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跑过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一直搞不明白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到底是咋回事儿啊?您快给我讲讲呗!”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你听好了啊。要是一个人出现了下利的症状,就是拉肚子拉得厉害,同时手脚还冰凉冰凉的,摸脉的时候呢,根本摸不到脉搏跳动,遇到这种情况啊,咱们一般会先采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
要是艾灸之后,手脚还是暖和不起来,脉搏也还是没有恢复,而且还出现了呼吸微弱、气喘吁吁的情况,那这病情就很严重啦,这人可能就没救咯。
不过呢,还有一种判断的方法。要是通过诊脉发现少阴脉比趺阳脉弱一些,这种情况啊,相对来说病情还算比较乐观,还有好转的希望,这就叫‘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小弟子:师父,这下利到底是咋引起的呀?
张仲景仙师:徒儿啊,这下利的原因可多啦!简单来说呢,就是咱们的肠胃出问题啦。有可能是吃坏了东西,比如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肚子里进了“坏家伙”,它们在肠胃里捣乱,就会导致拉肚子。
还有可能是身体受了寒邪,就像冬天没穿暖和,寒邪趁机钻进身体里,影响了肠胃的正常功能,肠胃“罢工”了,就开始下利。
另外呢,要是脾胃本身就比较虚弱,消化能力差,吃点稍微难消化的东西,肠胃负担不了,也会出现下利的情况。这就好比一辆车,本来性能就不太好,再装太多东西,就跑不动啦,咱们的肠胃也是这个道理。
小弟子:那手足厥逆又是咋回事儿呢?
张仲景仙师:你想啊,咱们身体里的阳气就像一团火,它负责给身体各个部位提供温暖和能量。当身体出现问题,比如阳气不足,或者阳气被堵住了,没办法正常到达手脚的时候,手脚就会变得冰凉冰凉的,这就是手足厥逆。
就好比一个房子,暖气管道要是堵了,或者暖气供应不足,房间里就会冷飕飕的。咱们的手脚就像房子的角落,离心脏这个“暖气供应中心”比较远,一旦阳气出问题,手脚就最先受影响,变得冰凉。
而且啊,手足厥逆可不仅仅是手脚冷这么简单,它还反映了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不畅,阳气虚弱的情况。要是不及时处理,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小弟子:师父,这无脉又是咋个情况呢?
张仲景仙师:徒儿啊,正常情况下,咱们通过按触手腕的脉搏,能感受到心脏跳动带来的脉搏信号。但是当身体处于一种非常虚弱或者病情严重的状态时,心脏的功能受到影响,气血运行极度不畅,就会出现摸不到脉搏的情况。
这就好比一条河流,河水流动得很缓慢,甚至快要干涸了,那河面上的波纹自然就很微弱,甚至看不到了。咱们的脉搏就像河面上的波纹,当气血运行不畅,脉搏就变得很微弱,甚至消失了。
无脉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说明身体的状况已经很糟糕啦,需要赶紧想办法处理。
小弟子:那师傅,为啥要先艾灸呢?
张仲景仙师:这艾灸啊,就好比给身体里的阳气“加油打气”!艾灸的时候,用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力量,能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把身体里的寒邪赶走,让阳气重新振奋起来。
就像在寒冷的冬天,给你生个小火炉,让你慢慢暖和起来一样。通过艾灸,希望能改善患者下利、手足厥逆和无脉的情况,让身体恢复正常。
而且艾灸的方法比较温和,适合在这种身体比较虚弱的情况下使用,能给身体一个慢慢恢复的机会。
小弟子:要是艾灸之后没效果,还出现微喘,为啥就没救了呢?
