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潮眼皮都没抬:“放一放?省里重点项目推进会上的军令状是你签的?年底考核指标完不成,你去跟省领导解释?该协调还得协调!注意策略就行。报告抓紧报我。” 他直接否了赵平的消极建议,语气却没什么波澜,像是在处理一件普通公文。
赵平碰了个软钉子,脸上有点挂不住,干咳两声,没再言语。
第二项工作是省属国企混改推进。分管这块的副主任钱斌,四十多岁,比较精干。他汇报了几个重点企业的进展和阻力,特别提到两家省属龙头企业的管理层抵触情绪很大。“阻力确实不小,牵扯到人员安置、资产评估,非常敏感。是不是会同财政、经信和行业主管部门再深入研讨一下,把方案做得更细致、更稳妥些?”
张海潮没直接回应钱斌,反而看向胡步云:“步云同志,这块工作,昨天楼省长提了要求,要敢于啃硬骨头。你怎么看?你年轻,思路活,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把火直接引到了胡步云身上。会议室里几道目光瞬间聚焦过来。昨天刘浩刚敲打过要求稳,今天张海潮就把这烫手山芋当众塞给胡步云,还特意提了楼锦川的“啃硬骨头”,这用意耐人寻味。
胡步云放下正在记录的笔,语气平稳:“主任,我刚到,情况还不完全熟悉。既然楼省长有要求,我责无旁贷。钱主任经验丰富,我建议还是由钱主任主抓,我全力配合钱主任工作。我们先一起把几家重点企业的核心诉求和阻力点彻底摸清楚,形成一份详实的问题清单和初步应对建议,再报主任和党组研究。摸清情况,是稳妥推进的前提,也是啃硬骨头的基础。”
他这话说得圆滑。既没推脱责任,又把主责巧妙地推回给了钱斌,同时强调“摸清情况”这个基础工作,既符合“稳妥”的表象,又为后续可能的动作埋下伏笔。
钱斌没想到胡步云是这个反应,既没硬顶也没退缩,还把他架在前面,一时有点语塞。张海潮倒是点了点头:“嗯,步云同志这个态度是对的。老钱,那就按步云同志说的,你们俩尽快牵头组织力量,把底数彻底摸清,拿出个有分量的报告来。要快,也要细。” 他再次把任务压实了。
第三项工作是孔雀网络数据中心项目后续支持。提到这个胡步云一手引进、并视为建安产业升级引擎的项目,气氛更微妙了。分管高技术产业的副主任孙涛,五十岁左右,有些发福。他汇报得很简略:“项目按计划推进中,市里反馈资金压力大,希望省里在专项债额度上再倾斜一点。我们评估了一下,省里盘子就那么大,各地都在争,倾斜建安,怕其他地市有意见,影响稳定。”
今天大家张口闭口讲稳定,似乎离开稳定就不讲政治了。既然刘浩昨天来强调了稳定,那么稳定的度拔得再高都不过分。
与此同时,“孔雀网络”四个字像根针,轻轻扎了在座某些人的神经。
胡步云低头记录,仿佛没听见这一茬。
张海潮沉吟片刻,直接问胡步云:“步云同志,这项目你最熟悉,你觉得省里该怎么支持?既要确保项目顺利,又要考虑平衡。”
胡步云抬起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主任,项目已经落地建安,具体实施主体是建安市政府和孔雀网络。省发改委的职责是做好宏观指导和必要的省级层面协调。资金问题,虽然大头是企业负担,省市的配套资金只占少数,但也不是个小数目。市里该走的正常申报程序要走,我们按规矩、按政策审核评估。至于平衡,我相信省委省政府会从全省大局通盘考量。我个人认为,项目本身符合省里数字产业发展方向,只要合规,该支持还是要支持。”
胡步云的回答得滴水不漏,完全是公事公办的口吻。
张海潮似乎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转向孙涛:“老孙,步云同志说得对。让建安市按程序提正式申请,你们组织相关处室按流程评估,该支持的按政策办,但要严格把关,一碗水端平。不能因为是步云同志引进的项目就搞特殊,也不能因为避嫌就卡着不办。”
“特殊化”三个字再次被提及,但这次是从张海潮嘴里说出来,而且是反着说,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孙涛连忙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