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最早的是村子上的孩子们挨家挨户的拜年。
然后,村子上的人相互拜个年。
一般人家都会准备吃食,诸如炒豌豆、炒蚕豆、炒黄豆等,好一些的,会准备一些糖球。
待孩子们来拜年,就拿些吃食给孩子们就行。
当然,也有富庶的人家,会准备一些小红封,里面包上几个铜板,作为孩子们拜年的压岁钱。
毫无疑问,小石村中能做到这点的,大概只有蒙家和老村长家。
而大人们拜年不用拿礼物,也就是到老者家或者相熟的人家坐坐聊会儿天。
等村子里拜完年,再外出寻亲访友。
虽然睡的晚,但蒙小华早早就起来了,打开院子的大门,将提前准备好的糖果、瓜子等吃食拿出来摆好,等着村里的孩子们过来拜年。
果不其然,大门刚打开不久,孩子们就成群结队的来蒙家拜年。
孩子们来到蒙小华面前,就是一通吉祥话出口。
\"婶婶、祝你新年快乐,开开心心。\"
\"姨娘,新年快乐,恭喜和发财。\"
\"恭祝婶娘身体健康,开心如意。\"
蒙小华等孩子们说完吉祥话,就抓一大把花生、瓜子、糖球塞进孩子们的口袋里,再给他们一个小小的红封。
\"糖?真的是糖!\"
\"好甜,我好久没有吃到糖了!\"
\"我要开心死了,今天居然吃到这么多糖!\"
\"快呸呸呸,过年不许说这样的晦气话。\"
\"啊?呸呸呸……\"
现在村子里刚刚有气色,大人们就算舍得买糖球给孩子们,在过年这样的时候也不会买太多。
一群孩子个个眉开眼笑,看向分发糖果和零食的蒙小华,眼里全是喜欢和亲切。
蒙小华相信,这个时候要是问这帮孩子她和他们的爹娘谁好,这帮孩子毫无疑问的会选择她。
孩子们可没有顾及,拿到红封就打开了。
发现红封中居然有五个铜板,孩子们高兴得跟什么似得。
平常他们想要从爹娘手里抠出一个铜板来都千难万难,如今五个铜板,在孩子们眼中就是一笔小小的横财。
拜年得来的钱,他们可是能自己支配的,以后在杂货铺中买点糖果什么的,岂不是会更开心。
郑重的将铜板收起来,孩子们呼朋引伴的蹦跳着离开。
所以,不管是糖球还是红封,都足以给孩子们带来足够的惊喜。
不管是自家下人的孩子,还是村里的孩子,吃食、红包,蒙小华都是一视同仁给出去。
孩子们一波波的来,一波波的走。
一个早上,院子里孩子们的欢呼声惊喜声就没有断过。
蒙小华甚至在人群中看到了潘宗和潘宇的身影。
她并没有对两人区别对待,和其他孩子一样给了一人一个红封。
只是,潘家两兄弟却不知足,在拿到红封以后迟迟不走,就在蒙小华跟前转悠。
甚至潘宇仗着自己年纪小,还想从蒙小华手里抢她给其他孩子的红封。
对潘宗这样的举动,蒙小华可不惯着,一巴掌拍在潘宗的手背上,痛得潘宗直嗷嗷叫。
打发了来拜年的孩子们,蒙小华让春杏和秋妤带着家里的几个孩子去村里给老村长他们拜年。
孩子们走完,就轮到了大人们来拜年。
先是蒙家的下人们,一起来给蒙小华拜年。
\"东家,新年快乐!恭祝东家新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意兴隆!\"
\"恭祝东家心想事成,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恭祝东家福禄双全,事事顺心,家庭和美。\"
……
比起孩子们,大人们的吉祥话一套一套的,听起来更是让人开心。
蒙小华笑吟吟的接受了众人的祝福,顺便给每个人也发了一个红封。
拿到东家给的红封,下人们更加高兴了。
红封里的钱虽然不多,但却代表东家对他们的心意。
下人们拜完年,妇人们留下来帮忙,男人们则去村里拜年。
本来,他们是蒙家的下人,可以不去村里拜年。
但蒙小华说了,蒙家的下人并不低人一等,往后他们也要在小石村长久生活,他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若是有人想要回家省亲,只要提前打好招呼就行。
所以,蒙家的下人们也成群结队的去给村里的老人们拜年。
蒙家的下人去往村子里拜年的时候,村民们也来到了蒙家。
第一批过来的就是冯婶儿和赵婶儿这十几户住在神龙坡对面的人家。
一上来,冯婶儿就拉着蒙小华的手,亲热的道:\"华儿,婶儿祝你新年心想事成,一切顺利。\"
蒙小华也笑着应道:\"婶子,我也祝你身体健康,早早给二牛娶一个媳妇儿,抱上大胖孙子。\"
冯婶儿闻言,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
其他人也纷纷上前给蒙小华拜年。
对这些在工坊里做工的村民,蒙小华虽然没有给红封,却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抓了不少的吃食和糖果给他们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吃们。
众人稍稍推辞了一番,收下零食和糖果去了别处。
赵婶儿、冯婶儿他们走后,村里的大队伍就到了。
在村里,从潘家论辈份,蒋洪瑞是爷爷辈。
蒙小华离开潘家后,蒙家相当于是新搬来的人家,自然也遵循了这个辈份。
按说,许多村民是不需要来蒙家拜年的。
但是,古话说得好,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如今的蒙家,毫无疑问是小石村最富庶的人家,连老村长也和蒙家没得比。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来给蒙家拜年,拉近关系的人自然就多了。
只要和蒙家的人搞好了关系,将来蒙家再要雇人的时候,说不定就能占得一些先机。
对这些人的一些小九九,蒙小华心知肚明却不点破,礼貌的应对一番,再客客气气的将人送走就是了。
如今的小石村,加上蒙正全和蒙小华两户,一共有七十二户人家,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都来给蒙家拜年了,仅次于村里的几个族老。
只是,这一番应对下来,蒙小华大感吃不消,好不容易在晌午前将所有来拜年的人都打发了。
蒙小华招呼着家里的事情,老蒙则带着蒙洪去给村里的几个族老拜年,在每一家聊会天后离开。
除了几个族老,一些相熟的人家也得去拜个年,以示尊重。
等父子俩回来的时候,已然到了用午饭的时间。
看着蒙小华疲惫的样子,蒙正全不由得笑道:\"闺女,被人追着捧着的感觉怎么样?\"
蒙小华摇摇头,有气无力的道:\"爹,太累了,以往在潘家,哪里会有这么多人来拜年,准确的说就没几个来拜年的,我哪里知道就是应付一下拜年就这么累人。\"
蒙洪在一旁轻笑道:\"大姐,其实也不是没办法解决,你只要学其他大户人家将大门关起来,一般人自然就会望而却步,拜年的人就少了。\"
蒙小华摇摇头还来不及说话,就听老蒙道:\"这难道是学的什么好东西?我蒙家虽然有了点钱,但切不可忘本,咱们就是泥腿子出身,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别人,关门,你要真这么做,老子大过年的就抽你。\"
一番呵斥,吓得蒙洪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他知道爹只是吓吓他,但从小留下的阴影,还是让他有些担心老头子发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