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了!
丁如山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炸了。
王大龙这话里说的都是什么玩意。
他昨晚在配药?
他是配的砒霜吧!
不然那小嘴咋这么毒!
句句往他软肋上扎!
而且每次都精准扎在他曾经的伤口上面。
不仅如此,扎进去还要狠狠地搅一下,生怕他不够疼!
我尼玛!
怪不得传闻这小子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给他院子里的绝户骂休克,这嘴上是真有毒啊!
但悲催的是,甭管丁如山再怎么气,他也没法怼回去,甚至连表面上生气都不能。
不仅是因为今日有求于人,更是因为王大龙并不知道他的底细。
所以他必须忍着,不能表现出难受的样子。
否则就是把伤疤揭开给人家看,告诉人家,你成功刺痛我了!
艹啊!
王大龙看着丁如山平静的面容上不断跳动的青筋,心中欣慰。
这新鲜的血液,果然活力十足,随便出招,招招暴击。
【宿主与《人是铁饭是钢》中重要角色丁秋楠父亲丁如山发生直接接触,禽兽系统打击范围自动扩展至《人是铁饭是钢》相关人物,请宿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这段系统提示是王大龙第一次和丁如山说话的时候冒出来的。
虽然很突然,但王大龙并不意外。
早在上次和人医团队见面之后,因为丁如山对药膏的特别关注,王大龙就让傀儡鸟闲着的时候顺便关注一下对方。
结果这一关注不要紧,王大龙发现双方居然还挺有缘。
这老丁有个女儿叫丁秋楠!
就问你两家缘分有多深?
相比于海棠那个凑数的,丁秋楠可是实打实的真厂花。
不仅如此,王大龙还发现,就连前身也能和对方扯上一些关系。
前身师父就一个徒弟。
是徒弟,同时也是养老人。
老头大概害怕养出来一个白眼狼,平时除了正常医术传授,也没少进行尊师重道的理念灌输。
这里面的反面教材,就是丁如山和他师父。
丁如山的师父是个挺牛逼的老中医,实力大于名气,连系统都收录了人家的方子,绝对的权威认证。
而丁如山呢,被老中医视为衣钵传人。
按理说,跟着这样一位大佬,丁如山的未来很明确,也很稳。
可后来丁如山也不知道为啥,瞅着个机会,丢下老中医一个人,独自留学跑了!
老中医受打击不小,再加上本身年纪也大,没几年人就没了。
后事还是几个同行和受过老中医恩惠的人给张罗的。
当时的丁如山不管知不知道这件事,反正是没出现。
有了这样的事情,后续丁如山的名声如何可想而知。
甭管老中医最后是怎么没的,反正在知道这件事的同行眼里,那都是被丁如山气死的。
不是也是!
前身小的时候经常被提醒,可千万别跟黄太岳的那个徒弟学,那是一个不忠不孝,那是一个欺师灭祖的坏种。
所以,丁如山看似信心满满的来找王大龙办事,可在王大龙眼里,这货浑身都是破绽,破到漏风了。
于是乎,王大龙为了提前吸引小丁关注。
为了系统奖励。
也为了前身师父的那点念叨。
这么多的原因凑在一块,王大龙要是不给丁如山上点强度,那他就不是王大龙了。
甚至王大龙连丁如山的后半生都给安排好了。
找机会看轧钢厂哪个下属单位缺人,给他塞进去,让他服务于工人同志,向工人同志学习。
不然就丁如山的人生经历,起风后被批判是必然的,弄不好小命都得丢出去。
唉,遇到我王大龙,也算是你的福气了。
王大龙正感慨的功夫,丁如山已经憋不住,开始了解释。
“这个,其实是这样的。”
“我情况特殊,当时正好有机会出国学习,我就出去深造了几年。”
“结果回来后,唉,这才知道,我师父他老人家已经仙去。”
“我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这一直都是我心中遗憾,所以上次在秦家村看到了你使用的药膏与我师父的别无二致,我,我当时那种心情不知道该怎么讲。”
“这些天我一直都在心心念念,想着跟你见一面,看你是不是跟我师父有些关系。”
“我们医疗队是昨天下午回来的,然后今天一早,我就来见你了。”
王大龙配合着露出一副唏嘘的表情,但心里嘛……
丁如山的话大体上应该是真话,但只能限定在他刚发现这件事的时候。
人嘛,都有真情流露的一面,正常。
但后续他大概就不是那么想了。
不然今天丁如山应该是直接开门见山的说这个事情,而不是借口秦家村那个老爷子,拐弯抹角从自己这里套方子。
王大龙心如明镜,却不点破,叹息道:“原来如此啊,你我经历相似,我也是师父一手带大的,年前他老人家刚走,九十多岁。”
“说来也是遗憾,我原本还想伺候他老人家一百岁呢。”
丁如山:……
他感觉王大龙是在阴阳自己,奈何这方面王大龙的道德优势强他太多,只能默默忍着。
“你说黄老先生的方子跟我用的药膏一样,虽然我没看到方子,也没瞧见你那边的成药,但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
“毕竟你是人医的骨伤科主任,我认识马院长,对于人医的信誉,我绝对相信。”
“就算有些许差别,大概也只在细节上面。”
“不过我这个方子的来历确实跟令师无关,是我师父传给我的。”
“或许是早些年其他人赠与我师父的?”
“亦或者是黄老先生不忍良方无人继承,就此埋没,主动送给了其他杏林同道,然后辗转传到我师父这里?”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胡乱猜测,做不得真。”
“丁医生如果实在是好奇,想弄个究竟,可以找四九城的其他前辈们打听。”
“而我嘛,我年纪在这摆着,对这些事情知之甚少,怕是帮不上忙了。”
王大龙说罢,便再次摆出正襟危坐的模样,同时视线开始往茶杯上瞄,似是在考虑,要不要端茶送客。
丁如山听着王大龙的絮絮叨叨,憋的直抓狂。
自己话都说的那么明白了,王大龙也承认,那方子的根源就是自家师父这一脉的。
气氛烘托完成,铺垫也到位。
那接下来该做什么,不是显而易见的么?
你伸个手,我道个谢,大家皆大欢喜多好?
结果你这,你不提把方子还给我也就算了,怎么反而给人一种随时随地端茶送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