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甜菜,薛玖决定明年贺兰州,大量种植甜菜,要把白糖的价格打下去。
“不对,白糖是军事物品!”薛玖眼睛一亮,喃喃自语道。
“郎君你说什么?”乔雪抬起脑袋问道。
“郎君说白糖!”乔雨慵懒的说道。
“家里有不少,要不要叫人送一些来?”乔雪问道。
“不用,我的意思是,明年贺兰州也熬制白糖。”薛玖拍了一巴掌说道。
这个冬天对薛玖来说,很是温暖,贺兰州工作都上了正轨,不需要他多操心,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里,每天下午去衙门开会,处理一下政务就行了,大多数事情,阎立本就处理了。
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一年过去,所有工作都是熟门熟路,需要种植哪一种东西,早已经定下,需要的物资和种子,也提前准备好了。
最先种下去的,依旧是蔬菜和瓜类的种子,甜菜不需要提前育苗,不过依然需要覆盖麦秆。
幸好贺兰州大量使用了煤炭,麦秆就节省了下来,正好用来覆盖土地。
这些麦秆也不浪费,等到甜菜发芽,天气变暖,就可以任由它腐烂在地里,成为土地的肥料。
今天贺兰州确实要新开垦一百多万亩土地,不过种植的东西会做出改变,增加了甜菜和蘑菇。
薛家种植蘑菇已经有十年,不但经验丰富,也有足够的菌种。
去年冬天,贺兰州就用稻草和锯末,做了不少培养皿,不过贺兰州的蘑菇,不会种在地窖之中,而是种在地里,夏天天气热的时候种植,地点在水库下游,便于浇水。
蘑菇需要温度,需要水份,同时又喜欢阴凉的地方,比较矛盾,所以需要季节和环境。
贺兰州足够的稻草,正好用来覆盖土地,可以让蘑菇不被太阳直晒。
种植蘑菇的土地,并不是简单使用麦秆覆盖,而是用麦秆编制成帘子,覆盖在木头棚子上面,做成一个简单的室内环境,只不过这环境非常低矮,没办法,现在没有塑料,只能如此处理。
薛家种植的蘑菇,主要品种有些像后世的平菇和香菇,还有木耳。
这玩意就像瓜类一样,采摘周期长,产量很高。
后世的平菇,亩产五千斤都属于低产,七千斤才算正常,上万斤也不奇怪;至于木耳和香菇,亩产几万斤才是正常的。
当然,现在的技术做不到这一点,不过薛家种植的蘑菇,亩产两千斤以上还是没有问题的。
《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木耳的种植方法,采用原木砍花法,通过在树木上砍伐伤口促进菌丝生长。
薛玖知道木耳习惯生长在朽木上面,而且是阔叶木,而且和其它蘑菇差不多,幼生期喜欢黑暗环境,所以提前准备了很多阔叶木,不但采用了砍花法,还把树木在地下埋了一个冬天。
如今的木耳比较小,不过产量不错,如果按照亩产计算,新鲜木耳达到一万斤还是没有问题。
种植蘑菇木耳,缺点是需要足够的人工,菌丝的培养,移植,保持足够的湿度,清除野草,避免野草抢夺肥力。
在薛玖计划中,贺兰州将会成为大唐最大的蘑菇种植地。
今年贺兰州的任务比较重,除了新增了种植项目,还要植树,薛玖可不想,史书记载一笔,因为他开发这里,大量砍伐树木,让风沙影响银川平原。
开辟了一百亩土地,进行插杆培养树苗,这些杨树将来会种在北方沙化地带,柳树则会种在黄河沿岸,包括银川平原溪水两岸。
这才是薛玖心里最大的愿望,他希望将来这一片土地,甚至从长安到这边的黄河沿岸,都种上柳树。
除了这两种,还种下了不少松树和柏树种子,这两种树木,将来会种在贺兰山上面。
松树和柏树,不但生命力顽强,而且种子极多,即便自然繁衍,也能形成一大片一大片的,在人工干预下,将来能够覆盖整个山脉。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见到那一天,不过这是他心里的希望,也是一种信念,给其他人灌输的观念,用树木来阻挡风沙,保护这一片平原,甚至整个中原,同时也是保护家园。
其实无需官府组织,中原的百姓,都习惯性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尤其是大枣,石榴。贺兰州这里突厥人太多,所以需要引导。
春耕忙完,就是移栽萝卜和瓜类,然后才是蘑菇和木耳。
去年冬天准备工作不错,蘑菇种植了一万五千亩,木耳只有一千亩,主要是锯末棒和树木不够用。
去年冬天,数量做得最多的是草帽,用麦秆编制的帽子,外形和斗笠相似,可以很好的遮挡太阳。
每人一顶草帽,看上去还挺有画面感,尤其是突厥人,对于草帽非常喜爱。
他们以前夏天,根本没有帽子,外出就晒得难受,现在终于不怕了。
蓟州之所以去年才出白糖,是因为薛玖错误估算了甜菜的生长期,原来这玩意,是两年生植物,后世一年收割,那是品种进行了改良。
经过摸索,甜菜熬制白糖最佳生长时间,需要七个月,而想收集种子,就需要两年时间。
甜菜没有用小地育苗,不过移植还是需要的,幼苗移植,是让细密度更合适。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移植之前,就把沤好的肥弄进地里,只需要等待一个雨后的日子,进行移植,不但成活率高,而且生长快速。
这一场忙碌,直到七月才放缓,成果自然非常喜人。
今年新开垦了一百五十万亩土地,其中甜菜就占据了八十万亩地,小麦只增加了五十万亩,因为四座水库蓄水都已经完成,浇灌起来也更加轻松。
从四座水库,分出十二条水渠,随后继续分叉,覆盖了整个开垦的土地,通过水渠放水,就能给所有土地浇灌。
土地需要用水的时候,打开水渠放水口,不需要的时候堵上就是了,虽然不如自动化那么精准,但是这一片平原,以后再也不需要担心浇灌问题,甚至不需要人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