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胡子在占据了苇子沟屯之后,稳稳当当的渡过了一个夜晚,顺便还听了琴书,感觉这战斗生活可还行。
天明之后,即派出一队又一队的人马,在苇子沟屯的四周进行清理,遇到有大片苇子的地方,还需要点火放荒。
因为随后要到来的可是万人规模的大军,屯子里只能驻扎一小部分,其他绝大部分都是围绕屯子驻扎在周边。而这里又是攻打龙湾的据点,所以必须做好准备。
而被派出去的人马,却接二连三的遇到袭击。
而且袭击者一改之前只放冷枪的战术,而是如同钉子一样占据多个有利地形,打得颇为激烈,一时间互有伤亡。
等李小胡子加派人马的时候,袭击者却怂了,遁入铺天盖地的苇甸子,没了踪影。
而没过两个时辰,又卷土重来,专门给添堵,极大的拖延了清理速度。
转眼之间,这一天的时间就又过去了,李小胡子气得哇哇叫,却毫无办法。
第二天一早,李小胡子硬着再次准备清理周边,如果这次还不成,那就得另想办法了。结果他们却奇怪的发现,袭击者已经彻底消失不见了。
想怎么清理就怎么清理。
李小胡子心中有些奇怪,也有些不安,因为进入八百里旱海已经三天时间了,除了占据这个据点之外,基本没有啥明显进展。但他还是派出传令马队前往后方联系巴布扎布,通知可以大军可以进驻苇子沟屯。
此时,巴布扎布率领的大军就在苇子沟屯正西四十里的方向临时宿营,差不多是大半天的行军路程。
巴布扎布心里也颇为焦虑,血腥男爵每天都多次催促他抓紧时间开拔去龙湾。但是,巴布扎布深知,在前锋未能探出个子午卯酉的情况下,大军冒然行进殊为不智。
之前,他也是把八百里旱海的行军问题,考虑得太简单了。没想到这地方竟然真么难缠,比大草原可复杂多了。
为此,巴布扎布已经在考虑要再派出一路前锋,与李小胡子的马队以平行的线路接近龙湾,另选据点驻扎大军。
不过,好在李小胡子终于把事情办妥了。
那就全军出发吧!
一万人大军分成左、中、右三路,呈“品”字形,其中中路为中军,两翼为骑兵,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五里地,能够互为依仗。
大军只要赶到苇子沟,那么就代表着可以牢牢扼住八百里旱海的咽喉,随时对龙湾县城发起进攻。
至于龙湾县城的城防工事问题,巴布扎布并不担心,因为就在前天,通过沙俄的积极协调,“大蒙古国”经由兴安派来的炮兵已经抵达,可谓如虎添翼!
此时中军正在开拔,巴布扎布策马立在一处沙岗之上,看着一门又一门的火炮,在挽马的牵引下在面前经过。
修长的炮管与方正的炮架,在阳光下散发着幽幽的金属光泽。
每门火炮都有六匹高大的挽马拖曳,两个胶皮轮在苇甸子上辗出两行清晰的辙印,驭手的鞭子时不时的落在挽马的身上,传来阵阵嘶鸣。
这一共有十门火炮,清一色的俄制 1902 型野战炮,76毫米口径。
而这些野战炮,不用说也知道,那肯定是沙皇俄国提供的。
但最早可不是支援给满蒙叛军,因为时间够不上。其实这批野战炮乃是沙皇俄国支援给分裂独立“大蒙古国”的。
沙俄为了支持外蒙独立,可谓不遗余力。这1902 型76毫米野战炮是俄军炮兵的主力装备,本身生产能力有限,自家用起来都是捉襟见肘,却毫不吝啬的直接划拨给“大蒙古国”二十门,而且还全程负责手把手的培训炮兵。
这次为了攻打龙湾县城、对付韩老实,一下子就拉来了一半的火炮,可以说是下血本了。
火炮,乃是货真价实的战争之神,即便76毫米口径只能算是中型火炮,威力也是令人咋舌的。
所以,在巴布扎布看来,龙湾县城面对十门野战炮的轰击,所谓城防工事不会比纸糊的强太多。
当然,事实也是如此,满蒙叛匪拿出野战炮这玩意,可就有些玩赖了。毕竟日本在关东的六个独立守备大队,加到一起都凑不出来两门野战炮,只有驻扎关东州和辽阳的第二师团才有成规模的炮兵部队。
但是,火炮也确实拖延了大军的行军速度。
这1902 型野战炮在机动性方面,已经优于同期大多数的野战炮,但再怎么说也有两千多斤重,理论上越野时速可以达到五公里,但实际上却差得太多了,明显要比拉着辎重的大挂车要慢。
所以,当大军赶到苇子沟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于是全都点起灯球火把,再加上马灯、篝火,照得亮如白昼。
以苇子沟为中心,方圆五里地全都是灯火,人欢马炸,可见万人大军是何等的规模。
这安营扎寨也是一个技术活儿,不过这些叛匪也都是过惯了野日子的,对食宿要求都不高,能对付就对付。不然的话,这一晚上啥都不用干,只扎营就行了。
大军划定各自的区域之后,外圈到处都有人在七手八脚的挖壕线、埋栅栏。
巴布扎布和硕代大喇嘛、血腥男爵,则是毫不客气的占据了原本由李小胡子居住的院子,并召集开会,在地图前面商讨怎么打。
可以先肯定的是,必须尽快组织进攻,拿下龙湾县城。
因为大军携带的粮食差不多是够吃八天的,而现在距离进入八百里旱海开始,已经过去了四天,所以不可能再拖延下去。
但是,对于粮食问题,不论是扎布扎布,还是硕代大喇嘛,其实都并不太在意。
只因在他们看来,攻打龙湾县城且不说势如破竹吧,也完全可以一鼓而下,毕竟手里握着一万人马,而且还有十门堪称先进的野战炮呢,配置相当豪华了。
这要是还对付不了区区一两千人的靖安军,那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