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结识小戈尔只是一个巧合,也可以说是李世铭的一个失误。
他能记得美乐宗二代目克林顿,怎么可能记得住他身边的吉祥物戈尔?
更不可能知道他的狐朋狗友里有一个是戈尔的儿子。
他龙腾科技继承人的身份本来就瞒不住,但与成为副总统儿子的亲密朋友受到的关注度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吸哎诶、佛博勒、国土安全局这些强力部门统统得把他查一遍。
如果现在跟小戈尔做切割,未免太过着相,恐怕要适得其反。
现在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应该是最佳选择。
或许操作得当,这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李世铭做事一向小心谨慎,有时候甚至苟得给穿越大军丢人。
他并不怕调查,他相信吸哎诶即使查得深入一点也查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他从小就在跟mI5打交道,可能他父亲李柏翘现在还在mI5的重点关注名单里。
但那又怎么样?
吸哎诶和mI5再牛叉,在港岛的眼线也不可能多过安义社。
龙腾科技的安全保密措施,最初就是奔着最高级别去的。
可以说,凡是他们能查到的东西,都是李世铭摆在明面上,愿意让他们知道的。
撕破脸皮的话,李世铭联合周局的力量,甚至有能力将吸哎诶和mI5在港岛的力量连根拔起。
在港岛,他绝对有这个自信。
他这次来鹰国,并不是来烧他家航母的。
一艘两艘航母的损失,对如日中天的鹰国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最多也就是损失些钱财,外加让霉菌丢丢面子。
实际上还会给军工复合体增加订单。
趁着互联网兴起的东风,悄无声息地投资科技初创企业,从这块大蛋糕里分一杯羹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将他手中的百亿资金,变成千亿甚至数千亿。
这种机会,有且只有鹰国存在。
这波韭菜李世铭不割,简直天理难容。
李世铭购入股票都是以开曼群岛的离岸基金机构的名义买入,只有水果的股份是在其个人名下。
水果是他准备长期持有的,而其他所有的股票,他早就做好了随时提桶跑路的准备。
离岸机构是以前炒卖石油期货时设立的,三年下来,已经运作得十分成熟。
这笔资金已经不容易追溯。
他的钱随时准备要从鹰国撤出的,一开始资金的运行模式和流转套路就要设好。
不然一个搞不好就会因为税务问题被IRS全球通缉,那就不好玩了。
。。。。。。
一星期之后,李世铭收到通知,卡塞维奇教授愿意给他一个面试的机会,让他下周一下午去实验室见卡塞维奇教授。
有面试的机会,对李世铭来说这事基本上就稳了。
卡塞维奇教授很年轻,今年不过三十四岁,师从着名的学界大牛史蒂夫·楚,主要研究方向是冷干涉仪。
史蒂夫·楚这位科学家李世铭有映象,好像后来还得过诺奖,主要是搞激光冷却的。
自己一不小心就快要成为诺奖得主的徒孙了。
果然,平台很重要。
其实以李世铭的科学素养,如果潜心去搞科研写论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放弃当文抄公的道德包袱。
诺奖这种东西,弄个十个八个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很多需要耗费巨量资金,大把时间收集实验数据的东西,他直接就知道结论。
只需要设计一个正确的实验路线去论证或者反向证明就可以。
只是这种事对他来说意义不大。
尽管信心满满,李世铭还是做了精心准备前去参加面试。
卡塞维奇教授是去年加入史丹福,他的实验室刚刚筹建完成,这次是第二次招收研究生。
前来参见面试的学生有三十多位,而教授只录取其中四个。
所谓狮子博兔亦用全力,李世铭也怕阴沟里翻船。
卡塞维奇教授对他的映象很好,收下了他这名学生,并且将他分配到了实验组。
这个他现在没得选,只能接受安排。
从此,李世铭的生活变得规律且忙碌起来。
每周有四五天时间在实验室里忙碌,有时候因为实验的特殊性,还需要通宵守着实验设备等待记录实验结果。
过年的时候,实验室正忙着,他一个新人也没好意思开口请假,也就没有选择回港岛。
好在他的老婆仔吴诗雅心疼他,特意飞过来陪了他几天。
吴诗雅走后,朱迪来鹰国出差,也特意到史丹福来探班。
这个年,李世铭过得也不算多苦闷。
三月初,黄韧汛和克里斯、柯蒂斯三人带着一份计划书过来找李世铭。
他们的公司筹建计划已经做好了,人员也联系得差不多,甚至连办公场地都看好了。
在实验室不远的校园咖啡馆里,李世铭就穿着一身实验室的白大褂见了三人。
他这副装扮在这里也不稀奇,咖啡馆里也不只他一个人是这种打扮。
只是让黄韧汛三人震惊这个超级富二代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去实验室当牛马。
李世铭大致浏览了一下他们的计划书,最后着重看了一眼股权划分部分。
这间公司的名字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英威达”,注册资本200万刀乐。
他们已经找另外一个天使投资人筹集了50万刀乐。
他们三人中,黄韧汛夫妇出资20万刀乐,柯蒂斯15万刀乐、克里斯15万刀乐。
剩下还有100万刀乐,希望由李世铭投资。
至于股权分配,他们三人要求持有公司一半股权。
相当于李世铭出资100万刀乐,能够占近30%的股份。
说实话,稍微有一点过分。
这家初创公司毛专利,毛产品。毛技术的都还没有。
等于是他们四个人刷脸就要多占价值100万刀乐的股份。
不过既然他们能说服另一位天使投资人,李世铭也没打算和他们计较这三瓜俩枣的。
没多想,李世铭便同意了。
同时他还提出让黄韧汛将占股比例提高到26%,将他自己的股份降到25%。
他仍然出资100万刀乐,其中20万算是他私人借给黄韧汛的。
理由很简单,公司总得有个全权话事人。
目前这个阶段,连他持有的25%股份的决策权,也交给黄韧汛。
黄韧汛三人欢天喜地,这样一来等于是他们三人握有公司的决策权。
而且从李世铭对黄韧汛的支持度来看,以后即使公司发展壮大,有李世铭这位大金主的存在,他们肯定将一直牢牢掌控公司的话语权。
其实只有李世铭知道,他做的才是真正一本万利的生意。
英威达就算达不到后世的高度,他损失的不过是区区一百万刀乐。
万一,黄韧汛做到了呢?
就算后面还有多轮的融资,他的股权被不断稀释。
这一百万,很可能在三十年后变成100亿,1000亿,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