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部,气氛很不好。
楼下那一幕争吵和被梁威霖说出的压价幅度,内部的这些工作人员也都听到了。
走廊里,那些端着茶杯的工作人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脸上都是愤愤不平。
“听听!砍价25%!这是人干的事吗?”
“资本家!这就是资本家的真面目!吸起自己同胞的血来比洋人还狠!”
“亏我之前还觉得这小林天望帮我们的热心同胞……”
“这还不都是为了他自己的生意!为了赚钱!呸!”
“梁社长刚才在楼下那样子,唉,看着真让人心疼和难受……”
“就是!被逼成什么样了!”
翻译科内,气氛同样的压抑。
郭琳娴听着同事们压低的议论声,眉头紧锁,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想起女儿柳茹梦对林火旺过去种种的描述,尤其是林火旺在大陆时的才情与理想主义色彩。
那个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年轻诗人,那个敢于书写《伤痕》、《亮剑》揭露时代痛点的作家海子。
和现在眼前看到的这个冷酷得要将内地工人工资都压榨掉的“小林天望”,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一股怒火和深深的失望在她心底翻涌而出。
他怎么变成这样?
难道真的是一入港岛染缸,就彻底忘了本心?
为了资本扩张,对养育他的祖国都如此不留情面么?
这让郭琳娴甚至产生了一股冲动,想冲进会议室,当面质问他:林火旺!你还记不记得你自己是谁?你心里还有没有一丝对同胞的情义?对祖国的热爱了?
但多年的组织纪律性瞬间将她给拉住了。
自己是党员,是翻译科负责人,这种高层商务谈判,自己是没有任何立场和资格贸然这么介入的。
而且……她脑中闪过梁威霖曾对廖公汇报“小林天望”相关事项时,那讳莫如深却又隐含敬重的眼神。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弯弯绕?
难道小林天望和梁社长这一幕,又是在演戏?
这种念头一冒出来,就让郭琳娴更加有些坐立难安。
最终,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恢复足够的冷静。
或许,这又是一场精心的布局?
在真相揭开之前,自己最好还是继续保持沉默。
她选择相信组织,相信这里面一定有她这个层面还无法触及的深层考量。
那就暂时先……静观其变吧。
郭琳娴重新拿起笔,目光重新落在密密麻麻的外文稿件上。
而新华社发生冲突的消息,也是毫无意外地飞入港岛各路巨擘的耳中。
环球航运大厦顶层,船王包玉刚的办公室里。
包玉刚拿着刚出炉的《南华早报》号外,眼中掩藏不住欣赏的目光,对自己的女婿吴光正说道:“好啊!真的是够狠!够果断!这才是一个合格商人应有的决断!
光正,看到没有?年轻人有冲劲,抓准机会就该下重手!
想当年我一条破船跑远洋,在苏伊士运河刚关闭那会儿,别人不敢接的单子我敢接,对印度人、对中东人开价就是比欧洲船东翻倍!
机会难得!不狠狠咬住怎么能做大?小林生这一刀,砍得准!就该这么砍!”
吴光正闻言,脸上却仍有疑虑地问道:“可是,爹地,他这把刀也砍得太狠了些吧?百分之二十五!
大陆那边能答应这样苛刻的价格?一旦答应下来,大陆的工厂和工人真要打白工了!
这谈判都吵到摔烟灰缸的地步了,万一真谈崩了,居屋计划怎么收场?小林生就不怕因此而担上骂名?”
包玉刚却是笑着摇摇头,说道:“光正啊!看来,你对大陆的理解还不够深,对社会主义下的决策机制看得不透,更对我们中国人对同胞的心态把握不准。
价格因素,从来不是最关键的考量。
小林天望聪明就聪明在这里!他举的是‘居屋计划’的大旗,打的是‘惠及港岛普通民众’的招牌。
成本压不下去,这面旗帜就立不稳。这个理由,是压价的筹码,也是他占据的道德高地。
更关键的是,港岛和大陆本是同源。
如今中英谈判回归问题在即,大陆方面比任何时候都在意港岛民心向背,都在乎‘影响’二字。
小林天望这副强硬姿态做给谁看?是做给港岛看的!是做给媒体看的!也是做给英国人和那些等着看大陆笑话的人看的!
你看记者们写的——‘压榨内地’,‘吸血内地’……这些词句传回去,大陆方面要承受的压力岂止是几个建材厂的利润?
所以,这百分之二十五看似凶狠,但其中必然藏着玄机。结果不会崩。
区别只在于,大陆方面最终能让步多少。
小林生精明至此,定是早就盘算好了这中间的腾挪空间。
价格不是关键,大陆赢得这个民心工程的口碑,小林生赢得他‘为港谋利’的声望和更低的成本,这才是根本。”
吴光正闻言也是豁然开朗:“爹地您的意思是……小林生这是借势压人,看准了大陆非应不可?”
