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阳在杂货房这头干起活来了,他和孟辛一人一边抓住麻袋口方便周舟装土豆片,闻言喊道:“等等!”(上章末补了饭)
又回头不放弃地问孟辛:“辛哥儿,去吗!一起去捡田螺吗?”
周向阳捡过几次,还想再去,可石头哥说要陪小侄子,虎子被云婶安排守在村头等商贩,小山要干活没空,小树也要帮素姨干活......他不想自己捡,就找上孟辛了。
孟辛摇头拒绝:“你去吧小阳,我有其他活儿要干呢!”
“好吧......那你什么时候有空嘛。”周向阳满脸失落,一个人捡多没意思。
郑则走到这头搬麻袋,瞧见两个小孩话说着说着,一个一脸失落,一个没什么表情,挑挑眉看向夫郎。
周舟笑眯眯,摇了摇头。
孟辛见小阳没精打采的,想了想,给他出主意:“你找我们家鲁康哥啊,他一定乐意的。”
鲁康比周向阳大五岁,几个扎堆的皮小子与他见面能打招呼聊聊天,但很少会主动找他一块儿玩。周向阳听后眼睛一亮,脸上恢复神采,找鲁康一起总比自己捡好呀,他说:“那我去问问!”
孟辛拉住人:“你下午再来吧,他去取打猪草还没回家。”
等在院门口的夫妻俩见儿子半天没出来,就说:“小阳,那你和辛哥儿玩吧,爹娘先走了!”
周向阳连忙回道:“就来,就来!辛哥儿再见!”
孟辛看他跑远。
土豆片全都搬进杂货房后,郑则顺道检查存放的笋干,周舟得意道:“我都看过啦,一点都没坏。”
这些笋干是郑则辛苦收来的,冬天收入全靠它们了,周舟生怕存放不当捂着发霉,对此特别上心,天好就勤快搬出来翻晒。
“嗯,辛苦小宝,”感受到夫郎的支持,郑则心里像是冬日从外头回家喝了碗米粥一样熨帖安稳,他绑好麻袋,朝门外瞥了一眼,迅速低头在周舟脸蛋上啵了一口,“亲亲你。”
周舟双眼亮晶晶,根本挡不住心头喜欢,他拉住郑则,踮脚仰头。
干完坏事的两人满脸笑容关好杂货房的门,听到孟辛在门廊下说起大树那头的见闻:“......收土豆红薯的,红薯一文钱一斤,土豆一文半,驴车一拉就走了。”
郑大娘说:“自己拉去镇上倒是能多卖一文钱。”
周舟和郑则对视一眼,价格大差不差,“来了几辆驴车,有哪些人卖了?”
孟辛说:“两辆,离大树比较近的人家先卖了,驴车收够就走。”
这时院门口传来动静,郑老爹给林家拉完粮食回来了,林淼没进院,招呼一声便先回家。
郑则跟在进厨房找水喝的阿爹身后:“下午还去吗?”
郑老爹说:“去,阿勇家的粮食得再跑一趟。”
响水村近日氛围忙活火热,村民一边守着商贩来村里,一边想法子运去镇上找销路。
也有人犹豫着,是否要做土豆片送去郑家。一百斤生土豆能做二十、二十一斤土豆片,十文钱一斤算下来,生土豆有两文钱,镇上两文半一斤......就是得费点功夫切片过水晾晒。
陆陆续续有村民上门,有的是来找郑老爹帮忙拉粮食,有的是来找郑则。
这日马老三上门问:“则小子,你家还收土豆片不?我家种得多,想往你这儿也送点,我夫郎和小儿子在家能晒。”
郑则估算手里的钱,收是能收:“你家能做多少斤?”
“一百斤是有的,收吗?”
“收,但得尽快在这几日送来。”郑则打算收完这一批就出门。
“成。”马老三得了话赶紧回家。
小树家也在忙着卖粮食。
方素牵着儿子慢慢从村口大树往家走,小树频频回头看向已经走远的驴车,他失落道:“阿娘,咱家土豆要怎么卖?”
“......阿娘想想。”
去年家里没种土豆,方素卖土豆没经验,小商贩们来村里收粮食,价格低点但免去花钱运送,可家在村西,驴车来收完都轮不到她家,郑则那头收土豆片也做不成......
