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不把你们送下去不回来
“我问你!是不是魏氏回来了?清丫头怕那四十鞭刑,便偷摸的逃走去找魏氏?!”
顾老爷子语气咄咄逼人,似乎是已然断定,顾清确实去找魏氏了。
顾连山觉得他无理取闹,顾清压根就不知道魏氏回来了,她上哪找去?
“我家跟你儿子一家,那是老死不相往来!你别问我,我一概不知,人丢了那就去找人,你跑来找我有什么用?”
“找人?你说的轻巧!”顾老爷子气得不行,“大雪天的,我跟你娘都病着,你大哥又是个读书人,身子骨金贵不能受冻,莲丫头和天宝也没了踪儿,找人?让谁去找?”
这话听得顾连山心凉:“魏氏当初失踪时,您也是这么说的。如今清丫头不见了,你还是这么说。这事我问不了,你自个儿想法子去!”
顾连山不想再看到他,将他的手从门板上掰下来,一心想将人关在门外。
顾老爷子急了,只好退一步:“我也不要你出去找,你帮我在村里找几个人,在这四周寻寻,寻到就罢,寻不到就不寻了……”
“你只想着清丫头,那莲丫头和天宝你咋不寻?”顾连山就纳闷了,顾清那死丫头啥时候这么得他看重?
“天宝和莲丫头先前都是跟你在一起的,若是有什么事,我只找你算账!”
顾老爷子脸皮极厚,说完这话,他又开始催顾连山去找人。
“赶紧去找人!家里没人伺候你娘,全靠清丫头伺候着!若是找不到人!你就得让你闺女来家伺候!”
顾连山一脸厌烦:“这家家户户的都在家待着,想找人去寻清丫头,你只管让顾连升出面找人去,他是读书人,比我有脸面,这事我管不了!”
“请人找人能是白找的?要么好吃好喝的管一顿饭,要么事后给铜子,哪一样不要花钱?
况且你大哥还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最机忌讳欠人情,这事,你大哥不能出面!”
顾连山都气笑了!
原来老头子也知道找人不是白找的,这是要往里面搭人情和铜子的!
“你说的这些管我屁事!回去让顾连升那混蛋玩意儿好好看看过继书!
读了几十年的书,若是连过继书是啥意思都不懂,我看,明年那科举考试就别去了,实属糟蹋粮食!”
冷笑着说完这话,顾连山直接关上院门。
这会子他没法冷静的面对老头子,他怕自个儿会忍不住骂人!
看着紧闭的门板,顾老爷子脸色铁青,气得浑身发抖,胸口处隐约又疼了起来。
右手攥成拳头,恶狠狠的再次砸向门板!
“老二!你开门!你不去寻清丫头,那就让你闺女回家伺候……”
院内的三叔公眉头紧皱,顾连山更是脸色漆黑,而顾棠却眼眸发亮,眼底满是跃跃欲试。
她凑近门板,朝外喊道:“你要我过去伺候?成啊!但咱们要事先约定好!我要是去你那边,等闲我是不会走的!
俗话说的好,这请神容易送神难,我要是过去了,不把你们全送下去,我是不会走的!你可要想好了!”
门外面的顾老爷子立马安静下来,粗重的喘气声隔着门板都能听到,显然,人气得不轻。
顾棠等了一会儿,顾老爷子终于开口:“哪个要你这黑心的伺候?你大哥大姐呢?让他们回来住!往后就让他们伺候一家子!也免得碍了你们的眼!”
听到这话,顾棠下意识看向她爹,小声问道:“那边不知道大哥大姐的事?”
顾连山黑着脸摇头,大闺女那事他说不出口,长子被送走一事,族长族老们知道,村里也有说的,他以为老头子知道,没想到竟是不知道。
顾棠见她爹没说话,心里便明白了,她将院门打开,笑嘻嘻的看向顾老爷子.
“爷!我大哥大姐不在家,我去伺候吧!走走走!咱们赶紧回去,你们老两口要是能挺到春暖花开时,我‘顾棠’俩字倒着写!”
顾老爷子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一把甩开顾棠的手:“不用你伺候!你大哥大姐去哪儿了?等他们回来,你让他们回来住!”
