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精神一振,眼看辽东半岛即将吞并,正愁天下无敌,没想到薛玖又给了目标。
大步走过去,李世民一把拿过信件,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银矿!开采几百年都挖不完!想不到海外居然有如此宝地。”看过信件之后,李世民惊讶的说着。
“陛下,此事需谨慎!”王圭率先出列,捧着朝笏躬身劝谏。此刻他脸上满是担忧,“薛都督远在西域,倭岛之事或许是听闻或初探,真实性尚未可知。若贸然兴师动众,劳师远征,最后却一无所获,不仅会耗费国库,还会让将士寒心啊!臣以为,当先派使者或细作前往倭岛查探,确认银矿属实,再做打算。”
他的话得到了萧禹的附和。萧禹捋着花白的胡须,语气沉稳:“王公所言极是。且倭岛对我大唐向来恭顺,还曾遣使朝贡,从未有过冒犯之举。如今咱们刚在辽东用兵,若突然对一个恭顺的属国动武,传出去恐会惹来周边国家非议,说我大唐恃强凌弱,不利于后续对西域、半岛诸国的安抚。”
两人的话句句在理,不少大臣纷纷点头。毕竟劳师远征的风险太大,隋朝三征高句丽的教训还在眼前,谁也不想重蹈覆辙;再者,师出有名是中原王朝用兵的惯例,若没有合适的理由,贸然攻打恭顺的属国,确实会有损大唐的声誉。
“陛下,所谓恭顺,那也只是因为弱小,一但强大,又哪里来的恭顺!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臣以为!消灭危险,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大唐地广人稀,正好把人抓回来,用于耕种。”房玄龄严肃的说。
“陛下,落衡还有一封信,这本是写给臣的,他说倭岛之人,是当年徐福所带的五百童男童女,因为欺骗秦皇而不敢返回中原,如此叛徒之后,臣以为当灭之以儆效尤。”薛收躬身行礼说道。
“什么?!”李世民猛地睁大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殿内的大臣们更是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徐福东渡的传说,几乎人人皆知,却从未有人将其与倭岛联系起来。
萧禹也愣住了,他摸着胡须沉吟片刻,缓缓道:“若论路途,徐福当年出海,向东而行,确实有可能抵达倭岛。而且倭岛的一些习俗,与先秦时期的中原习俗有几分相似,或许……薛都督所言非虚。”
“叛徒之后!”李靖猛地一拍案,眼中闪过厉色,此刻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徐福欺君罔上,携民叛逃,其后代至今不敢认祖归宗,反而在海外自立,本就该讨伐!如今若能将其收服,既是为秦始皇正名,也是为大唐清除叛徒余孽,何来师出无名之说?”
李靖的话像一剂强心针,瞬间扭转了殿内的风向。大臣们纷纷点头,觉得讨伐叛徒后裔这个理由,既符合中原的伦理纲常,又能彰显大唐的正义,再也无人提及恃强凌弱的非议。王圭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已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在叛徒这个标签面前,所有的恭顺都显得苍白无力。
“落衡还说,倭岛之人,缺少礼仪教导,不懂礼义廉耻,不知人伦是非,畏威而不怀德!弱小之时卑躬屈膝,强大之时会立刻反噬,弑主夺权之事屡见不鲜。
犹如养不熟的白眼狼,万万不可让其学会中原技术,如有机会,当灭其族,亡其种。”薛收沉声说着。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一片哗然,王圭大声反对:“陛下不可!如果灭其国还好说,要是亡其族,灭其种,定然引得其它国家和部落惧怕,以后面对大唐,就会拼死反抗,从而得不偿失。”
“陛下,臣附议!”萧禹行礼跟上说着。
“咳咳!诸位爱卿言之有理,灭其族,亡其种太过了。”见到还有人要劝,李世民干咳两声打断道。
房玄龄和薛收对视一眼,行礼说:陛下英明,不过倭岛之人毕竟是叛徒后裔,习性难改,若留在岛上自由繁衍,恐生后患。以臣之见,可将倭岛的女子尽数带回中原,赏赐给征战辽东。其男子可用其挖银矿,不是说那边的银矿,几百年都挖不完嘛,人手多一些也是好的。
挖矿的人多,种地的人也不能少,附近城池可以大量种地,这样就无需朝堂运送粮食过去。”
房玄龄的话刚说完,殿内瞬间又安静下来。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满是无语,你这帮学生也太明显了一些。
房玄龄这哪里是反对灭族,分明是换了一种方式实现灭族的目的!把女子全部带走,只留下男子挖矿,且不说挖矿的奴隶存活率有多低,就算存活下来,没有女子繁衍后代,倭岛族群迟早还是会消亡。这与灭族灭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区别。
可偏偏,没人能直接反驳房玄龄的话。一来,赏赐有功将士是历朝历代的惯例,此前平定突厥和西域,也确实将俘虏的女子赏赐给将士,没人能说这不对;二来,用奴隶挖矿就地垦荒,本就是大唐目前操作,既能减少国库开支,又能增加财富,从实用角度看,确实是个好办法。
王圭张了张嘴,想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他总不能说不能赏赐将士,不能用俘虏挖矿吧?那些都是大唐的常规操作,若反对,反而会显得他不近人情,不顾将士死活。萧禹也皱着眉头,却也只能沉默——房玄龄的计策,看似温和,实则是更隐蔽的灭族,也更难反驳。
李世民看着殿内沉默的众人,心里早已拿定主意。房玄龄的计策,既满足了他对银矿的需求,又避免了灭族的恶名,还能犒劳将士,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王圭、萧禹担心的周边国家恐惧,拼死抵抗这事,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只要大唐实力足够强,恩威并施得当,那些国家就算有恐惧,也不敢轻易反抗。
“房爱卿所言极是。”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就按房爱卿的计策办:其一,在百济寻找见解倭岛之人,或者寻找倭岛之人,确认银矿位置与储量,同时摸清倭岛的兵力部署与城池分布;其二,待辽东战事结束,用高句丽,新罗,百济的青壮,组建五万军队,跨海征讨倭岛,拿下银矿,收服倭岛之地;其三,拿下倭岛后,将岛上女子尽数带回中原,赏赐给有功将士,男子贬为奴隶,开采银矿;其四,在银矿周边设立州县,组织人手垦荒种地,就地解决粮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