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另一张热成像图上,那个深埋地底的“孵化器”,原本稳定而炽热的红色核心,边缘处,出现了一丝丝极不协调的,代表着低温的蓝色。
那蓝色,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内侵蚀。
“我的上帝……”凯瑟pnh喃喃自语,她指着屏幕上一组刚刚爆出的数据,“就在刚才,我们监测到目标区域地下五公里处,发生了一次4.2级的微型地震。震源,就是那条被盗用的地脉!”
“热胀冷缩,”叶远端起香槟,喝了一口,仿佛在评论一道初中物理题,“当滚烫的玻璃杯,遇到冰水,会怎么样?”
凯瑟琳的瞳孔猛地一缩。
她终于明白了。
叶远根本不是要用水去“淹没”那个基地。
他是要利用那条被朱利安·索恩当成能量吸管的地脉,当成一根导管。一根,将极度的“冷”,直接灌注到极度的“热”之中的导管!
被加热到临界状态的地脉岩层,在遭遇了数百万升冰冷河水的瞬间,发生了剧烈的,不均匀的物理收缩。
*这种收缩,直接导致了岩层的脆裂和崩塌!
朱利安·索恩的地下基地,固若金汤,能抵御钻的炸弹。但他脚下的地基,被他自己,亲手掏空了。
“轰——”
指挥室里,扬声器中传来一声沉闷的,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巨响。
那张巨大的热成像图上,代表着“孵化器”的红色能量核心,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猛地向内一瘪!
无数道代表着能量泄露的裂痕,从核心处蔓延开来。
整个基地的能量供应系统,在这一瞬间,彻底瘫痪。
“‘秃鹫’!”唐宛如站起身,脸上的慵懒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属于女王的,冰冷与决断。
“行动。”
屏幕上,十几道装备着最顶尖单兵作战系统的黑影,如同鬼魅一般,从通风管道悄无声息地滑入那片陷入黑暗与混乱的地下王国。
一场,来自古典物理学对未来科技的,降维打击,正式开始。
唐宛如没有再看屏幕。
她转过身,重新坐回叶远身边,拿起那瓶库克黑钻,亲自为他,也为自己,斟满了酒。
她举起杯,杯中金色的液体,在水晶灯下,晃动着迷人的光泽。
“我以前觉得,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她看着叶远,那双明亮的眸子里,映着他的倒影。
“现在我发现,看你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解决那些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这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
叶远与她轻轻碰杯。
叮。
一声清脆的声响,像是为这场荒诞而华丽的胜利,奏响了终章。
凌晨四点。
伦敦的天空,还沉浸在黎明前最深沉的墨蓝色里。
贝尔格莱维亚的别墅内,却亮如白昼。
“秃鹫”小队的行动报告,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巨大的屏幕上。没有激烈的交火,没有惨烈的抵抗。当基地的能源系统被釜底抽薪,陷入彻底的瘫痪时,这场突袭就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清剿。
朱利安·索恩,那个妄图扮演上帝的男人,被发现时,正赤身裸体地浸泡在一个巨大的,充满了淡绿色营养液的玻璃容器中。数十根粗细不一的导管,连接着他的身体和容器壁,像一根根诡异的脐带。
他闭着眼,表情安详,仿佛一个正在母亲子宫里沉睡的,尚未成形的婴儿。
“他似乎在进行某种……深层次的身体改造。”凯瑟琳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无法理解的困惑,“如果再晚一步,我们找到的,可能就不是他了。”
屏幕上,索恩被特战队员从营养液中粗暴地捞起,瘫软的身体上,皮肤呈现出一种非人的惨白,肌肉的纹理和骨骼的结构,似乎都在向着某种更高效、更强悍的形态,发生着细微的扭曲。
叶远看着屏幕,眼神平静。
“把他和他那个‘孵化器’,一起打包,送给女王。”他淡淡地吩咐,“就当是,这次委托的,一份附赠的战利品。”
唐宛如挥了挥手,示意凯瑟琳去执行。指挥室里的人,潮水般退去。
她走到叶远身边,将一杯温热的牛奶,塞进他手里。
“不打算亲自审他吗?他或许知道很多关于那些‘幽灵’的秘密。”
“没必要。”叶远喝了一口牛奶,“猎物的作用,是引出它身后的猎人。现在,猎物已经伤痕累累地躺在陷阱里,我们只需要安静地等着,看那个猎人,会不会为了他的猎犬,亲自走下山来。”
唐宛如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听叶远用这些奇奇怪怪的比喻,来解释那些复杂而危险的局势。那让她觉得,一切都尽在掌握。
“好了,正事忙完。”她忽然伸了个懒腰,纯白色的真丝睡袍,勾勒出惊心动魄的曲线,“去睡觉。”
……
第二天,当叶远醒来时,已经是伦敦时间的中午。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铺开一片温暖的金色。唐宛如已经不在身边。床头柜上,放着一套叠放整齐的,崭新的衣服。
不是西装。
而是一套,由杰尼亚旗下最顶级的Sumisu ra全手工定制的,羊绒与真丝混纺的休闲套装。面料柔软得像云朵,颜色是那种,只有在苏格兰高地的晨雾中才能见到的,浅灰色。旁边,还配了一双tod's的,同样是手工制作的,小牛皮豆豆鞋。
叶远换上衣服,走下楼。
唐宛如正坐在餐厅里,一边翻看着一份来自中东的石油期货报告,一边用小银叉,慢条斯理地吃着一份,由米其林三星主厨,现场制作的,松露炒蛋。
看到叶远下来,她放下报告,对他招了招手。
“快来尝尝,刚从阿尔巴空运来的白松露,配上五十二度的温泉蛋,味道还不错。”
叶远坐到她对面,看着面前这份,光是原材料成本,就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奋斗一年的早餐,有些无奈。
“我其实,更想吃一碗豆浆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