方素想入了迷,儿子摇晃她的手才回神,抬眼猛地瞧见那魁梧汉子站在不远处。
不声不响站那儿,方素冷不丁吓了一跳,她用力抓住儿子的手。
小树抬头看看阿娘,又转头看看大胡子,喊道:“大胡子。”
李力从山脚走到荒地附近,远远就瞧见娘俩慢吞吞走在路上,人走近了也没发觉。
他往前走几步,离得近些才回答,“嗯。”
“大胡子,你去哪儿?”大胡子背着大背篓,里头散发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像是血腥味。
“去镇上卖猎物,”李力眼尖瞧见女娘皱眉,心头懊恼,怎么前两天意气风发猎到活物没碰见人,猎到流血死透的偏偏就撞上了。
猎物死了得赶紧去镇上卖,他着急没顾上,近日蹲守山上打猎,这会儿一身衣裳也没眼瞧......烦。
一张老脸难得带了点热意。
难得见面,李力往大树方向看一眼,没人来这头,便厚着脸皮没话找话:“去哪回来,家里土豆卖了吗。”
话是对小孩说,可他直直看向方素。
小树放开阿娘的手绕到大胡子身后去看背篓,方素只好垂眼接话:“刚从村头那儿回,”
她正烦恼卖土豆的事,被这么一问,像是刚想坐下脚边正好有把椅子一样巧,不知不觉就把话说出来了:“土豆还没卖,商贩来一趟收得不多,村民都在等,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轮到......”
以李力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决计不会干等,自己不好出面帮忙,只好说:“干脆去问村长,他知道去镇上哪头卖,花钱请他用牛车拉,好过一直等。”
方素闻言抬头看汉子。
李力却转头往身后一捞,摸到小孩脑袋,把人拉到跟前说:“陪你阿娘去村长家。”
自己与村长无亲无故,当初建房子他都愿意出面出力帮忙张罗请人,娘俩上门求助,村长会帮忙的。
李力知道避嫌,说了两句,朝女娘点点头就要走。
结果抬脚就想起一事,他停住,突然直呼人家大名:“方素。”
方素心头一跳,震惊看向那人,怎么,怎么......
这回两人是真真正正打上照面了,李力笑起来右脸有一道深深陷下的笑痕,像酒窝,但又不是。
方素被这么喊了一声,因太过震惊忘了避开视线,就这么看进对方眼睛,只见他伸出脚展示正在穿的鞋,笑说:“踩着很舒服,靴子也帮我做一双吧。”
留了这么一句,也没等人回复,说完就走。
小树刚刚还好奇背篓里装的是什么猎物,这会儿却顾不上了,他有些兴奋在大胡子背影和阿娘脸上来回看。
第二次!哇哇哇,大胡子第二次和阿娘说上话了!
方素站在原地不知在想什么,缓了好一会儿,这才牵起儿子手往村里走。
小树踢踢脚下的石子,蹦蹦跳跳,心情极好:“阿娘~要去找村长爷爷帮忙吗,不是说不麻烦他吗。”
方素一个人养孩子总是想太多,她时常感人家帮忙,却也抗拒求助,生怕还不起人情,自己要强却不够泼辣有本事。这一年没了婆婆,更是什么都得自己想,夜里不知暗暗心酸流泪多少次。
她现在倒想开了,债多不压身,能找人帮忙就找人帮忙,只要她没死,人情债慢慢还,总有一天能还上。
“娘去开口说,不怕,咱花钱的。”那人说得对,花钱请牛车拉土豆好过一直等,她就是心疼钱才想着等商贩来收。
娘俩吃不了这么多,卖了总归能挣点。
小树点点头,紧紧牵住阿娘柔软的手:“我也开口,我求求村长。”
娘俩走了一段,方素思来想去没忍住,低头轻声问儿子:“小树,”
“啊?阿娘。”
“......那人是不是只有一双鞋啊。”
“是呀,”听见阿娘主动问起大胡子,小树两眼放光,想说话一箩筐一箩筐冒出来:“别的鞋都掉底了,阿娘得空快给他做靴子吧,大胡子打猎要穿的,你看他今天还穿布鞋......”