“我大哥大姐走亲戚去了,估摸要到腊月末才能回来,你怕是等不到了,还是我去伺候的好!”
顾棠皮笑肉不笑,冲着顾老爷子咧嘴呲牙。
她这副模样在顾老爷子眼中,宛如恶鬼!
“滚滚滚!我不要你伺候!”
丢下这话,顾老爷子就想走。
想走?
呸!哪有那么容易!
当他们家是什么?不顺心了就来闹一闹?
顾棠冷笑着啐了一口,一把拽住人:“方才让你走你不走,这会子你想走了?我呸!想都不要想!
今儿你要是不把我带回去,回头我去山上捉些活的老鼠,全放到你那边去!让你满屋子都是老鼠!”
“小畜生!”顾老爷子脑子里瞬间冒出满屋子老鼠的画面,只觉头皮发麻,脸色大变的甩了甩胳膊,想甩掉顾棠的手。
顾棠死死地拽住他的衣裳,赌他不敢挣扎的太厉害,生怕拽坏了这件体面的衣裳。
祖孙俩争执间,斜对面的人家忽然开了门,出来一位妇人。
这家人没有院墙,只有高到腰窝的篱笆,因此,只要一开自家堂屋的门,便能看到这边的人。
“连山闺女!你这是干啥呢?”
妇人好奇的不行,走到自家篱笆墙这边,靠近了看。
这一近看,她便认出了顾老爷子:“呦!这不是童生老爷他爹吗?您咋跑这来了?”
顾棠被这称呼逗笑了,抢在顾老爷子开口前,直接揭了他的脸。
“我大堂姐跑了,我二爷说家里没人伺候我二奶,便来喊我回去伺候。”
“清丫头跑了?!”妇人一脸惊讶,“跟族长说了没?清丫头还有鞭刑没领呢!按照族规,这可是要除族的!”
“我爷不让说,好婶子,您暂且别声张,过会子让我爹去找族长说这事……”
“小畜生胡说个什么?!”被泼了一头脏水的顾老爷子当即暴怒起来。
“我何时说不让说!你想告诉族长,那就去!吃里扒外的东西!”
挨了骂的顾棠并没有生气,而是一脸感叹的看着顾老爷子。
这真是猪一样的对手!
妇人听到这话后,忍不住说了句公道话:“童生老爷他爹,连山这一家子都过继了,人家现在是您的侄子,不是您的儿子。
这棠丫头也是一样,是您的侄孙女,不是您的孙女。于情于理,哪有喊侄孙女去伺候童生老爷他娘的。
您家顾枝儿呢?让她过来先伺候几日。我记得童生老爷已经定好了亲事,那就别等了,赶紧将儿媳妇娶进门,让儿媳妇伺候也就是了。”
说完这话,妇人转身回了屋。
外头太冷,她身上穿的单薄,可不能在外头挨冻!
顾老爷子气得说不出话来,脸色也不太对,看到这情形的顾棠立马撒手。
“有话说话!可不许平白无故讹人!”
顾老爷子也察觉自个儿这是想犯病的征兆,心中慌乱起来。
他将拐杖换到左手,右手抖着伸到怀里,掏出一根手指粗细的竹筒,从里面倒出一颗药丸子,随后塞到嘴里咽了下去。
看到这一幕的三叔公终于出声,将顾棠喊回来,让顾连山送老头子回去。
可不能在他们家门口出事,不然就是八张嘴也说不清。
顾连山没拒绝,走到老头子身边,问他要不要自个儿搀扶着走。
吃了药的顾老爷子已经缓了过来,但依旧还在气头上。
原想赌气说不用,可转念一想,这是机会,可以趁机与儿子缓和一下关系。
沉默了一会儿,他缓了缓语气:“双腿有些发软……”
明白了。
顾连山伸手扶住他的胳膊,扶着人往家走。
村道上的雪暂时无人清理,一脚踩上去,瞬间陷进去,雪的厚度能到小腿肚,非常不好走。
就这也没能拦住老头子来找他的心思,顾连山也是佩服!
