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棠目光沉沉,直言问他:“我这气运断崖般下跌,是不是因为你的原因?”
阿狗有些心虚,将脸转向一旁,不敢看顾棠。
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顾棠眼前一黑:“好啊!我就说嘛!我平时再霉,也从没像今日这般,跟柴米油盐酱醋茶干上了!解除契约!立马解除!”
顾棠一发火,阿狗便不敢再敷衍:“这会子也没有解除的法子……”
这话让顾棠更气了!
阿狗忙安抚她:“这些只是暂时的,咱们办了善堂,先前我来时,善堂已经收留了近百号人,那些人的身上都带着死气,若是没有善堂,多数会冻死在这个冬日里。
如今你办善堂救了他们,让他们在这个大冬日里活下去,那就是在积攒功德。功德与气运相关联,你积攒的越多,气运恢复的便越快。”
“真的?”顾棠一腔怒火滞了滞,若是这般能恢复,那她倒是能接受一时的低迷。
“自然是真。你先继续积攒十连抽,没准等你下此十连抽时,运气便会来个大爆发!”
阿狗说的信誓旦旦,语气笃定,唬的顾棠还真信了几分。
“成吧,那就…再信你一次!”顾棠妥协退了一步。
阿狗松了一口气,张嘴刚想说些什么,忽听外头传来顾平安的声音。
“先到里间躲躲,别让人看见你在我屋里。”
顾棠让阿狗进里间,自个儿则出了屋。
到了屋外廊下,只见顾平安从院门外回来,身后还跟着四五个姑娘小子们。
瞧着岁数都不大,最大那个跟顾平安差不多大小,最小的那个顶多七八岁。
“二姐,二牛他们要去南边看人挖墓坑,我跟着一起去看看,你要不要也一起去?”
看人挖墓坑?
顾棠扫了一眼他身后的小子姑娘们,眼神略微诡异。
这种热闹也去凑?
看来,这几日大家伙确实在屋里都憋坏了。
“我不去,你们自个儿去吧,当心点儿,别犯什么忌讳……”
作为曾经的厉鬼,顾棠知道有些事它是真实存在的。
顾平安心里也有数,他道:“今儿不用怕这些,南边墓坑那边围了几十口人,就是真有什么,在看到那么多的人后,也会吓得躲的远远的。”
顾棠:……这可真是闲得慌。
让玩伴们在廊下等他,顾平安蹦跳着去堂屋,跟三叔公说了一声出去玩的事。
随后便带着他那些玩伴们,飞奔出了院子。
顾平安一走,顾棠回屋将阿狗撵出去,让他别老往自个儿跟前儿凑。
刚把阿狗赶出来,堂屋门口的帘子被人掀起,三叔公拄着拐杖出来,身上套了件斗篷,一副要出去的模样。
“爷,你这是去哪儿?”顾棠非常好奇,难道老爷子也打算去看热闹?
“过去瞧瞧可有要动笔写字的地方,村里没几个能写字的。白事这种事要自个儿主动去搭把手,不能在家等人来请。”
“让堂兄给你一道去吧,他也写了一手好字,这时候去帮忙,正是需要的时候。”
也省的他在家烦人!
三叔公觉得的这个提议很好,便看向阿狗,问他这会子是否有空跟着走一趟。
阿狗自是没意见。
只是他们都走了,就留顾棠一人在家,这能成?