张仲景仙师:徒儿啊,艾灸之后手脚还是不暖和,脉搏也没恢复,这说明身体的阳气已经很虚弱啦,很难再恢复过来。
这时候又出现微喘,就是呼吸微弱、气喘吁吁的情况,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呼吸和肺气密切相关,微喘说明肺气已经极度虚弱,没办法正常维持呼吸功能了。
就好比一个气球,本来就没多少气了,还在不停地漏气,很快就会瘪掉。咱们的身体也是这样,阳气虚弱,肺气又不足,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没办法正常工作,所以这种情况下,病情就很危急,很难救治啦。
小弟子:师父,那这个少阴负趺阳是啥意思呀?
张仲景仙师:这少阴脉和趺阳脉啊,都能反映身体里不同脏腑的情况。少阴脉主要和肾脏相关,肾脏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藏着真阴真阳。趺阳脉呢,主要反映脾胃的情况,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消化吸收营养。
“少阴负趺阳”就是说少阴脉相对趺阳脉弱一些。为啥这种情况还算比较乐观呢?因为这说明虽然肾脏的功能受到了影响,但是脾胃的功能还相对比较好。
脾胃就像身体的“后勤部队”,能给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只要脾胃功能还在,就好比后勤保障还跟得上,身体就还有恢复的希望。所以说“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小弟子:师父,那在实际看病的时候,怎么判断这些情况呢?
张仲景仙师:徒儿啊,这实际看病的时候,可得仔细啦!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比如下利的频率、大便的样子、手脚冰凉的程度、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等等。
然后呢,要认真地摸脉,感受脉象的变化。摸脉可是个技术活,得静下心来,仔细体会脉象的快慢、强弱、虚实等等。
还要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比如脸色好不好看,精神状态怎么样,身体是胖是瘦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咱们判断病情。
比如说,一个患者下利很严重,一天拉好几次,大便稀得像水一样,手脚冰凉,摸脉的时候感觉脉象很微弱,几乎摸不到,再看他脸色苍白,精神萎靡,那这病情就比较严重啦。
要是通过综合判断,发现少阴脉比趺阳脉弱一些,那就说明还有一线希望,咱们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小弟子:师父,那针对这些情况,除了艾灸,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张仲景仙师:徒儿啊,除了艾灸,还可以根据具体病情用药。比如说,如果是因为寒邪导致的下利、手足厥逆,可以用一些温热散寒的药物,把寒邪赶走,让阳气恢复。
要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可以用一些健脾益胃的药物,帮助脾胃恢复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在用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配伍,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和副作用,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小心翼翼地搭配,就像调一杯美味的鸡尾酒一样,各种成分都要恰到好处。
而且,治疗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弟子:师父,那在生活中,怎么预防这些病症呢?
张仲景仙师:徒儿啊,预防这些病症,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别吃那些不干净的东西,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引起下利。
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要多穿点衣服,别让寒邪钻进身体里。晚上睡觉的时候,要盖好被子,别把肚子露在外面。
还要保持适当的运动,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阳气。就像一辆车,经常开一开,各个部件才能运转得顺畅。
另外,心情也很重要,要保持心情舒畅,别老是生气、焦虑、忧愁,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
小弟子:师父,那这些病症在不同季节有啥特点吗?
张仲景仙师:徒儿啊,这些病症在不同季节确实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说,在冬天,天气寒冷,寒邪比较盛,很容易侵犯人体,导致寒邪内阻,引起下利、手足厥逆的情况比较多。
这时候人体的阳气也处于相对内敛的状态,一旦受到寒邪侵袭,阳气就更容易被抑制,出现无脉的风险也会增加。
在夏天呢,虽然天气炎热,但很多人喜欢吃冷饮、吹空调,这样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功能减弱,也可能出现下利的情况。
而且夏天人体的气血比较活跃,在体表运行,相对来说体内的阳气会稍微弱一些,如果不注意保养,也可能出现手足厥逆等问题。
在春秋季节,天气变化比较大,忽冷忽热,人体的适应能力如果跟不上,也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引发这些病症。
所以啊,在不同的季节,都要根据季节的特点,注意养生保健,预防这些病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