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这样,你不要指望权贵阶层,能够为了放弃自己的利益,而维护整个王朝的利益,如果能这么干的话,历史上所有的王朝就都不会灭亡!)
(对,尤其是明朝,那简直太明显了。皇帝都穷成了那样,大臣们却富得流油,人家都攻打到了京城,他们却还不愿意出钱,真就是死要钱的典范!)
(管仲的能力那是没得说,但管仲的立场真就是没站在齐国这一边。人家管仲姓姬又不姓姜,帮姬姓诸侯国,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谁叫齐国人的眼睛都是瞎的,自己就傻傻分不清,管仲的制度到底对谁好对谁不好,活该被人家卖了!)
……
春秋,
齐桓公回头呆呆的盯着管仲看了很久。
天幕的解说之后,他如果还不明白管仲的立场,那他就不叫傻了,就成了低能儿,
吕小白不可置信的问着管仲:
“这上面说的都是真的吗?你难道真的不是在帮孤而是在害孤吗?”
管仲一脸委屈啊。
他向齐桓公解释到:
“如果我管仲真是为了坑害齐国,那么世人为什么都会认为我在帮助齐国呢?”
“难道天下人都是错的吗?”
“难道古往今来的人都不知道内情吗?”
几句话就把吕小白给安抚好了,毕竟他的水平也就这样了。
指望他看出政策的好坏,真是难为他了。
但安抚好了吕小白,不代表安抚好了鲍叔牙。
鲍叔牙看向管仲的目光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友情,他用带着陌生和审视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管仲。
管仲明白鲍叔牙的想法,他只给了鲍叔牙一个如同往日的温和笑容。
“我知道在我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候,一直是你不离不弃的信任我,给我帮助和关怀,就算你不相信我,你也应该相信自己的眼光吧!”
对呀!
鲍叔牙扪心自问,如果他所支持和帮助的管仲跟他认知中的截然相反,那岂不是代表他鲍叔牙的眼睛也是瞎的吗?
这都是沉没成本啊!
而他鲍叔牙的沉没成本才是最大的!
所以此刻鲍叔牙虽然已经意识到了,管仲可能立场出现了问题。
但他心里面却永远不想承认这个问题,这就是沉没成本对判断的影响。
也叫沉没成本效应。
…………
大隋,
杨广得意的就要赋诗一首,给他的兄长和李纲两人庆祝一下。
最让李刚和杨勇生气的是,人家还真的吟出了一首好诗来。
这他娘的到哪说理去?
杨勇已经急得嘴角冒泡了,他催促着李刚赶快想办法,再不想办法的话,不光他的太子之位可能不太稳当。
就连李纲你的口碑都塌了呀!
李纲也是豁出了老命,赌上了自己的名节和信誉。
他对着独孤迦罗和隋文帝行礼说到:
“两位圣人!对于管仲到底是何立场,咱们不能从一件事情就给他定死了,正所谓偏听为暗,兼听则明。”
“咱们得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管仲到底是在帮助齐国强大,还是在帮助姬姓诸侯!”
对对对!
独孤迦罗点点头,一个正确的理论和事情,是永远不害怕别人去反复探究真相的。
只有那些被包装起来的,被虚构起来的,才会害怕别人去谈论,去讨论,去深度分析和质疑。
独孤迦罗一抬手:
“那么就请太傅给咱们说一说你的高见!”
李刚在脑子里面一搜索,一下就锁定了一个方向,他捻着胡须轻轻地吐出了几个字:
“盐铁专营!”
这几个字一出来,杨勇就瞬间会抢答了:
“老师说的没错,齐国之所以强大,就在于齐国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一个制度,就是盐铁专营,也叫官山海!”
“而这个政策才让齐国国富民强,他藏富于民,使齐国的国力暴增。”
“我就不相信,这个也能说成是错的?”
是不是错的,咱们试一试就知道了呗!
杨广热心的把这个问题发到了弹幕中,毕竟属于历史上最有钱的皇帝,主打一个不差钱。
他把弹幕拉满了各种夸张的特效,生怕别人看不见。
…………
(终于有人说到了盐铁专营,其实我对管仲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个,我看到很多视频博主都对这个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但我怎么越听越迷糊呢?)
(兄弟,你这都能听迷糊,可见你是九漏鱼,盐铁专营肯定是对的呀!古往今来,都把他夸成了花。)
(放屁!明明是错的,你不知道盐铁专营,是与民争利吗?古代所有人都在喷的!)
