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婆婆和小军连忙跟上,三人就出了95号院的大门。
来到97号院,张建国和孙晓丽正坐在堂屋准备吃饭,见张明来了,就要招呼他过来吃饭。
还没等他们开口,就被张明抢了先。
“爸,妈,我不在家吃了,陪刘婆婆和小军去趟粮站,帮他们把粮食扛回来。”
张建国听儿子这么说,也是点了点头。
“行,路上当心点,自己也买点吃的垫垫。”
“知道了。”
张明应着,转身从墙边推出自行车,走出了院子。
来到两人身边,张明说道:“刘婆婆,小军,走吧。”
由于离粮站也不是太远,所以三人也就走着过去。
刚到胡同口,张明就瞧见那个熟悉的早点摊。
油锅“滋滋”响着,金黄的油条浮在油面上,香气飘出老远。
他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支,笑着说:“刘婆婆,小军,咱们在这儿吃些早点。”
没等刘婆婆推辞,他已经大步走到摊前。
“师傅,来三碗小米粥,二斤油条。”
小贩麻利的应着,用粗纸包好油条,又盛了三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递了过来。
“一共一块五,外加二斤粮票。”
张明数了钱票递过去,然后看向还站在那里的刘婆婆和小军两人。
“来,坐下吃,吃完了再去粮站也不迟。”
刘婆婆还在摆手:“真不用,我们.....”
“刘婆婆,您就别跟我客气了。”
张明把一碗粥和一大包油条推到她面前的桌子上,又给小军面前放了一碗。
“赶紧坐下吃啊,我买了这么多,凉了就不好吃了。”
小军的眼睛早就黏在油条上了,他抬头看了看奶奶。
刘婆婆也注意到了自己孙子的眼神。
她点了点头说道:“小军,吃吧。”
听到自己奶奶的话,他才小心的抽出一根,小口小口地咬着,眼睛里满是满足。
刘婆婆看着孙子吃得香,又看了看张明推过来的小米粥,眼眶有些发热。
拿起勺子慢慢喝着,粥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让她的心里也是无比的温暖。
张明自己也拿了根油条,就着粥慢慢吃着,看着祖孙俩的样子,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给他们买,她们是断然不会买这种东西的。
这点早点在他看来不算什么,但能让他们在这紧张的日子里,多吃一点,总是好的。
吃完早点,天色已经亮透了。
张明擦了擦嘴,把剩下的油条包好递给小军。
“拿着饿了吃。走吧,咱们去粮站,早点买回来,你们也能早点踏实。”
刘婆婆点点头,牵着小军的手,脚步也轻快了不少。
张明推着自行车跟在旁边,心里想着,有他在,不会让这对祖孙饿着的。
没多大会儿,三人就走到了粮站门口。
可当看清眼前的情景,张明、刘婆婆和小军都愣住了。
粮站门口黑压压挤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吵吵嚷嚷的,全是“让我先买”“别挤了”的喊声,
还有人试图往前插队,现场乱得像锅煮沸的粥。
小军被这阵仗吓了一跳,下意识往刘婆婆身后缩了缩。
刘婆婆也攥紧了手里的布袋,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这怎么这么多人?”
张明皱着眉,正琢磨着去找在粮站上班的同学张平时。
就见粮站里走出几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为首的是个高个子男人,嗓门洪亮得像喇叭。
“都给我安静点!想买粮食的,都规规矩矩排队!
不想买的,现在就走人,别在这儿起哄!
谁敢闹事,这个月的粮他就别想领了!”
这话一出,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不少。
谁也不敢拿粮食开玩笑,纷纷往后退了退,你推我搡的开始排起队,虽然队伍歪歪扭扭,总算有了点秩序。
高个子男人见众人安分了,才松了口气,转身回了粮站。
张明看队伍越排越长,一眼望不到头,也是有些头疼。
他便转头对刘婆婆说:“刘婆婆,你们在这儿歇会儿,帮我看会儿自行车。”
他指了指墙边额,“我去去就回。”
刘婆婆连忙摆手:“要不.....我们也去排队吧?这么多人,别耽误了你的事。”
“不用。”
张明压低声音,笑着说,“我跟您说过,我同学在这儿上班,我直接过去找咱不用排队。”
刘婆婆这才放下心,点点头,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
她小心的打开,里面是个磨得发亮的粮本,还有一把卷得整整齐齐的毛票。
她数了又数,把粮本和钱一起递给张明。
“这是我们家的粮本,你.....你帮咱把这个月的粮领出来就行。”
想了想她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张明啊,你看能不能把里边的细粮都换成棒子面。”
张明接过粮本和钱,指尖触到那些带着体温的纸币,心里微微一动。
他知道刘婆婆的心思,一是怕欠人情,非要把钱算清楚。
二是想换成棒子面多吃一些时候。
“您放心吧。”
他把粮本和钱揣好,又叮嘱道,“您跟小军在这儿等着,别乱跑,我很快就回来。”
刘婆婆连连点头:“哎,你快去忙吧。”
张明转身往粮站里走,心里已经打定主意。
等会儿领粮时,他悄悄从自己的空间里多装一些棒子面面进去。
刘婆婆日子过得太细,多这点粮,或许能让祖孙俩多熬几天稀粥。
直接给钱她肯定不肯收,这样不动声色的帮衬,才能让他们安心接受。
粮站里也挤满了人,不过比外面有序些。
张明熟门熟路的绕到后院,远远就看见张平在那里记录着什么。
“张平,忙着呢?”
张平抬头见是他,愣了愣,随即笑了:“是你啊,今天怎么也来凑热闹?你家粮食不是买了吗?”
“帮邻居带点。”
张明晃了晃手里的粮本。
“刘婆婆家的,你给办一下。”
张平接过粮本看了看,很快就明白了:“行,我这就给你弄。
今天人太多,多亏你来得巧,刚腾出个空。”
张明笑着谢过,眼睛却留意着旁边的粮堆。
他心里盘算着,也不知这粮堆等到晚上还能剩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