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刘康好像早就知道蔡惠孔会这么说,点了点头,又介绍道——
“这位是帝都大学经济系的俞泽同学,他是来做鹏城经济调查的,你们身为干部,不能在人家大学生面前丢脸啊。”
蔡惠孔瞳孔微缩,大学生?
还是帝都大学的。
那是有含金量的啊,但是距离鹏城这么远,跑过来做什么调查实践,真是匪夷所思。
“俞同学,实在不好意思,刚才都是误会,误会!
中午我做东请你们吃饭,算是赔罪,好吗?”
蔡惠孔表面笑嘻嘻,内心妈卖批。
遇到祝如意,真是倒血霉了。
上个月那个来特区做生意的也是港商,就大方多了,给他送的烟酒里面的钱都垫得高高的。
这个就一毛不拔,一点油水都不愿意漏。
内地人都大逃港出去,他们倒好,进来凑热闹。
“不用了。”俞泽冷漠拒绝。
蔡惠孔尴尬离开,刘康也有事,约俞泽晚上再见。
……
蔡惠孔说的识相港商正是江威。
他本来想在内地搞点“活络的营生”,比如舞厅KtV什么的,再请几个漂亮的小姐,打通打通人脉。
但一九七九鹏城这里一片空白,他去申请说这是投机倒把,暂时不允许。
暂时二字是塞了不少钱才漏出来的话。
江威所以只好按照老姐江姝之前说的办了。
录音机、香烟、电子表,第一批货已经成功卖出去了。
鹏城这边果然畅销,他不用自己出一分力,直接分销给下面的人,安全又来钱快。
唯一可惜的是第一批货为了保险拿得太少了,下次可得捎多点。
江威觉着,这样舒服的营生自己能做一辈子。
不就是福省亏了几千万嘛,他换个地方从头再来翻倍的挣!
倒是那祝如意,听说盘了个店面搞什么服装加工?
女人就是女人,小家子气。
江威期待着,几个月后跟祝鸿汇报的时候狠狠打压祝如意~
江威和江姝能想到的,祝如意自然也想得到。
她也有些意动。
这俞泽认识鹏城的干部,她何不两头做生意?
做正经的买卖和走私也不犯冲突啊。
经过厂房的事,祝如意对俞泽多了几分信任,直截了当地和他讲了自己的想法。
“不行。”俞泽一听就不同意。
祝如意反手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鸽子蛋,“为什么不行?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大陆海关查获收缴的一些东西,也会低价处理出去。”
有门路的人购买出来,再卖出去。
等同于二道贩子。
不然那些走私货放在仓库白白落灰?
俞泽:“祝老板,你来鹏城想挣钱,有一万种法子。
相信我,只是前三年会慢一点,到后面数钱数到你手抽筋。
鹏城有个人民桥小商品市场,那里有特别多小贩。”
什么卖服装的、家电的、上辈子他的第一桶金就是在那里挣的。
一直火到了九零年代。
“摆摊?那利润也太低了吧。”祝如意有些看不上。
“走量啊,祝老板。
你的实力,直接盘店面就行。”
人民桥小商品市场那里的店面,以后可是寸土寸金,有钱还得有关系才能拿下。
祝如意:“行吧,那服装加工厂,做什么衣服?”
“……最近鹏城街头不是多了很多港城过来的香港海报?
就模仿那些海报上的衣服打版。”
什么军装款夹克、漂亮毛衣、喇叭裤、花衬衫等等,都搞起来。
俞泽给祝如意写了一份计划书。
现在的政策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不能大刀阔斧地做,毕竟让个体户登记的政策才刚刚开始。
大陆的同志们不在乎什么牌子,只在乎款式新不新潮;
拿货的个体户们只在乎好不好卖。
俞泽的计划书内,建议祝如意在如意服装厂里面生产的服装领标处都悄悄印上厂名,字小小的就可以。
比如如意制衣厂、这样批发贩子们就会对这家厂的衣服有个印象。
除了计划书,俞泽还附带了好几张设计图,“现在秋天了,要做毛衣和冬装。”
祝如意嘴角抽抽,“鹏城可没冬天。”
“又不是只卖鹏城,先少量的做,只要款式够勾人,别的省份也会坐车过来拿货滴。”
祝如意伸手弹了弹纸张,“你这计划书不错,真挣到钱了,你和你老婆去m国留学的钱我包了。”
英语竞赛结束后,她知道了前十名可以去留学的事。
虽说是公派留学,但是美国的夏国币可不经花,两下就没了。
多点钱总是够自在。
另外她也有私心,俞泽是经济系的,学点东西回来也能帮助她开拓大陆板块。
祝如意不知道的是,俞泽可不想一直给别人打工,出谋划策可以,最终还是得给自己工作最有动力。
“祝老板大气,等你的好消息。”
天色不早了,他还要去跟刘康吃点。
还攒了一肚子的话问刘康。
政府招待所内的小食堂。
刘康已经打好了菜,一盘炒青菜,一盘清蒸鱼、一碗紫菜蛋花汤。
装菜的盘子还带了豁口,但已经是“高配”饮食了。
俞泽咧着嘴坐下来,“沿海城市就是不一样,能吃到鱼了。”
吃着就挺新鲜,应该死了没多久。
刘康故作严肃,“你说你,来鹏城也不说一声。
要不是和黄老打过电话,我现在还不知道呢!”
“康叔,瞧你这话说的。”俞泽从自己的军绿色挎包里拿出烟盒给刘康散烟。
他虽然不爱抽,但喜欢发。
“我这不是不知道你在鹏城嘛,我要是知道,来了肯定第一个找你。”
刘康耸了耸肩,“呵呵,我就听听。
说说吧,你这披着学习调研的幌子,来鹏城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