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日,西北节点城正式完工。在其后的半年内,中央节点城、西南节点城、东南节点城和中南节点城相继建成。
在观测塔的嗡鸣启动中,数座城市被覆盖上了人为引发的时间失序现象。与西北节点城建设于戈壁不同,其他几座大型节点城全部是由大型都市为基础建设,在城市中竖起高塔,构筑防线。
华国正式宣布了失序现象的存在,并同时宣布了聚集点计划,拟在全国大小城市中建设聚集点,用以避难。这些聚集点配备了类似观测塔的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保证避难者的安全。
消息一出,无疑在全社会掀起轩然大波,有好事媒体称这一年成为失序纪元的元年,是否为元年还待商榷,但失序纪元这个说法却已深入人心。
聚集点计划并未成功铺向全国,各地频发的失序现象导致伤亡无数,预料之中的社会动荡瞬间爆发,众多地区受灾,而救援部队也愈发难以深入灾区。
各种基础设施近乎瘫痪。由于电磁失序,华国境内通讯大面积中断,中央失去了对广大非节点城和聚集点区域的有效控制。国家机器在这场灾难面前显得庞大而笨拙,指令无法有效传达,资源无法有效调配。
一夜之间,世界仿佛回归了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在通信阻隔的环境下被迫成为了一座座分散的孤岛。学者将此刻的社会描述为“电磁静默的群体性孤岛”。
而失序现象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如此,电磁失序影响下,人类的信息储存设备被轻易摧毁,无数失序纪元前的信息丢失在这场灾难中。
“我们的历史被失序毁灭了!”一位西北节点城联合大学历史教授在课堂上对学生如此说道。
“我们经历过此前的时代,我们的记忆也是历史。”洛苏看向捧着本中学历史书的宁戴。
“记忆总会有偏差的。”宁戴放下书,“我们这一代人记得,但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我们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教科书,但是却没有记载失序纪元前两年事件的历史资料。”
“人类还会有下下一代吗?”
“你要这么说可就没意思了。”宁戴叹气道,“算了,我就不该和你聊这个。知不知道昨天陈主任抓了一个偷强观测辅助药剂的人,那人你见过的,陈泽锋,就是我组里的那个四眼仔。”
“我记得这东西是有成瘾性?”洛苏皱眉。
“没错,它本质上就是刺激大脑,激发活性,类似聪明药,成瘾性低不了。吃多了还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功能,跟喝醉后断片似的。”宁戴说,“那个姓陈的,之前就因为违规处理药剂实验的废液被抓到过。”
“话说,你是不是也偷偷吃了这东西。”宁戴捏着下巴,“所以才和失忆了一样,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和脸。”
“这不是什么好笑的玩笑。”
“哈哈哈。”宁戴大笑道,“也是,你要是失忆了怎么还能记得我。这么说来,我还挺自豪的,能被你记住。”
“你给我的坏印象实在太多,没办法不记住你。”
没有再搭理对方,洛苏走到办公室的窗边,看向研究所外的天空。灰蒙蒙的背景下,黑色的高塔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节点城的生活在这个世道下显得如此安逸,只要不离开节点城,那笼罩世界的末日便仿佛并不存在。
他眺望着那些高塔,他的强观测并不会影响高塔的运行,因为这是时间失序,时间层面的观测与坍缩可是很难察觉与进行的。
强观测下的坍缩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主流的观点是:坍缩的方向是观测者意识中确认为有序的方向。
例如一位强观测者走入一片重力失序区域,观测者意识中有序的重力方向应该是指向地心,重力加速度g应该约等于10,那么失序的重力便会向观测者认为有序的方向与加速度坍缩。
若是在此刻使用仪器测量,便会发现重力方向并没有准确指向地心,g值也与此地真正的g值有偏差。但若把测量仪器交给观测者,你便会惊奇的发现,测量结果中,重力方向开始准确指向地心,g值也回归正常。
虽然有实验证明,但这个观点仍然遭受到了不小的抨击,因为这个观点表达出观测者的主观意识可以大程度地影响物理世界,这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精神。
观点还有待证明,但运用在节点城内,便是不用担心强观测者会对观测塔有何影响,因为时间不像重力或物体位置那样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观测者无法直接观测到时间这一概念,更不用说使其完全坍缩。坍缩是要在观测到无序后才能发生的。
西北节点城的研究院所成为了这些前沿思想的孵化地。科学家们在这里激烈地辩论,并不断重新审视和定义一些最基础的概念:到底什么是无序?什么是有序?“观测”行为本身在量子层面究竟意味着什么?
而洛苏的研究重点则在时间失序这个领域上,时至今日,他可以算是这一块的专家。若是称他为领域泰斗,也并非不可以。
“洛老师!”助理匆匆跑进办公室,是个小年轻,视线落在了窗边的洛苏身上。
“不要这么急躁,慢慢说。”洛苏走回办公桌,从椅子上拿起白大褂穿在身上,“是我的提案通过了吧。”
“是的,上级部门认可了‘观测钟’的价值,让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这一方面上。”
受节点城主动引发的时间失序影响,城内的计时手段逐渐趋于无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准确计时,便具备了战略意义。
洛苏并未想得如此深远,他只是忽然发觉,若计时失效,他又如何知道时间是否到了2036年,他又如何谈起去中南地区找到苏醒的女孩。
“上级部门很认可您的发言。”助理敬仰地看着眼前的男人,这位穿着白大褂,性子清冷的研究员是多少年轻科研者的偶像。
年纪轻轻便已是中科院的研究员,还主导了观测塔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在西北节点城的顶级期刊《失序》上发表了数篇论文,皆在学术界掀起巨大反响。并且还在西北联大中参加基础观测学学科建设工作,兼任学科讲师。
据说这位洛老师大学肄业是因为认为大学中已没有可学的知识,便直接休学投身研究事业。
“您说‘人类必须要有准确的时间’”助理颇有兴致,大声称妙,话语中并无恭维,只有由衷的敬佩。
洛苏安静等待着对方结束发言,他垂着眼眸,没有多余的表情。夸赞的话听得太多,他便也不会再有过多的反应。
“小王,这份资料你带去行政楼。”
“洛老师,我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