送风声。
长条会议桌中央的青瓷茶杯里,龙井茶叶舒展地浮在水面,氤氲的热气在杯口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杯壁缓缓滑落。
沈青云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朱鸿起的脸上,开口说道:“市长,先说说最近的经济指标吧。”
朱鸿起翻开笔记本,平静的开口说道:“上个季度全市经济同比增长百分之六点八,比一季度提高零点三个百分点,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主要是滨江新区项目停摆影响……”
他汇报得条理清晰,偶尔抬眼观察沈青云的神色,见对方只是偶尔点头,心里渐渐踏实下来。
接下来是李尚平汇报政法工作,他特意加重了“周劲松案后续维稳”的表述,提到君山县看守所新增了三个监控探头,语气里带着邀功的意味。
市委统战部长周良涛则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讲述了与民主党派的座谈会成果,手里的钢笔转得飞快,像是在掩饰紧张。
常务副市长王国珍在汇报财政工作时,特意提到朱少雨在财政局推行的“公务卡消费溯源系统”,嘴角带着微妙的笑意:“这套系统运行一个月,已经发现三笔违规报销,朱局长抓得很实。”
沈青云注意到,他说这话的时候,张东哲的手指在桌下轻轻蜷缩了一下。
宣传部长刘群汇报完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每个人面前的茶杯都空了大半,胡国忠转身出去吩咐了一下,王凯悄无声息地走进来,给常委们续上水,青瓷杯与杯垫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叮”声。
沈青云用指关节轻轻叩了叩桌面,声音打破了沉寂:“刚才各位的工作汇报都很详实,经济、政法、统战这些领域都有进展,值得肯定。”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全场,缓缓说道:“不过今天的常委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常委们的坐姿不约而同地端正起来,连呼吸都放轻了。
张东哲端起茶杯的手停在半空,心里飞快地盘算着,难道是周劲松案又牵扯出了谁?
“省委刚才来电话了。”
沈青云的指尖在桌面上画了个圈,淡淡地说道:“让我们市委推荐一位组织部长人选,接替周劲松的职务。大家讨论一下,看看有哪些合适的人选。”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会议室里瞬间泛起涟漪。
政法委书记李尚平的眼睛亮了亮,下意识地挺了挺腰板。
常务副市长王国珍端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杯沿的水珠滴在文件上,洇出一小片深色。
就连统战部长周良涛推眼镜的动作也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在众人脸上转了一圈。
很显然。
这几个人都有想法!
毕竟常务和常委之间也是有区别的,组织部长可谓是位高权重,当然是很多人的目标。
“书记。”
李尚平率先开口,他清了清嗓子,语气带着深思熟虑的稳重:“组织部长岗位特殊,得是政治过硬、原则性强的同志。我觉得市委副秘书长赵立群不错,他在组织部干过五年,熟悉干部情况,上次滨江新区专项考核,他牵头搞的测评体系很科学。”
沈青云在笔记本上写下“赵立群”三个字,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说说具体理由。”
“立群同志作风扎实。”
李尚平掰着手指列举,缓缓说道:“去年下基层调研,在山区住了二十多天,写出的报告里有十七条建议被采纳。而且他跟周劲松没什么交集,这次周案核查,他主动提供了三条重要线索。”
坐在李尚平对面的周良涛轻轻咳嗽一声,打断了他的话:“李书记推荐的人选确实不错,但我觉得还有更合适的。”
他转向沈青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市人社局局长马文斌,在人事系统干了十二年,对干部考核、人才政策都很精通。上次事业单位改革,他牵头制定的方案全省推广,我觉得他更适合。”
“马文斌?”
李尚平皱起眉头,语气带着质疑:“他爱人不是在周劲松大舅哥的公司当财务吗?虽然这次没被牵连,但总归有点嫌疑吧?”
周良涛放下茶杯,声音提高了半分:“李书记这话就偏颇了,他爱人是去年才去的,而且只是普通会计,调查组早就核实过了。我们不能搞株连九族那一套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渐渐紧张起来。
王国珍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像是在权衡利弊。
沈青云注意到,他的手指在茶杯把手上转了三圈,才缓缓开口:“两位说的人选各有优势,但我觉得组织部长还得懂经济,能把干部任用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他抬眼看向沈青云,语气诚恳:“我推荐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志远,他在开发区干了八年,引进过六个百亿项目,去年还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让他来当组织部长,既能抓干部队伍建设,又能兼顾经济工作,一举两得。”
“高志远?”
