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铭回到史丹福后,又重新开始了实验室的牛马生活。
亚历山大给的装备清单,他给陆君武发了一份,让他们自己考虑哪些能用得上,到时候一次性装一船回来。
顺便,他也给潘帕斯的拉米也发了一份。
毕竟清单里有米29这种性能还算不错的战机,也有S200改进型这种较为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
现代级驱逐舰对潘帕斯来说也很不错,只是交易起来很麻烦。
让他自行抉择吧。
。。。。。。
眨眼间,又过去了三个月。
实验室的研究进行得很顺利,尽管李世铭刻意低调,但慧眼如炬的卡塞维奇还是发现了他这块金子。
李世铭也是没办法,想要接触到实验室的核心数据,就必须得到导师的首肯。
想让导师看重自己,就必须拿出实力。
所以,在卡塞维奇让一众学生设计一个验证实验的作业中,李世铭一不小心,用力过猛。
直接把所有人都秒了。
就连早他一年多加入导师麾下的师兄师姐都望尘莫及。
卡塞维奇教授想收他当关门弟子,但被李世铭婉拒了。
李世铭只能不装了,直接摊牌,他家里还有千亿资产等着他继承,他加入项目只是父亲对他的一次试炼,完成这个项目,就要回家继承家业。
知道“真相”的卡塞维奇教授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
不过这样也好,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实验室的核心成员,知道他完成这个项目就要从此淡出,师兄师弟们也对他没了嫉妒之心,真正的全力配合,打成一片。
李世铭在小小的实验室里,一时风头无两。
不知道是李世铭这只小蝴蝶煽动翅膀改变了世界,还是原有的历史时间线上真有其事。
卡塞维奇教授的原子干涉仪研究项目和史蒂夫·楚教授的激光冷原子研究项目双双都被洛马公司相中。
将其整合到同一个新型原子钟研发项目,旨在利用新技术开发精度为1 x 10?1?的军民两用铯束原子钟。
这对李世铭来说,绝对算不上一个好消息。
实验室将得到大笔资金投入,能购置大批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还能接触先关行业更前沿的技术。
但相应的,项目受关注的程度也会大幅提升,保密措施也将更加严格。
继续留在实验室,和洛马这种军工复合体签保密协议是肯定的,李世铭作为实验室核心成员,甚至可以直接拿到入职洛马的oFFER。
可这不是李世铭要的,他又不是来当科技间谍的,只是想借实验室而已。
思虑再三,李世铭谢绝了卡塞维奇的一再挽留,让其将自己从实验室成员名单上划掉。
他将以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做基础,在年内向卡塞维奇教授提交毕业论文。
卡塞维奇教授虽然对李世铭的选择表示遗憾,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李世铭忙忙碌碌半年时间的实验室牛马生涯,就这样戛然而止。
无事一身轻,刚好又碰上了史丹福的超长暑假。
从六月底到九月初这段时间,按照惯例,史丹福的学生可以选择实习或者社会实践,又或者干脆放飞自我去旅行。
李世铭很久没跟杨远以及大卫聚一聚了。
平时大家各有各忙,李世铭只在想起他们的时候才会让樊栋梁送点外卖到秘密基地去。
杨远和大卫的网站现在已经正式上线了。
租用的是史丹福校内的网络服务器,租金还是学校减免一部分,李世铭资助一部分。
网站一开始便在附近几所大学的学生教授之中颇受欢迎。
随着鹰国进一步加大互联网商业化进程。
网站在全美高校圈子里的名气越来越大。
随着访问量剧增,现在杨远和大卫两人面临着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以后的路怎么走。
在鹰国,具有商业头脑的大有人在。
很快就有人找上了两人,提出以20万刀的价格收购这个网站。
20万刀,在这个时期,对于两个尚未毕业的博士生来说,绝对不算一笔小钱。
或许没有李世铭的出现,故事就会按原来的轨迹发展。
两人拒绝这个收购申请,继续更新运营网站,然后缓慢开始商业化。
最后等来天使投资人,拿到天使投资,招聘人员扩大网站。
再然后被大资本相中,开始多轮融资,慢慢做大。
直至Ipo上市,创造互联网发展初期的Ipo神话,网站估值膨胀上万倍。
最后急流勇退,卖盘走人,实现财富自由。
然而,故事肯定不可能这样发展。
区区20万刀乐,杨远和大卫觉得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他们。
好歹也是跟着史丹福第一土豪LEE SAImAN 见过世面的,区区二十万就想收购有李大土豪参与的项目,你看不起谁?
两人乘着李世铭回港岛之前,找到他商量。
网站的主要工作都是两人在做,李世铭后期加入只是偶尔出了出主意,然后提供了工作场地。
虽然没有明确的权利划分,但杨远和大卫两人比较厚道,准备把他算成初创合伙人之一。
三人相识的过程,确实是巧合,但与他们深入交往,李世铭也确实是刻意为之,动机不纯。
现在走到这一步,李世铭内心也在纠结。
是适当参与在其中分一杯羹足矣,还是深度参与,将雅狐打造成一个网络世界的超级巨无霸。
历史上的雅狐创造百亿市值的神话后,基本就是一路在走下坡路,错过了往后的N个风口,逐渐被谷狗等后来者超越,直至式微。
雅狐这类门户网站,在互联网初期,确实作用巨大。
但其成功最为依仗的不是核心技术,而是先发优势。
不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落伍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李世铭从它刚诞生,就基本上看到了他的结局。
他深知世界不可能永远按原来的轨迹发展,雅狐的未来还是充满太多不确定性。
或许它能一路做大,或许在某个时间节点杀出个雅狼雅鹿将其替代。
最后,他还是决定分一杯羹就好。
他拿出400万刀乐,让两人着手成立公司,进行商业化。
同时也确立了股权结构。
李世铭40%,杨远和大卫各30%。
公司的决策权由两人共同掌管,他只保留建议权。
后续公司如果继续接受融资,是否跟投,视具体情况而定。
这相当于李世铭只是充当了天使投资人。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毕竟朋友一场,李世铭真金白银拿400万,并不算占两人的便宜。
其实李世铭完全有理由可以拿更多,甚至完全拿到公司的控制权。
但他这么做,属于千金买马骨,是收两人的心。
如果雅狐发展顺利,后面肯定还会有多轮融资。
他可以选择一直跟投,保持占股比例,而杨远和大卫的股权占比则会一直被稀释。
相当于他往后有很多机会利用创始人加大股东的身份,拿到公司的控制权,筹码很多,只看他想不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