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齐郡一带。
张须陀仍是齐郡的郡守。
这段时日,齐郡沿海码头,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无数百姓齐聚于此,甚至需要当地官兵来维持秩序。
路过的人,无论是贵族子弟也好,亦或者普通百姓或商人也好。
均会停下来挤进人群中,往海边去看。
“咱们大武的战船,居然如此之大?”
“可不是吗,宛若小山一般。”
“多少艘?”
“目前有六艘左右,听闻还有更多的战船往这边靠近。”
“如此多的战船,是要出征何处?”
议论声四起。
果不其然,放眼码头所处水域。
可以看见不少战船随着波浪上下起伏!
战船当着如小山一般高大,莫名的就能让人有种敬畏感。
“还能去何处,自然是对付倭国了!”
“倭国?”
“是啊,就是奇装异服,而且甚是偏远的蛮荒之人。”
“咱们的陛下,何须对那些宵小摆出这等阵仗?”
“那些蛮夷也不是啥好人,灭了最好!”
“可不是嘛!”
百姓各持己见,每个人的看法均不相同。
不过无人质疑此次行动,均是支持的态度。
“哗哗...”
海浪拍打,又有船只靠近。
这时候,后方传来阵阵嘈杂声。
“都让开,郡守大人来了!”
有人高声喊道。
跟着一众看热闹的百姓,自觉的站到两旁让出道路来。
紧接着,就见张须陀带着罗士信等人,赶往此地。
“郡守大人!”
在场众人,纷纷行礼。
张须陀在齐郡,还是很有威望的。
毕竟齐郡乃叛军爆发的源泉之一,最先爆发的叛军,一度气焰嚣张规模宏大。
但张须陀寸步不让,硬生生的熄灭了叛军的气焰。
他也是最开始平叛成功的大隋将领!
没了叛军作乱,百姓生活自然更好。
因此,张须陀怎能不受人爱戴呢?
“嗯。”
张须陀微微颔首。
等他赶到码头时,就见到了庞大的战船。
瞬间,张须陀就吃惊无比。
莫说他,就连一旁的罗士信也是惊讶万分,忍不住说道:“好大的战船!”
是啊,战船巨大,一眼就知道可以承载的人数不少。
而且上面配备的弩炮更是亮眼!
就连张须陀见了,都忍不住直咽口水:“这样的战船,估计当世无敌啊!”
“是啊,我还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战船!”
罗士信直点头。
就在此时,战船上有人走了下来,不是别人正是宇文恺。
除此之外,何稠也在其中。
“两位,你们怎么亲自来了?”
张须陀大为吃惊,急忙迎上去问。
“张将军。”
二人先后行礼,随即道出缘由:“前来途中,顺带又测试了下战船。”
“原来如此。”
张须陀点了点头。
可见工部还是很在乎,此次远征的。
毕竟远征的重点,在于战船是否牢固。
倘若不够坚固,恐怕都没有抵达倭国,便全军覆没。
到时候工部必然担主要责任。
由此,宇文恺和何稠怎能不在乎呢?
“张将军,这战船坚固万分更甚以往战船。”
宇文恺直接断言。
他亲自参与测试和航行,自然敢说出这番话来。
若没有此次远航,宇文恺还真没有这个自信。
“如此甚好。”
张须陀也算松了一口气。
毕竟水师都集中在齐郡,还是他的兵。
张须陀自然希望,这些将士能够安全出征回来。
而且对付的不过是倭国,只要可以安全抵达,自不会有问题。
“敢问将军,水师可准备好了?”
这时候,宇文恺又问。
战船已就位,只要水师没什么问题,就随时都可以带兵出征。
“让他们适应一下战船,只要没问题随时都可以出征。”
张须陀回道。
“好!”
宇文恺直接点头应下。
实际上,他们此行目的也已经达成。
船只已送到,和实际数量一模一样。
不单单如此,船只质量又一次得到保证。
既然如此,工部自然已经功成身退。
剩下的,便是水师的事。
“水师何在?”
张须陀大喝一声。
“在!”
立马有人回应。
就见水师将领一路小跑过来,两眼放光,何其兴奋?
能不兴奋吗,毕竟这样的船只就是为他们打造的!
他们行驶这艘大船穿梭水域征战蛮夷,能不快哉?
“熟悉船只,等一切准备就绪,立马开发!”
张须陀直接下令。
“诺!”
水师将领,就差把嘴给笑歪,连连点头应下。
张须陀只管将剩下的事情交给水师就行,其他的事不用他来操劳。
宇文恺和何稠也专门安排了人手,为这些水师讲解战船的细节。
以及操作上的问题等等。
有了理论再加实践,想完美掌控战船不成问题。
至于看热闹的众人,则被赶走了。
这等大事,岂能容那么多人看着?
等交代的事情安排好,张须陀就带着宇文恺几人前往郡守府。
他早已设下宴席,用来款待两人。
前往途中,罗士信就忍不住问:“将军,为何陛下要大费周章的去对付荒野蛮夷?”
倭国贫穷不说,还十分遥远,需要经过漫长的海域。
就算拿下倭国的领地,估摸着也没啥作用。
罗士信都觉得毫无意义,更别说张须陀等人了。
“其实本将也不解。”
张须陀如实回道。
放眼天下,就没人能够了解吴缺。
他的这个决定,完全不是为了大武的日后,而是为了前世!
除非有穿越者,且拥有和他一样的记忆,而且还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
不然,也理解不了吴缺。
“就没人劝谏?”
罗士信又忍不住问。
“为何要劝谏?”
张须陀反问。
他们圣上做事,自有缘由。
而且此事对比起远征而言,耗费不了太多人力和财力。
既然如此,为何要劝谏?
特别是吴缺主意已定的情况下。
那种时候劝谏,不亚于火上浇油。
何况,有损帝王威严。
要知道,就连魏征都不曾劝谏此事。
“也罢,此事也不算大事。”
罗士信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了。
这时候,几人已经到了郡守府。
张须陀邀请二人进去之后,便开始享用宴席。
席间几人交谈,对倭国的事避而不谈。
讨论最多的,还是吴缺的种种传奇事迹,几人均是感慨万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