(我去,到底怎么回事?难道我们被信息茧房给框住了吗?怎么一拨人说好一拨人说坏呢?)
(这他娘是个怎么回事?博主赶快出来解释一下!)
陈勇嘴里叼着棒棒糖,笑眯眯地看着这些人。
等他们讨论充分了,彼此之间阵营确定了,吵到没办法说服对方了。
陈勇才把自己制作好的视频点击发送出去。
【是不是你们都非常奇怪,为什么一些人笃信盐铁专营是好的政策,一拨人又笃信盐铁专营是坏的政策呢?】
【因为在古代儒家就是这么干的!】
【同一个政策放在了不同皇帝身上,一个是使劲的吹,一个是使劲的骂。】
【同样的,很多营销号也是这么干的,因为他们的观点,就是引用了古代名人的评价,他们只能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
【那么骂的这个人是谁呢?】
【当然就是咱们大名鼎鼎的汉武帝了。】
【你可以查一下,汉武帝时期对于盐铁令,也就是盐铁专营政策的评价,评价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国家财政好不好,一部分是对百姓好不好?】
【对国家财政这部分啊,这个是完全没得黑的,所以呢,这一方面是大部分是正面的评价,说这个政策让国家财税增加。】
【但儒家主喷的对象就是:盐铁令,盐铁专营,到底对百姓好不好,对于底层好不好?】
【那么对于汉武帝的盐铁令,对于汉武帝盐铁专营的评价,儒家的评价就是疯狂的骂汉武帝。】
【说,汉武帝的盐铁专营是与民争利!】
【如果你们去看对于管仲的评价,儒家就是另一副嘴脸了。】
【同样是对底层百姓好不好?】
【那儒家是各种夸,夸他藏富于民,夸他民富国强。】
【你是不是就感觉到很奇怪?】
【为什么对于同一个政策对于同样的阶层,儒家的评价会是如此的两极分化呢?】
【你如果去问营销号,营销号给你就开始胡编乱造。】
【因为他们根本不清楚儒家为什么要这么干!完全就是照抄儒家史书的名人评论,谁谁谁这么说过,谁谁谁又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结论就是按照谁谁谁的观点。】
【但我今天可以告诉你,你只要知道儒家代表了谁的利益,其实你就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
【儒家之所以这么干,你就要怀疑管仲的盐铁令,跟汉武帝的盐铁令,到底是不是一个盐铁令!】
【不要以为都叫盐铁令,不要以为都是盐铁专营,不要以为都可以叫做官山海。】
【不要以为政策的内容一样,这种政策他施行的结果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是不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我去我去,竟然还是这样?tnd我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呢?原来他们黑我们大汉是这么黑的?【气抖冷】)
(虽然我也不太喜欢汉武帝,我比较喜欢的是汉文帝,但怎么说呢?你不能一边说汉武帝的盐铁专营是错的,他把百姓搞得十室九空,一边又说管仲的盐铁令是藏富于民,这tnd不就是双标吗?【下头】【竖中指】【呕吐】)
(谁给你说双标了,你没听博主说吗?一个政策在不同的时代,它就可能造成不同的后果,也许就是因为在管仲时期是善政,在汉武帝时期就成了恶政呢?)
(我就呵了个呵,如果真在汉武帝时期是恶政的话,身为权贵利益代言人的儒家会死命的骂吗?长脑子想一想吧。)
(我也有种感觉,儒家的观点会不会反过来看才是正确答案呢?)
(兄弟你可能直接就真相了!)
…………
大隋,
杨广挑着眉,笑盈盈的问:
“太傅,你怎么看呢?”
“貌似你们对汉武帝和管仲的评价,是完全的两极分化呀!”
“你就给我们说一说,你们这些儒家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你们凭什么认为,汉武帝用了这个盐铁专营之后他就是与民争利?”
“而管仲用了之后就叫做藏富于民呢?”
“对了,他们评价管仲怎么说来着?”
杨广挠着脑袋。
旁边的独孤迦罗给儿子补充道:
“让你多看点书,你就是不看。”
“他们说的是管仲【富国而不扰民】,其政策是通过了【寓税于价】【官民分利】,让底层富裕起来了。”
“儒家把管仲的政策夸到了天上有地下无,古往今来第一大善政,是让利于民的典型。”
“你也是不认真的。”
独孤迦罗一顿数落,杨广虚心接受,完全满足了老娘教训儿子的成就感。
你说杨广不懂吗?
