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军部众人一夜未眠,他们的目光紧盯着地图,与辽国的联系刚刚结束,一场激烈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段尘的位置距离我们很近,只要打通天域和中森域就能完成接壤。”
“这是一件好事,只是可惜天域高大,地形阻隔,道路难行,这既是华夏屏障,却也是阻碍。”
“中森域又局势复杂,蛮荒各部落,还有各大城邦相互争斗,隐隐联合,不是那么好打的。”
“此事也不必我们操心,段尘天赋升级,有了更多传送门,陆上通道实则没有那么紧要了。”
“秦国又西扩了,听说阿三国已经被彻底吞并,如今他们横跨两域,统一南境,实在是了不得。”
“哼,这中州看似很大,实则被中海分割,东大陆就这点地方,东边华夏占据三域,北部大明占据两域,南部秦国又要抢占三域,西北边有大汉,西南部有大宋,现在段尘又被夹在了中间,恐怕要热闹了。”
“不止,我们刚刚从高空卫星探查到,在北边还有异动,通过轮廓和其它信息可以推断,估计是唐国也过来了。”
“这我华夏的本土秘境基本都融合到了旁边,实在是让人难以应付,中域东大陆太满了,不如去西部,至少那里传奇以上的秘境基本没有。”
讲到这里,军部众人都沉默了。
他们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不推算还好,仔细一想,华夏国那被断层切割的四分五裂的历史传承中,竟然爆出来的如此多伟大的王朝。
如今这些王朝全部挤在了这小小的中州东陆,传奇遍地走,史诗不如狗,哪怕是史诗体系最强的大宋,国都都差点沦陷了。
这片大陆哪怕随意一国拿到其它州,都是能够碾压数域,甚至整合一州的存在,可此时却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历史传承因素,挤在了这里。
东陆二十四域,真的能容得下吗?
······
蓝星变大了,气候反而更为温和一些,按照正常逻辑,中州位于大陆深处,海洋的风刮不过来,浓厚的水汽无法吹拂到这里。
按照正常的逻辑,中州位于大陆的深处,远离海洋的影响。海洋的风无法吹到这里,浓厚的水汽也难以到达。
因此,这里本应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或者最多是一片广袤的草原,绝不可能出现森林的地貌,更别提有可耕种的土地了。
然而,中海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常规。
中海蜿蜒在大陆之间,将中州一分为三。
它的存在改变了一切,海洋形成的湿润水汽如同一股温柔的微风,轻轻拂过周边的大地,带来了充沛的降水。
这种温和的气候使得中州近乎全境都变得适宜耕种,为一个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就这样,辽东的气候也逐渐变得温和起来,原本寒冷的土地如今充满了生机。
而西州的荒漠,在一场场降雨的滋润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预计不出十年,这片沙漠将变得细腻,生出新的土壤,成为新的大平原。
在这个广袤的蓝星上,最不缺少的就是栖息地。
只要拥有足够的能力和充足的人口,迟早能够占领这些富饶的土地。
然而,很多时候,尽管有肥沃的土地摆在眼前,却因缺乏能力而无法占据,只能被迫迁移到偏远的荒漠或难以生存的丛林之中。
如果不愿意离开,就难以避免被吞并的命运。
不知不觉中,冬去春来,今年的春季格外湿润。
原本应该是春雨贵如油的中原地区,却接连下了多场朦胧细雨。
这些春雨宛如轻纱,恰到好处地滋润着大地,既不会引发洪涝灾害,又能让庄稼茁壮成长。
更为温和的气候使得作物生长速度极快,原本应该在六月成熟收割的小麦,如今到了五月份,就已经一片金黄,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是时候该制作新的农历了。”辽东人的惊喜和忙碌之下,段尘却陷入了沉思。
在这个时代,历法不仅仅是时间的记录,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气候的变化带来的,是历法的变革,春夏秋冬的界限需要重新划分。就像欧洲的四季与东亚的相差半月乃至一月,地域的差异使得季节的更替也有所不同。
何时播种,何地种植何种作物,都需要重新规划。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按照封建社会的效率,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完成转型。
然而,如今的辽东已经不再是封建时代的模样。
朝堂之上,来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这些人来自早先的神话三国服务区,自从全部迁移到蓝星之后,以往世界的强度和压制都发生了变化。
灵力浓度虽然被镇国塔锁定,但对国内文臣武将能力的限制却几乎消失了。
即使没有战争,包括段尘在内的一众站在世界巅峰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
就如同当初的法正,需要费尽心力才能从蜀地向汉中拉过来几片云彩,而在蓝星,哪怕是最普通的文士,都足以施展一些小云雨术了。
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段尘如此认为。
至少,华夏的普通人也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自由穿梭,不必再受一两阶能量强度的限制,可以安心定居在这里。
以往因能量强度而无法开展的许多基础建设,如今也能够顺利进行了。
“陛下,华夏带来的核电厂位置已经确定了,请您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