小树当初在山脚听了大胡子一连串的交代,回家好不容易一一复述,阿娘旁的都答应了,却说她不会做靴子。
想到这儿,小树再接再厉劝道:“试一试吧阿娘,做成这一双,往后你就会做了,做靴子能多挣点钱。”
不知是哪一句说动方素,她点了点头。
秋日晴雨不定,连续几日暴晒后又突然下雨。
这日周舟在水塘边赶着小鸭呢,晴空万里,有东西滴落额头时他吓了一跳,以为是鸟在头上拉屎,小心翼翼伸手一摸,露出笑脸,“吓死我了。”
刚庆幸不是鸟屎,抬眼就瞧见水面连连泛起一圈圈波纹,他直接蹦起尖叫:“啊!下雨了!”
坐在他身边一起赶鸭子的小山愣愣问:“下雨咋了,周舟哥。”
周舟顾不上鸭子了,边跑边喊:“我得回家收笋干——”
他就不该不出门!周舟心里祈祷笋干千万别淋雨,冲进院门时发现地上没了竹篾席,周娘亲和周爹都在门廊笑着看跑得头发散乱的儿子。
爹娘在,那应该没事了,周舟抹了把脸刚想说话,周爹“哎呀”一声大声道:“小宝,笋干淋雨了——”
周舟刚落下的心又高高提起,脸上表情瞬间变得懊恼难过:“没、没来得及收吗?”
郑大娘从杂货房探头说:“来得及!阿娘在家看着呢,没淋到,你快去擦擦头发。”
周舟小圆脸一沉,跑到门廊打了爹爹一下,真讨厌!
他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再次冲进雨里:“我还要去赶鸭子呢!”
郑大娘扶着门框着急喊住他:“等郑则回来再赶吧——”
周舟已经跑远了。
雨下到晚上也没停,夜里夫夫在房里算账,周舟听了会儿雨声,合上窗户说:“幸好土豆片收够了。”他走到圆桌边趴在郑则身后依依不舍问:“你是不是就要出门了啊?”
“嗯,雨停就走。”郑则把人捞到怀里抱着,两人一起看账册。
六吊钱收了六百斤土豆片。周向阳家一百五十斤,孙向财家、马滔家、芸婶家各一百斤,剩下的一百五十斤零零散散地收,也收够了。
周舟说:“胖婶没卖给咱。”
“没卖,她家土豆卖去船上了。家里有牛车的村民卖去镇上,觉得麻烦的就送来咱家,他们也要晒土豆片。”
次日雨水未停,只渐渐变小,周爹让老马去镇上买了点猪肉——郑老爹近日没空杀猪了。
在郑则出发前喊他去新房吃饭说话。
想起荷花池养的四条鱼一直没捞,周爹说:“老马在月洞门那儿放了鱼竹笼,你去看看有没有鱼,捞两条鱼,送去老哥那头一条,今日下雨清凉,晚上喝个鱼汤。”
郑则去前院,直接脱鞋淌进稍浅的荷花池里头去捞鱼竹笼,轻松就拿起来了,他皱起眉头,里头果然空空荡荡。
鱼竹笼放回原位,郑则朝里头喊:“粥粥——用竹竿戳鱼,往月洞门赶!”
“好嘞好嘞!”周舟来劲儿了,拿起墙边的竹竿池子一捅就开始大力搅动,荷叶底下不知是鱼还是水波,起伏翻涌,泥水混浊。
如此搅动半天,他朝外头喊:“有鱼了吗!”
过了会儿郑则声音传来:“没有——”
周舟已经搅得手臂泛酸了,他放下竹竿跑去后院马厩找人:“马伯!来捞鱼吧!”
老马一来瞧见池子被搅得乱七八糟,心疼道:“小东家,你去长条石凳坐会儿吧。”
再搅下去,东家早上只能去外头和大鹅一起看那口浅池了。
新房平日安安静静,老马话少,孟辛话少,周娘亲话也不多,只有周爹一人爱说话,他开口家里才有点动静。
不然只有两只大鹅“呃啊”叫唤。
这会儿倒是真热闹了,小夫夫来住整个家就活泛起来,厨房剁肉声、“刺啦”炒菜声、夫妻俩商量孩子口味的交谈声交织。
房子主人心头欢喜,家中气氛愉悦。
周娘亲听着外头声响对丈夫笑道:“还说放鱼竹笼肯定能抓到,吹牛说大话。”
周爹转头朝妻子笑了一下,大言不惭道:“我这是给机会让小则表现......”
-
拿铁:经过读者提醒,考虑合理性改了土豆片价格。257、259章涉及土豆收货内容也做了修改,感谢大家阅读。晚上十二点前努力再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