“老二。”顾老爷子有些等不急,刚走没几步就开口说起来。
“我知道你心里有怨,可我跟你娘都是地里刨食的,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银子……”
顾连山非常不耐烦听他说这些,立马打断怼了回去。
“对!你说的对,你跟娘没银子,我挣的你们全拿走,我闺女儿子饿的嗷嗷叫你们说没吃的,转头就给顾连升扯布做新衣裳、新鞋子。
还有那束修银子、科举保人银子、笔墨纸砚银子、吃喝玩乐的银子等,只要是顾连升开口,你们老两口就是富户,要什么给什么。
可转身面对我这一家子时,你们老两口又成了地里刨食的。你这是拿我当傻子耍?”
她闺女在家里搜刮出八十两银子!
这叫没银子?
顾连山原本不想计较,可偏生老头子就是喜欢在他面前卖惨。
这实属是在膈应他!
顾老爷子被怼的僵了脸,剩下的话也不用说了,再说便是火上浇油。
父子俩沉默着走了一会儿,眼看快到家了,父子俩的关系不但一点没缓和,反而更僵了。
顾老爷子想再试试,来硬的儿子不怕他、也不理他,只能尝试来软的,想让儿子帮帮家里。
可惜,顾连山似乎知道他的用意,不管他说什么,顾连山就咬着顾连升从小到大,花费的各种银子说事。
从始至终顾连山只信一件事,那就是,银子在哪爱就在哪!
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也无用,他不瞎,能清楚的看见谁才是享福的那个。
顾老爷子对顾连山本就耐心不多,接二连三的被怼后,方才压制的火气又起来了,脸色漆黑,不再说话。
没多会儿,到了村尾顾家院门口。
顾连山也没进去,将人送到门口后,转身就走,一点儿都不想多留。
这一幕又气到了顾老爷子。
沉着脸回来的顾连山可不管老头子气不气,等回到院里,就看到三叔公领着儿子和闺女,蹲在盆前清洗芦菔。
看到祖孙三人,他脸上的神色缓了缓,心情也好了不少,挽起袖子走上前,将祖孙三个撵走,自个儿动手洗了起来。
盆里的水是温的,但天太冷,温水很快就会变成冷水。
顾棠觉得热水不够,让顾平安再去烧一锅出来,她自个儿则坐在旁边的凳子上,往盆里时不时的加些热水进去。
三叔公上了年纪,不抗冻,起身回了屋,留父女俩在外面,一个干活,一个说话。
顾棠也没说别的,将回礼的事告诉她爹,之后又说制香卖香的事,问她爹这主意如何。
顾连山觉得不错,可以试试看。
“那成,先帮您将芦菔腌上,下晌咱们就开始?”
“成!”左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闺女学门手艺。
上百斤的芦菔,在耗费两大锅热水后,终于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的芦菔要先晾干,表面不能有水。
顾连山到东厢那边收拾出一间屋子,点了两个炉子,随后将芦菔摆在笸箩里,让它们在屋内慢慢烘干。
趁着这会子功夫,他将西耳房内空余的坛子全搬出来,用热水清洗干净,口朝下,将里面的水流尽,之后便放到一旁备用。
忙完这些,东厢那边的芦菔,表面上的水也都蒸发没了,可以切成条腌制了。
切条这活计全家都能敢,可惜家里只有两把刀,顾连山和三叔公接了这活计,说是怕姐弟俩伤到了手。
不用切芦菔,这不代表姐弟俩没活干,他们要把切好的芦菔条整齐的摆到坛子里。
先在坛子底部撒一层盐,然后在盐上面摆一层芦菔条,之后再撒一层盐,然后再接着摆芦菔条,再撒盐……
这里的人就是这么做腌菜的,非常简单粗暴,毫无技巧可言,也没有手艺高低,只要听一遍或是看一遍,就没有不会的。
吃的时候也简单,腌个十来天后,就可以捞起来吃了。
也不用水洗,捞出来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切成更小的块,加点油炒着吃。
冯氏都是捞起来直接吃,只有给顾连升准备腌菜时,才会加油炒。
三叔公则是一直加油炒,他不喜直接吃,最好是加肉一起炒。
顾连山和顾平安也喜欢这个吃法。
只有顾棠,怎么做她都不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