市委副书记张东哲终于开口,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平静的说道:“王副市长推荐的人选能力确实强,但他性格太刚,去年跟招商局局长在酒桌上差点打起来,组织部门需要的是协调能力强的人,我担心他压不住场子。”
他顿了顿,抛出自己的人选:“我觉得君山县委书记孙茂才不错,在三个县当过主官,基层经验丰富,而且群众基础好,上次换届他得票率全市第一。组织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群众认可最重要。”
宣传部长刘群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出顶灯的光晕:“孙书记确实不错,但他年纪大了,还有两年就退休了。组织部长需要年富力强的,我推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郑文娟,她在组织部干了十五年,从科员一步步上来的,业务熟、作风正,又是女同志,能弥补我们班子里女性领导偏少的短板。”
“郑文娟是周劲松提拔的吧?”
李尚平立刻反问道:“虽然没发现问题,但总归是周的老部下,现在推荐她,会不会引起非议?”
刘群放下手中的笔,语气严肃:“周劲松提拔的人不一定都有问题,郑文娟当年是凭考核第一上去的,档案里有记录。我们不能因为周劲松犯了错,就否定所有被他提拔过的干部。”
会议室里的讨论声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为自己推荐的人选据理力争,偶尔还夹杂着对他人推荐人选的质疑。
市长朱鸿起始终没说话,只是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偶尔抬头看看沈青云的表情。
沈青云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摩挲着下巴,目光平静地看着争论的众人。
他的脑子里在回忆着这几个常委们推荐的人选。
李尚平推荐的赵立群,去年在政法委专项督查中给过政法系统不少便利。
周良涛力挺的马文斌,是他的老乡。
王国珍推荐的高志远,开发区项目曾多次获得财政倾斜。
张东哲提名的孙茂才,两人在之前君山县的工作中就有合作。
刘群推举的郑文娟,宣传部的几次大型活动都由她负责协调。
每个人的推荐,都带着或多或少的私心。
“各位都发表得差不多了?”
沈青云的声音突然响起,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空调的送风声。
他抬眼看向朱鸿起,笑着问道:“市长,你还没说你的意见。”
朱鸿起合上笔记本,身体微微前倾:“我觉得大家推荐的人选都各有千秋,很难一下子分出高下。不过组织部长最重要的是政治可靠,我比较倾向于赵立群,他在几次重大事件中的立场都很坚定,比如上次金店抢劫案,他主动协调政法系统做好舆情引导。”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最终还是看沈书记的想法。”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时候应该说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沈青云身上,像是在等待最终的判决。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阳光在桌面上移动了半寸,将几个茶杯的影子拉得更长。
沈青云缓缓摇头,语气平静:“现在推荐人选,关系到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干部队伍建设,不能仓促决定。我还需要再考虑考虑,也会征求一下省委组织部的意见。”
张东哲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他原本以为沈青云会当场定下来,没想到还要再拖。李尚平则悄悄松了口气,只要没定下来,他推荐的人选就还有机会。
王国珍端起茶杯,掩饰住嘴角的一丝嘲讽,这些人争来争去,最终还不是得看沈青云的意思。
“那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沈青云站起身,椅腿与地毯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散会。”
常委们纷纷起身,脸上带着不同的表情。
李尚平快步走到朱鸿起身边,低声讨论着什么,两人不时点头。
周良涛则拉住刘群,似乎在解释着什么。
张东哲落在最后,目光在沈青云的背影上停留了片刻,才转身离开。
沈青云走到门口时,胡国忠递过来一份文件:“沈书记,这是省委组织部发来的关于组织部长人选的基本要求。”
沈青云接过文件,没有立刻翻看,只是对胡国忠说:“把今天大家推荐的人选材料整理一下,包括他们近三年的考核结果和群众评价,下午下班前给我。”
“好的,沈书记。”
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的风带着凉意吹过来,沈青云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窗外。
香樟树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他此刻复杂的心情。
组织部长的人选,不仅关系到一个岗位的填补,更关系到华阳市官场的平衡,甚至可能影响到后续对滨江新区问题的深入调查,他必须慎之又慎。
回到办公室,沈青云将文件放在桌上,目光落在窗外那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树上。
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肯定还会有人来找他“汇报工作”,试图影响他的决定。
但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只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
这个时候,桌上的电话响了,是省委组织部部长周高远打来的。
沈青云接起电话,语气恭敬:“周部长您好……对,我们今天开了常委会讨论……还没定下来,想再考察一下……好的,我会尽快把推荐名单报上去……”
挂了电话,沈青云走到窗前,看着市委大院里来来往往的身影。
官场如棋局,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而他,必须下好这关键的一步棋。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落在那份关于组织部长人选的文件上,仿佛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