他有心想说说这事,却见顾棠的朝他瞪眼,示意他闭嘴答应下来。
阿狗:“……这会子也无事可做,我跟爷您一起过去吧,好歹能搭把手。”
三叔公一脸欣慰,让他回屋穿上斗篷,领着人去了顾宝山家。
祖孙俩一走,这家里就剩顾棠一人了。
没人扰她,顾棠乐得轻松,一面哼着小曲,一面回屋将方才特意留下来的一把小麦、一把黄豆拿上。
随后又去了灶房。
在灶房内翻找一通,找出两个不常用的粗瓷碗,她将小麦和黄豆放到两只碗里,之后加水,不用加太多,直到水位将将没过小麦和大豆就行。
端着两只碗回到西厢,将碗放在的炉子旁。
这里的温度是最高的,应当适合它们发芽。
看着装有黄豆的碗,顾棠想起,家里也有黄豆,还是租赁三叔公田地的人给的租子。
黄豆这东西家里吃的很少,一般都是拿去跟人换豆腐。
顾棠去西耳房那边将黄豆找出来,发现还有满满一袋子。
这么多,只换豆腐的话,这得多少豆腐才能换的完?不如拿来发豆芽。
找来竹篮,装了半篮子左右,提到西厢那边开始挑拣。
将颗粒饱满、无虫啃咬的黄豆挑拣出来发豆芽,余下那些坏的,十有八九是发不了芽的,倒是可以拿去喂牛、喂马。
挑拣豆子是极其费时间和考验耐心的活计,顾棠耐着心挑拣着,发现这些黄豆是真不行。
大多数都是干瘪的,要不就是扁圆的,颗粒又小。
等她将半篮子的黄豆挑完,颗粒饱满的黄豆只有满满一碗。
顾棠:……这谁家种的地?庄稼种的也太烂了!
原本她想多发一点黄豆芽,结果最后只挑出来这一碗能用的黄豆。
算了算了,就先发这么些吧。
再挑一些出来是不可能的,她耐心已经告罄。
将有虫眼,以及不符合要求的黄豆送回西耳房,等晚上与草料拌一起喂牛。
之后又在耳房内翻找一通,挑挑拣拣找出两个宽口宽肚的小坛子。
洗干净后,抱到西厢内,围着外间的炉子摆放着。
找来两块干净的麻布铺在毯子底部,之后将碗里的黄豆分成两份,各装进两个毯子子里,随后加水没过黄豆,最后在上面放一麻布遮挡住。
豆芽很好发的,也没什么技巧,只要温度够,只要豆子有活性,基本都会成功。
忙完这些,顾棠很是得意的看着自个儿的成果,信心百倍,相信一定一次就能成!
洗了洗手,这时,屋外传来说话声。
她出去看了一眼,是顾平安回来了。
这会子已是下晌,算算时辰,顾平安去了两个时辰左右。
顾棠上前两步,好奇的问他:“墓坑挖的在怎么样?”
“还行,将挖的时候有些费力,等挖的深了,下面的土没有冻住,挖起来便轻松了许多,快好了,明早下葬。”
北安城这一带,安葬亡者时,大多都是选在早上辰时左右。
看来,这次关家选的时辰也不例外,但凡是早上下葬的,那基本就是辰时没跑了。
只要墓坑挖好,旁的事就好办了。
傍晚,三叔公和阿狗先一步回来,之后没多久,顾连山也扛着铁锨回来了。
顾平安已经煮好了晚饭,待三人全都到家后,顾棠打来热水,让他们洗手准备吃饭。
吃饭时,三叔公说了明早下葬的时辰——辰时初抬棺,要在五刻前到墓地那边,最后赶在辰时结束前将土封上。
前后只有一个时辰。
这若是在别的季节,这一个时辰的时间那是够的。
可眼下大雪封路,一个时辰根本就不够。
“这也太急了。”顾棠眉头皱起,因为是两副棺材,这抬棺的人便多了不少出来,她爹明日也得去抬棺。
“这是村里那位柳神婆算出来的,说明日一定要辰时初抬棺出发去墓地,五刻前就要将棺木放入墓穴中,辰时结束前,一定要封上土。若是不然,这母女俩必定怨气生变……”
“闺女,你方才是没在那边,这柳神婆一说这话,原本装死不理事的蒋氏母女,立马跳出来满口答应,满村子找抬棺的人,比谁都积极!”
顾连山嗤笑一声,很是瞧不上那一家子。
说起这事,顾连山又想起方才回来时的那场闹剧。
他道:“关家那老太太实在是厉害!一听过了辰时母女俩会怨气生变,突然就说不埋了!
说要过了头七再埋,让她那闺女和外孙女回来好生闹一闹,最好是把他们那一家子都带下去!
好家伙!你是没看到,蒋氏母子三人当场便吓得打摆子!尤其是宝山那人,跪在关家老太太面前儿直喊求饶!”
竟还有这事?
顾棠一脸好奇:“之后呢?”
“之后还是族长出面,才说动关家老太太明早辰时发棺,但蒋氏母子三人要给她们母女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顾棠咂舌,看来关家老太太真是气狠了!