包玉刚赞赏地点点头:“不错,而且效果已经出来了。你看报道,记者们都已经被他说服了,都觉得他是‘真心为港’,才对大陆杀价这么狠的。
这一轮,无论价格最后压下来多少,舆论上,小林生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他的手段够辣,时机抓得更准!”
吴光正也是心悦诚服地点头道:“姜还是老的辣!爹地看问题的眼光,光正还差得远。”
包玉刚微微颔首,继续道:“光正啊,好好学。这小林天望,行事每每出人意表,却又稳准狠辣。我年轻时候那份狠劲,也就不过如此了。”
另一边,霍家大宅书房。
电话铃声尖锐的响起。
霍震挺一把抓起听筒:“喂?”
电话那头传来激动的声音:“霍少!新华社那边出大新闻了!小林天望在会上要求内地建材在现有低价基础上再砍25%,双方吵得拍桌子摔烟灰缸!
小林生当场拂袖而去,被记者堵住,脸色铁青!梁威霖追下来亲口承认压价太狠!现在全港报纸都在骂小林天望‘吸血内地’!”
霍震挺闻言,只觉得一股巨大的狂喜冲到头顶!
他攥紧拳头,兴奋地对着话筒吼道:“好!干得漂亮!继续盯紧!有进一步消息立刻报我!”
猛地摔下电话,霍震挺在书房放声大笑:“哈哈哈!小林天望!你也有今天!得意忘形了吧?连大陆你都敢这么敲骨吸髓!
以为有居屋计划护体就能为所欲为?你这是自掘坟墓!”
他先是强压住立刻向父亲报喜的冲动,而是再次拨通电话,对着心腹急声道:“快!给我联络《东方日报》的马总编!告诉他,机会来了!马上出号外,标题就……唔,就叫‘居屋梦碎,小林生吸血内地触众怒’!
报道的措辞要狠!把他怎么压榨内地工人,怎么摔烟灰缸的细节都放上去!再找几个‘专家’,强调大陆不可能接受这种自杀式价格!快去办!”
放下电话,霍震挺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然后,便匆匆赶去霍氏集团总部。
他终于等到了,这么一个将小林天望狠狠踩在脚下的绝佳机会!
霍氏集团总部,霍英栋办公室
霍震挺推开门,脸上激动道:“爹地!好消息!小林天望这回算是要狠狠栽了!”
他快速将新华社门口发生的冲突、小林天望的苛刻压价、梁威霖的无奈表态以及媒体清一色的负面报道向霍英栋复述了一遍。
最后,他还加重语气地说道:“爹地!小林天望把事情彻底搞砸了!为了压成本,把主意打到大陆头上,吸血吸到骨头缝里!
大陆怎么可能受这种侮辱?合作肯定黄了!居屋计划必然烂尾!小林天望这次完了!之前捧得有多高,现在就摔得有多惨!我们正好……”
霍英栋从一开始就平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波动。
直到儿子说完,他才缓缓抬眼,摇了摇头,叹气道:“愚蠢!震挺啊!你就只看到表面这一层吗?小林天望摔烟灰缸?梁威霖追出去苦着脸说‘压价太狠’?媒体骂他‘吸血’?”
这些是谁让你看到的?是记者!但是谁在掌控现场呢?
他这场戏,是演给港岛人看的!也是做给英国人看的!更是做给大陆看的
小林天望压价是真,但他给的借口和立场——‘为港岛同胞谋福利,极致压缩成本’——谁能公然反驳?
大陆方面气不气?气!但在当前这个时局下,在这个项目牵扯的巨大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面前,为了‘港岛同胞’这个大义,内地最终必然会低头!”
霍震挺听到父亲的分析,瞬间就像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脸色唰地变得一片惨白。
霍英栋见状,也是语气沉重地说道:“震挺,好好想想。小林天望敢提25%,就必然算过大陆的底线在哪里。
这不是意气之争,是算计好的步步紧逼。你看他最终离开时的姿态,是‘果断离开’,还是‘故意留有余地的威胁’?
再听听你自己刚才转述的,他最后和梁威霖说的话是什么?
‘居屋计划要的是极致低价……你们不降……大不了我去东南亚找别的进口渠道,大陆的合作就算了!’
听见了吗?‘算了’?这两个字才是重点!是威胁,也是一个台阶!
他在给大陆施加压力,但也点明了大陆的底线,如果大陆真不降,他就真敢撕破脸去东南亚买贵的材料!