杨广怎么可能不懂?
他就是主修这个的,他就是要让老娘有那好为人师的种情绪价值。
隋文帝杨坚把这一切看在了眼里,叹了口气,就杨广这样的儿子,要能力有能力,还会拍马屁,就问你能不喜欢吗?
再看看杨勇,他竟然都不愿意委屈一下自己,哄一哄自己的父母,
明知道你娘非常看重女性的地位,你哪怕演一演,对你的正妻好一点,你娘也不会这么针对你,打压你。
这纯粹就是你自找的呀!
感慨一番之后,隋文帝杨坚就盯着李纲问:
“太傅,你就说说你们儒家的评判标准吧,不能你们说啥就是啥呀!”
李纲此刻额头冒汗,他们评价管仲的盐铁专营,和评价汉武帝的盐铁专营,可是完全相反的。
为什么会完全相反呢?
其实李纲心里门清,但是这个理由他不敢说,说出来一定会被人喷成狗的。
…………
大汉,
汉武帝勃然大怒。
把龙案上的竹简被全部砸在了地上。
“好好好,没想到儒家门徒竟然如此无耻。”
“他们想要骂人都骂出了花来!”
“这是没有地方骂朕了,也要找出理由是吧!”
桑弘羊,司马迁也是脸色阴沉。
桑弘羊才是大汉盐铁令真正的制定者。
司马迁则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
他们一个跟着汉武帝一起创造了这个时代,一个则是记录了这个时代。
后世的儒家竟然如此贬低这个时代,如此的否定汉武的成就。
那岂不是在怀疑他们的能力,甚至怀疑他们在真实记录历史时弄虚作假。
这无论是对桑弘羊还是对司马迁都是一种侮辱。
尤其是司马迁,他在心里狂骂:
“你也不看看,历史中这么多的史官,哪一个敢像我一样说实话?”
全都在弄虚作假。
最后你们还觉得我记录的有问题。
你们为了吹自己所捧起的明君圣主,怕是已经魔怔了吧!
司马迁直接伸手问汉武帝要钱,然后他要发弹幕质问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汉武帝很无语,你身为一个官吏,你穷成这样,你真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经济能力了。
但汉武帝还是把钱给了,毕竟汉武帝也是不差钱的主!
…………
(博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现在总算知道了,为什么很多营销号在讲历史的时候,会左右脑互搏,因为,他们完全就是在照搬历史上的评价。)
(那么真实的历史中,这两个人,也就是管仲和汉武帝,他们到底谁才是对百姓好,谁才是对百姓不好呢?)
这还用问吗?
陈勇把棒棒糖放在了桌子上,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狂敲着。
【咱们都说了,儒家是代表了权贵和食利阶层的利益。】
【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统治阶层的代言人。】
【那么统治阶层的代言人,他们所有的言行举止学术观点,必定是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
【因此你要看他们对百姓好不好,只需要把他们的言论和评价反着看就行了。】
【不一定100%正确,但百分之七八十正确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涉及到了,把利益导向贵族,还是导向底层的问题上,基本是一试一个准。】
【而这一次对于管仲盐铁专营,和汉武帝盐铁专营的评价,就属于百分之七八十正确的内容。】
【也就是说,其实真正对百姓好的是汉武帝,他才叫真的藏富于民!】
【而出了问题的恰恰是儒家吹捧的管仲,别看管仲是盐铁专音的发明者,但是,他真的不是为了让齐国强大。】
【后世儒家中那是绝对有高人的,不要以为儒家都是一群食古不化的人,尤其是那些世家门阀的阀主,他们可是精通百家之学。】
【他们早就发现了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令,和管仲时期的盐铁令,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别。】
【】所以他们要拥护对自己好的人,怒骂对自己不好的人。】
【也就是说同样的盐铁令,同样是盐铁专营。】
【汉武帝用的是善政!】
【管仲在齐国施行就是与民争利了,是恶政。】
..........
pS:
下一章,给你们对比一下汉武帝的盐铁专营,和管仲的盐铁专营的区别。
从多视角,看一看,一个政策在两个人手中,到底可以如何乾坤颠倒。
也给汉武帝正名一下,他不是儒家说的子虐民,相反的,是爱民护民的典型,因为他让百姓少交了赋税。
到底减税了多少,是一个你们无法想象的力度。
四千字大章,求一波催更,免费的为爱发电,这几章可是精华啊,大家多支持一下,查了不少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