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高三的时候,栋哲也走了,就剩下筱婷跟鹏飞还有小军,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知道人长大了,就会分离,几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鹏飞尽管在庄老师的严防死守下,还是没能考上,就连苏州的大专线都没录取,庄老师希望他能再复读一年,这样就算没考上大学,大专也有机会冲一冲的。
听到大舅舅的话,鹏飞不愿意了,他自己知道自己没有读书的天赋。
不管怎么努力都没有用,读不进去就是读不进去。
他不是没有努力,但是都没有效果,不管是筱婷还是小军,在学习这方面,他就是不开窍,比不过两个小的,更别说珊珊跟图南哥了。
他想出去打工挣钱,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读书上面,人生的路不止读书一条。
庄超英看着鹏飞这个倔强的样子,就知道高考没有希望了。
他个人的意愿又是那么的强烈,想到这里,他就想到了吴建国,吴建国在家具厂上班,工资还那么高。
他就找到了吴建国,想让吴建国收鹏飞做徒弟,让他有个手艺,以后至少不会饿死。
吴建国看着庄老师提着两瓶酒,还有两包糕点,这个当大舅舅的,还是有心了。
他也挺喜欢鹏飞这孩子的,他比图南拎的清,知道护着弟弟妹妹。
不过应该也是他跟筱婷都是家里不受重视的那一个,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筱婷吧。
不被重视的孩子,心里都是比较敏感的,知道谁对他好。
他对着鹏飞说道:“你真的不想复读了。”
鹏飞知道大舅舅带自己来这里是什么意思,对着吴建国说道:“吴叔叔,我读不进去,就不浪费时间了,舅舅让我跟你学手艺,你以后就是我的师父。”
说着就机灵的给吴建国端茶,吴建国接过他手里的茶喝了一口,对着他说道:“你这声师父都喊了,那么我就会尽量的教会你,要是你实在没有做木工的天赋,那么我会给你找别的出路的。”
听到吴建国的话,庄超英的心才放了下来,妹妹把鹏飞交到自己手里,自己就得对他负责,他一直觉得高考是对他们这种普通家庭,最好的一条出路,要不然为什么鹏飞的妈妈那么努力的想把鹏飞留在自己这里呢。
她难道不知道鹏飞在自己这里,会生出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吗?
她不知道她求着黄玲收留鹏飞的时候,有些咄咄逼人了吗?
都知道,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能走出贵州那绵绵不绝的大山,只能算计着大嫂的心软,算计着大哥的责任心,自己这辈子毁了,不能让儿子也跟着毁了。
鹏飞跟着吴建国就开始到厂里上班了,下班的时候就到吴建国家里帮忙做一些家务活。
鹏飞到了家具厂,看到厂里面的那些大师傅对自己的师父都很是和善,还有很多时候他都见到厂里的周老板来找师傅商讨事情。
他才知道自己的师父是那么的厉害,吴建国就这样手把手的教了鹏飞好几个月。
但是吴建国发现鹏飞不适合做木工,他能吃苦,也努力,但是木工是一个靠能力,
一般来说,学习木工,首先得对这门手艺有着浓厚兴趣,这能提供持续的学习动力。
其次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因为很多手艺的学习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再者,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力,以便能精准捕捉手艺制作过程中的细节。
就像学习木工手艺,要能观察木材纹理、工具使用技巧等,还要有着自己的理解,一些图形的认知。
还有需要学习木料的认识,能够区分各种不同的材料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鹏飞的脑子好使,能说会道的,但是他要是想要靠这份工作来养活自己没什么问题,但是要想要做到精细,没有一点天赋是不行的。
吴建国知道他没有天赋,但是也没有一开始就否定他,自己也尽心尽力的教。
回到家还把自己以前看过的书都拿给他看,学习一下。
鹏飞他第一个月就放了五十二块钱的学徒工资,拿到钱的那一刻,他高兴坏了,这个工资是他爸妈以前挣半年的工分都挣不回来的呀。
而且他看到有的大师傅工资有一千多的,更是想着要努力加油啊。
他把工资分成了好几份,给爸妈寄过去二十块钱。
给舅舅舅妈,还有师父师娘买了一些吃的,给小军还有筱婷图南哥买了一支钢笔,给珊珊买了一本书,钱都差不多没了。
庄超英看到老吴那么用心的带着鹏飞,他也把小军的学习给接手到自己手上。
筱婷跟栋哲都考上了大学,现在就小军一个人还在高中苦苦挣扎着。
吴建国看到每天一下课,就被庄老师逮着去他那里学习的小军,他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太搞笑了。
不过自己也很是感谢庄老师的,不说什么,至少他在教书育人这一块,是个不错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