到那时舆论会怎么说?是骂小林生吸血,还是指责大陆故意卡着不给港岛同胞便利?
为了这个项目的‘大义名分’,为了居屋这个民心牌,大陆只能咽下这口气,区别是吐出来多少让利了。”
霍英栋说着背靠在椅背上,继续教导儿子道:“这小林天望……心思之深,手段之狠辣圆融,超乎想象。
震挺,好好想想吧!这才是真正的对手。你现在出去自己好好分析一下吧!”
霍震挺此刻哪里还有一点幸灾乐祸的欢喜,父亲的这一番彻底将他刚刚那自以为抓住的机会给绞得粉碎。
港督府这边,沈弼放下最新的电话简报,看向港督麦理浩,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这个结果……有些意思啊!港督阁下,您怎么看?这小林生的刀子可真的是够快的啊!但是他不是要和大陆搞好关系的么?要当我们的内应么?怎么还会故意这么搞?就不怕和大陆的关系彻底闹僵了么?”
港督麦理浩却是摆摆手说道:“这就是小林生的高明之处,大陆要的可不只是一个单纯听话的港岛富商,而是要一个有手腕,能左右港岛局势,并且获得港岛大部分民众和商人好感的大能人!”
新华社驻港分社,楼上会议室,重归寂静。
谈判桌旁,又一番激烈的争吵似乎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一个背景音。
最终双方敲定的价格折中了最初的那一番剑拔弩张,建材价格在原先基础上下降15%,而不是林火旺最初要求的25%。
烟雾尚未散尽的会议室内,气氛中却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圆满”感。
内地厂家代表们脸上虽然还有肉痛和无奈,不过眼神深处却是悄然松了一口气。
梁威霖握着小林天望的手,脸上是生意谈成后“劫后余生”的笑容:“小林生啊,下次谈价,莫要如此猛烈了,我这心脏不好,可受不了几次这样的刺激呢……”
林火旺则是带着些微胜利者傲慢的笑容,说道:“梁社长,商场如战场啊,谈价格就是在打战,慈不掌兵啊!
为了港岛普通市民的利益,我别无选择。好在……最终我们还是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双方在最终的合作协议上签下名字。
只不过,除了那降低15%的价格数字,支付条款上多了一行至关重要的备注:置地集团承诺协助内地多家参与供应的国营大厂,以市场最优渠道和成本,采购指定的先进工程机械、建材生产线关键部件及部分化工技术资料。
梁威霖看着那行字,心中也是一番波澜壮阔的心思,只不过脸上却丝毫不显。
这哪里是压价?这分明是一条突破西方技术封锁的暗道!
林火旺这表面上砍掉了15%的货款,但帮大陆节省下来的设备技术采购成本和避免的制裁风险,绝对远超那点让利!
这林火旺真的是……把算盘打得太精了,也把西方的围堵看得太透了!
实际上,如果是大陆方面出面去购买这些机械和化工技术与设备,价格至少要比林火旺用置地集团的名义购买,要贵上50%以上,有的甚至是翻着几倍价格卖给内地。这就是当时中国大陆被西方资本狩猎围剿的现状。
而置地集团是英资企业,还在港岛这样的自由贸易港,不管是进价还是税费等等,都能做到最低的价格。
同时,置地集团这边,不仅是压低15%建材的进价,甚至还能在帮大陆进口这些设备和技术上,还能再赚至少30%以上的利润,经过这样一手谋划,不仅是小林天望在港岛的声望再次提升,甚至这些建材的成本,都和白送没有区别。
大陆方面,也得到了更加实实在在的好处,建材卖出去了,换回的是更多的机械和设备。
这招暗度陈仓……高!实在是太高了!
楼下,记者们终于等到了散会的消息,再度涌上,但这次双方都没有透露太多细节,记者们得到的只是双方友好握手、互道合作成功的标准答案。
很快,两家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紧急更新了画面。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激烈交锋,置地集团小林生提出的压价要求最终获得部分妥协。知情人士透露,内地建材最终降价幅度约为15%,未能达到小林生25%的预期……”
“……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关键点披露,除了建材供应,置地方面将协和大陆方面开展其他的一些合作……”
“……置地集团发表声明:居屋计划所需建材成本得到显着优化,有助于后续工程顺利推进……”
喧闹了一整天的中环,渐渐陷入夜色。
但关于小林天望的这场强硬“表演”,关于他谈判桌上摔下的那个烟灰缸,以及那最终达成的15%的折中方案。
正通过电波和纸张,在每一个关注此事的人心中,悄然定义着新的格局和力量对比,成为一场教科书般的谈判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