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谢惊澜收到了赵永澈的来信。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仔细阅览,随即,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盛钊见状,禁不住好奇,问道:“将军何故发笑?可是有喜事?”
谢惊澜收好信,笑着点头,“是有喜事,我离自己的目标愈发近了。”
盛钊似懂非懂地恭喜两声。
因着赵永澈的因,谢惊澜打起仗来更加有劲。
匈奴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损伤惨重,领头的大将军也死在了谢惊澜手里。
更惨的是,谢惊澜的人还劫获了匈奴军的粮草,饿得他们逐渐崩溃。
绝望之下,匈奴军认栽投降。
当日,谢惊澜的心情颇好,洋洋洒洒写下一封信,命人送去长安。
匈奴投降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正是放榜日。
赵永澈带着赵永澄和赵永贤去看甲榜。
甲榜前人满为患。
兄妹三人愁怎么挤进去呢,然而等他们靠近后便一眼看到了赵永澈的名字赫然写在最前面。
赵永澄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瞧,欣喜若狂地拉着赵永澈的手说:“二哥!看到了吗?!你是第一名!是会元!”
她的声音不小,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赵永澈。
那些目光,有羡慕,也有嫉妒,还有探究。
不过这些,赵永澈都不在意。
他望着榜上的名字,眼眶微热,“我看到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成绩果然没有辜负这么久的努力!
赵永贤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赞赏,“澈儿,好样的!爹娘要是知道了,定会为你骄傲!”
“大哥,二哥,我们赶紧回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爹娘吧,今晚上好好庆祝一下。”赵永澄拉着他们两个,高高兴兴地离开人群。
然而就在此时,耳边传来马蹄声。
“捷报!谢将军拿下敌军将领依崇首级,匈奴已举旗投降!”
众人闻声,纷纷喝彩。
赵永澈见此情形,心中的喜悦浓郁至极,笑容满面。
赵永澄也高兴不已,下意识抬头望向他,“二哥,这下子双喜临门了。”
赵永澈嗯了一声,望着北疆的方向,笑容中夹杂着思念。
匈奴投降,你应该也快回来了吧?
等你回来的时候,我正好殿试结束,到时候我们好好聚聚。
不过,我们的婚事成与不成就主要靠你了。
谁让你那么厉害呢。
由于今日放榜,谢瀚霖和祝溪宁都在尚书府,随时准备恭贺赵永澈。
没成想赵永澈还没回来,匈奴投降的消息却先一步传到了尚书府。
赵长风和何昭月一听,表现得比谢瀚霖和祝溪宁还要激动。
这可把谢瀚霖和祝溪宁看懵了,却也没有多想,只当他们真心为谢惊澜打了大胜仗而感到高兴。
很快,赵永澈、赵永澄和赵永贤三人回来了。
几人忙不迭凑上前去,满含期待地问,“如何?榜上可有名?”
赵永澈、赵永澄和赵永贤垂下头,一言不发。
赵长风和何昭月一看,沉默了。
倒是谢瀚霖和祝溪宁,连忙出声安慰。
“没事,这次不行,下次再考,澈儿如此聪慧,下回定能考上。”
“对,澈儿还小,偶尔失利一次不是什么大事。”
闻言,赵长风深深地叹了口气,“澈儿,你别难过,匈奴投降了,澜儿很快便会班师回朝。”
“澈儿……”
何昭月话未说完,赵永贤最先忍不住笑了一声,“爹娘,干爹干娘,你们都被骗了,澈儿他得了会元!”
“得了会元?此话当真?!”赵长风、何昭月、谢瀚霖和祝溪宁同时露出惊喜的表情。
兄妹三人笑眯眯地点头。
“好好好!”赵长风哈哈哈大笑,捏紧赵永澈的肩头,心花怒放道:“不愧是我的儿子!”
何昭月高兴得热泪盈眶,“澈儿,过了这一关,就只剩最后一关了,你可得加把劲。”
“嗯!爹娘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赵永澈信心满满。
保险起见,他必须考中状元,如此才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