“这要是气性大的,指定受不了这羞辱。但人家母子三人,那是满口答应,一点磕绊都没有!”
“心虚呗!”顾平安插了一嘴,一脸神秘的往这边伸长脖子。
“今儿我听村里那些玩伴们说,他们外祖家有离得近的,趁着今儿雪停,他们的娘回娘家说了这事。
说是将宝山叔家的事,全说给了娘家人听,并叮嘱家里的亲朋好友,要是有寡妇想再家的,一定要避开宝山叔,说嫁到他家就是个死!”
“这都是谁传出去的?村里先前不让人乱说、乱传的,怎么还是传了出去?”顾连山紧紧皱着眉头。
这事牵连的太广,一但传出去,顾氏一族不管是出家女,还是没出门子的闺女,多少都会被异样的目光盯着打量。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事做的太绝,想堵这悠悠众口,怕是难了!”
况且,这么大的事,堵是堵不住的,不如坦然面对,积极应对。
就像这次,族里的做法拉回了不上声誉。
北安城这一带,不管是哪个村子,没成年的孩子死了就是死了,
没有棺木,也没有墓坑,只有一把火烧了,骨灰收殓到坛子里,随后带到乱葬岗那边,或埋或扔。
像族里这般退了一大步,既同意给顾大妮棺木,又同意在顾宝山家的坟地里挖个墓坑埋顾大妮,这事绝对能拉回一点儿名声。
吃过饭,顾连山早早回屋睡下。
明儿他要在卯时前起床赶到顾宝山家,在辰时到来前,跟着村里人一起将去往坟地里的那条路清理出来。
只要将路清理出来,一个时辰内,将关氏母女抬到坟地里,并完成封土,应当是够了。
顾连山回屋后,三叔公也没多待,很快也回屋睡下,明儿他也要早起过去那边帮忙。
顾平安跟阿狗同样早早睡了,他俩一个明日要早起凑热闹,一个要早起帮着煮饭。
顾棠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快三更时才睡着。
寅时过半,堂屋那边的顾连山便起床了。
他一动作,阿狗紧跟其后,也跟着起床穿衣。
起来后,他先去灶房那边烧火煮饭,
外头漆黑一片,好在并没有落雪。顾连山就着炉子上的热水洗漱一番,之后去灶房找吃的。
阿狗知道他时间紧,给他准备的早饭是四颗水煮鸡蛋和一碗热茶。
煮熟的鸡蛋将将出锅,此时正在冷水里泡着。
顾连山也不怕烫,拿出一颗剥开,边吹边吃。
没多会,四颗鸡蛋全部下肚,又连灌了两碗热茶。
吃饱喝足,顾连山点了一盏灯笼,拎着往村尾去。
人走后半个时辰左右,三叔公起来了。
此时天依旧黑着。
阿狗煮了粥,煮了鸡蛋,又炒了两样小菜,招呼着三叔公,让他先吃,不用等人。
顾平安和顾棠还没醒。
顾棠通常是一觉睡到自然醒,阿狗知道这点,自是不敢扰她睡觉。
他去敲顾棠旁边的那间屋子,顾平安就住在里面。
锲而不舍的又是敲门又是喊人,也不知阿狗是怎么做的,在确保不会吵醒顾棠的前提下,把顾平安闹腾醒了。
卯时过半,三叔公准备出门了。
被强行喊醒的顾平安一个激灵,急慌慌的吃掉最后两口粥,小跑着跟上三叔公,说要与他一起去那边。
快辰时了,他得去凑热闹!
阿狗没去,他在院外目送祖孙俩。
直到俩人进了顾宝山家的院子,他这才收回目光回了院子。
这会子天已经亮了,在这大雪天里,村里难得热闹起来,众人纷纷往顾宝山家走去,想看顾大妮的棺木长什么样。
一个没成年的孩子,还是个闺女,死后能得一口棺木装殓下葬,这让村里有不少死过孩子的妇人红了眼。
大妮这辈子算是值了,有了棺木栖身,日后也有人祭拜了,下辈子一定能托生到大富大贵的人家中。
而她们那些早死的孩子,如今骨灰还在乱葬岗丢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