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华想了想,对杨泉道:\"杨大伯,我可以给你们杨家湾的人卖粮食,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杨泉闻言,激动的道:\"和小石村一样,我不允许杨家湾出现饿死女人和女娃的情况,如果谁家因为偏心不给女人和女娃们吃饭,我就取消他家的购买资格。\"
杨泉闻言,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他作为一个活了几十年的人,太清楚农村里重男轻女有多么严重了,要做到蒙小华的要求,就算他亲自出面都不行。
杨泉为难的道:\"华儿,你看能不能换个条件,这个灾年不能饿死人,根本做不到啊。\"
这一次,蒙小华却没有半点退步,坚决的道:\"杨大伯,你们总说女儿不如男,但是,你也看到了,我蒙小华不如男子吗?再说了,没有了女娃,以后谁来生孩子,全靠男人们吗?\"
杨泉闻言一怔,随即狠狠的点头道:好,我答应你,要是杨家湾有人不给女娃和女人吃饭,我亲自出面收拾他们。\"
蒙小华摇摇头道:\"杨大伯,不是哦我信不过你,但是这件事是我的底线,容不得半点作假,你如果想要我卖粮给你们杨家湾,我会派人去统计你们杨家湾各家各户的人口情况。\"
\"为了保证女人和女娃们能吃到饭,我会不定时派人去杨家湾查看情况,一旦被我发现有虐待女人的情况,绝不留情。\"
杨泉听了蒙小华的话,并没有立即答应,而是陷入了沉默。
半晌,杨泉咬咬牙道:\"行,我答应了,我一定尽力做到答应你的事,并且配合你派去的人。\"
蒙小华满意的点点头,笑着道:\"杨大伯,我想了想,以后你们杨家湾,可以按照每天每人三两的定量来我家的杂货铺购买粮食。\"
杨泉惊喜的道:\"三两!这么多!\"
随即,他面上的惊喜收敛担忧的道:\"华儿,你把小石村的配量给我们三两,小石村的人怎么办?\"
蒙小华笑笑道:\"你放心,我给你的三两配额,不占用小石村的限额。\"
杨泉再次惊喜的道:\"好好好!不占用小石村的那就好!\"
蒙小华见杨泉顷刻之间情绪连续变化了几回,决定再给他一个惊喜:\"杨大伯,官府征收赋税,你们村的人应该也没什么存银了吧?\"
杨泉闻言忍不住叹气道:\"是啊,今年开春以后,官府收的税一下子多了七八成,村里人的家底都被掏空了,我说实话,虽然你答应了卖粮食给我们村,但是恐怕村里没几个人家里有银子来卖粮,我只是帮村里的人争取一条活路罢了。唉……\"
蒙小华笑着道:\"杨大伯,看在你一心为村里人着想的份上,我给你一个出个主意。\"
杨泉惊喜的道:\"华儿,你有什么主意,你说,我一定按你说的办。\"
蒙小华点头道:\"杨大伯,你回去以后,让村里的人上山去采一些草药,具体的药草品类,你可以问国伯,我这里收购草药,到时候我按照给小石村的人一样的价格收购你们的药材,这样,杨家湾的人不仅有钱再我这里买粮,说不定还能去其他地方买粮。\"
杨泉却摇头道:\"华儿,你不是不知道外面的粮食价格涨得有多厉害,唯有你愿意低价卖粮食给我们,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我也不会厚着老脸来求你。\"
蒙小华心下了然。
这段时间,她一心在管理自己的产业,倒是对外界少了关注。
但想想也知道,兵荒马乱的世道,又遇上旱灾,粮食价格还不涨得飞起。
想到这里,蒙小华道:\"杨大伯,有句话我要说在前面,若是粮食价格再涨,我卖粮的价格也要跟着涨一些,否则,我就要赔钱了。\"
杨泉却不以为意道:\"华儿,我明白的,你卖粮食的价格已经是极低的了,我们要是再贪心,就太不知道好歹了。\"
蒙小华点头道:\"杨大伯你能理解就好,既然事情已经说定了,我这就安排人去你们杨家湾统计人口,也好提前储备粮食。\"
杨泉忙不迭的应道:\"好好好,等你的人准备好,我马上就带他回去。\"
蒙小华将徐大柱和秀云叫来,让他们去一趟杨家湾,统计杨家湾每家每户的人口。
她还特意当着杨泉的面叮嘱二人,将每家的女眷情况列举清楚,日后要重点查验。
由此,杨泉心里对督促村民善待家里的女眷更上心了几分。
甚至,他已经在心里默默的列了一个名单,准备去这些人家里好好的警告一番,免得日后犯了蒙小华的忌讳,导致一家人都没饭吃。
杨家湾的事情定下来,蒋才国将杨泉送走,自己回到地里忙开了。
没几天,苏家村、李家村等小石村附近的村子也一一找上了蒋才国。
蒋才国索性也不为难他们,直接将各个村的村长带到了蒙小华的面前。
蒙小华给他们提了同样的要求。
只要对方答应了她的条件,她都给了每人每天三两的定量。
当然,她也派了家里的下人去各个村统计人口情况和女眷的情况。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天上依然艳阳高照。
小溪里早已没了水,稻田里裂开了一指宽的口子,秧苗叶片低垂,只剩下中间的两片叶子青绿,其余叶片奄奄一息的低垂着,仿佛表面蒙上了一层灰。
眼看着溪水彻底干涸,小石村的人也慌了。
要不是他们还能在杂货铺换购每日定额的粮食,他们早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段日子,蒙小华却在忙另外一件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她在小溪中相对比较宽的位置,选了几个地方,带着蒙家的下人在小溪中挖坑。
经过几天辛苦的挖掘,泥坑的深度达到了一丈多,宽度也在两丈左右。
挖好一个坑,蒙小华将大部分人抽调去挖另外的坑,只留下三四个人往泥坑的周围打齐边沿的木桩子,将泥坑周围紧紧的围起来。
到这时,村里人才惊奇的发现,他们认为早就没了水的小溪里,挖出来的坑里居然慢慢的蓄上了水。
即便头一天将坑里的水舀去浇了庄稼,第二天又能蓄上两三尺深的水。
长宽足够两丈的坑里,两三尺深的水可不少了。
村里人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
先前村里划分的互助合作小组再次发挥了作用。
小组里的壮劳力们扛上锄头和锹,开始在小溪里埋头苦干,学着蒙小华的样子挖坑。
整条小溪前所未有的热闹。
尤其是早上的时候,几乎全村的人都聚集到了小溪里挖坑。
每当一个坑开始蓄水,人群中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小石村的动静,当然瞒不过临近村子的人。
不久,小溪经过的几个村子,也开始了挖坑的行动。
在村民们夜以继日,不辞辛苦的努力下,一条风景优美的小溪被挖得千疮百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泥坑。
然而,村民们的脸上却多出了不少的笑意。
有水,就代表着希望。
坑里的水虽然不多,但精打细算之下,也能挽救一些庄稼,不至于让这一季颗粒无收。
天大地大,填饱肚子才是老百姓心里唯一重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