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的情况对周粥来说,只是当一个故事来听的,毕竟她不是原身,无法感同身受。
周复没有选择派人来找她,让她松了一口气,好歹不用面对原身的父亲,也不用担心对方发现她变了一个人。
或许对方已经发现了,这才是对方没来找她的理由。
但那又如何呢?
他们之间的缘分,就断在这里其实也挺好的。
对于那名武将的女儿的事,周粥有几分唏嘘,但也只是庆幸原身在路上逃了出来。
否则刚穿越过来什么都不知道的她,说不定就这么死在二皇子的床上了,根本不会有后边的这回事。
至于其他的情绪,就没有更多了。
就连远在江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原身都听说过二皇子的恶行,她不相信那些将女儿送给二皇子的官员没听说过。
既然他们做出了这个选择,那他们就要承担后果,事发之后才知道后悔是没有用的。
比起这两个消息,最后那个消息才是周粥最值得关注的。
原本幸福城就已经有许多人了,若是大批流民朝着幸福城涌来,这边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多的流民,她必须在他们到来之前安排好一切才行。
周粥想了许久,忽然看见桌上各部门交上来的关于那些来幸福城考察的官员的学习情况,来了主意。
他们不是想要向幸福城学习吗?
古代有人就有生产力,这些白来的劳动力正好可以分配给这些县城去。
从年前到现在,他们的改革应该已经开始了,距离那些流民到来还有一段时间,现在将消息告知他们,足够让他们做好接受流民的准备了。
这几年他们跟在幸福城后面,粮食应该是不缺的,接收这些流民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他们都没有接受流民的经验,幸福城这边还得总结一个流程给他们送过去才行,否则他们未必会愿意配合。
想到了甩锅的方法,周粥心情很好,只不过又要忙一段时间了。
彻底与首府翻脸后,幸福城直接替代了州府的职能,只要有人来求助,幸福城来者不拒,清理匪患,疏通河道,帮扶老幼,只有没有出现的问题,没有幸福城不帮的。
幸福城在岭南的名声也越来越响,终于,有些与幸福城没有建立联系的县城的老百姓忍不住了,他们联合起来杀了县令,将县令的头颅送到了幸福城,求幸福城派人去管理他们所在的县。
周粥没想到这些人那么极端,但事已至此,也不能怎么样,只能赶紧从城里寻找合适的管理人员送过去。
可送管理人员还不够,没有足够的武力,对方镇压不了当地的恶势力,城防卫也得跟着过去。
但现有的城防卫的编制是有限的,送出去一批还得再招收一批,做完这件事还有无数件事在等着周粥干,几乎忙得停不下来,转眼就过去了几个月。
第一批从岭北来的流民已经到了,他们甚至都没有走到幸福城,就被其他的县城允诺许多条件提前带走,但还是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坚持来到了幸福城,说是投奔熟人来的,而且还准确地说出了军械处主任吴小山的名字。
后来大家才知道,带领这支队伍前来的人,正是东阳县的县令。
吴小山几年前就去拜访过对方,但对方因为放不下县里的百姓,不愿同他离开。
谁想如今,对方竟带着整个东阳县仅剩的百姓们跋山涉水来到了这里。
东阳县的情况周粥是知道的,县城自封的时候,她还让楚凌骁帮忙送了自己知道的一些卫生常识进去,对这位县令十分敬佩。
在这位县令亲自到来时,周粥并没有将他们赶走,而是在城外划分了一块地给他们,让他们暂时在那里生活。
而这位东阳县的县令,自然被周粥吸收为幸福城干部的一员,准备把他培养培养,送到其中一个县令被杀的县城去当县长,到时那些百姓自然会跟着他一起走,又能完成一件事。
二皇子自身不正,导致了京城的混乱,大皇子没有错过机会,哪怕还没有将自己占领的地盘彻底掌握,还是第一时间出兵攻打京城,双方开始了长时间的拉锯战。
这些事情并没有影响到岭南,周粥看着各个县城递上来的汇报,处理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这些年,她明明培养出了许多能人,也接收了许多有才华的人,幸福城干部的队伍越来越大,可摆在她桌面上需要她处理的事却一点不见少,反而越来越多。
她明明是想要减负的,可担子却越来越大。
那些来幸福城学习的县城的县令也不知是失了智还是怎么了,县里搞个规划想要拆迁重建这种事都要问她,她又不是管事人,但人家都问了,她也不能不回,还能顺带着让幸福城的施工队赚上一笔,于是附上了建议。
一个县城一件事,十个县城十件事,但现在与幸福城有联系的县城可不止十个,每个县城送过来的事也不止一件,因此周粥越来越忙,但岭南也因为她的忙碌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过去大家对卫生方面并不重视,人当街排泄,路上牛马的粪便到处都是,而现在,各个县城,乃至各个村镇都变得整洁起来。
还有教育方面,过去教育一直被世家大族所垄断,而现在,许多地方开设了义学,哪怕是穷人也能参加扫盲课,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去读书。
读书了就会知礼,知礼后就会和谐。
还有商业发展得尤为迅速,在周粥提出因地制宜,寻找当地特色产业的理念后,许多地方找到了挣钱的法子,大家的生活都变得富裕起来,平常日子里也能吃上肉了,更不缺粮食吃,这是大家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只有周粥还在日复一日地忙碌着,偶尔抽个时间跟外出执行任务回来的楚凌骁谈个恋爱。
又是几年过去,周粥已经二十二岁,眉眼都长开了,五官明艳,但眼神中却带着几分上位者的凌厉,手中的事务她已经处理得十分熟练,终于又恢复了正常时间上下班的日子。
她忍不住数着手指算了算,现在需要她处理的事已经越来越少了,她手下的年轻人对政务也十分娴熟了,再干两年,她就差不多可以歇息,享受生活了。
岭南现在已经大变样了,许多过去没有条件的东西也都被各地想办法弄了出来,变成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她也该出去转转了。
然而,就在这时,绿荷进屋给她披上了一件大氅,告诉她会客厅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需要她去见一面。
周粥没有当回事,随便拢了拢身上毛茸茸暖呼呼的大氅便跟着绿荷走了出去。
在会客室里,她见到了一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对方在她走进会客室的第一时间便掀开了前襟跪在地上:“臣新朝使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安!”
周粥当场愣住,看向绿荷。
我?
陛下?
我特么一直在岭南安安分分地带人种地,发展经济,谁特么的帮我称帝了啊!
还有这个新朝使臣是个什么鬼?
聊了一会儿,周粥这才搞明白,原来这个新朝则是宁朝后的新的朝代。
大皇子二皇子争了个你死我活,二皇子比大皇子更狠,险胜一筹,终于解决了这个与他争夺帝位的兄弟。
然而,就在他的登基大典上,周复突然反水,将他在台上杀死,自己也自刎于天地。
宁朝唯一两名帝位候选人身亡,其他有着皇族血统的继承人早就被大皇子和二皇子为了永绝后患弄死了,于是被这新朝的皇帝捡了个便宜。
这新朝的皇帝不知从哪学来的幸福城的这一套,在中原笼络了不少人心,最终排除万难成功上位。
他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幸福城派出使臣,并且承认岭南独立为一国的地位,就连楚家军和镇南军都不要了,全部给周粥送了过来。
当然,周粥觉得他是怕镇南军和楚家军反水,想要将麻烦丢到这边来就是了。
结束完会谈,周粥扭头就称帝一事召集大家前来开会。
可她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见大家整齐划一地站了起来,口中高喊:“吾皇万安。”
看这动作,他们显然已经排练很长时间了。
周粥眼前一黑,她只感觉自己前途无亮。
特么的,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