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的郑家庄园,一改往日的平静,上上下下一片张灯结彩,家丁们步履匆匆,却都透着喜气。
只要是住在长安城的郑氏族人,无论老老少少,全都到齐了!
他们簇拥在大门外,满脸殷切地眺望着通往长安城的大路。
郑善果亲自站在最前方的位置,身上穿着一件簇新的锦袍,脸上挂着激动的笑容,这笑容之中也夹杂了几分难以言状的复杂之色。
踏踏踏...
几辆装饰素雅,丝毫不显张扬的马车,在一队玄甲军老兵的簇拥下缓缓驶近。
为首的马车停稳,郑善果连忙上前,亲自打开车帘。
“可算是把你盼回来了...”
郑善果的声音之中,带着些许颤抖。
他和郑观音虽然并非一母同胞,但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兄妹,说没有感情是假的。
知道妹子在皇宫里受了这么多年的苦,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郑观音在韦檀儿的搀扶下,缓缓走出马车。
望着熟悉又陌生的郑家庄园,看着眼前已经比当年老去不少的兄长,眼眶也不禁微微泛红。
想当年,她从荥阳老家嫁到太原去,一转眼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
“想不到,这座庄园竟然和荥阳老家的一模一样。”
“兄长...已经很多年没见面了。”
郑观音的声音有些沙哑,语气之中满是感慨。
李青竹抱着襁褓之中的小囡囡紧随其后,笑着行礼道:“见过舅父!”
她怀里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的周围。
一看到小娃娃,郑善果的目光顿时变得和蔼了几分。
“好!好!回来就好!”
“这就是小囡囡吧,还真是可爱的紧呢!”
呼啦啦!
郑家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全都围了上来,一时之间全是亲切的问候声。
“大姑奶奶!”
“欢迎大姑奶奶回家!”
“见过长公主殿下!”
“...”
郑观音感受的久违的热闹与亲情,心中那一点点仅存的疏离感,也慢慢淡去了。
韦檀儿低调的跟在一旁,也得体的应对着众人的目光。
小辈们见完面之后,郑家的长辈们也过来见礼。
郑观音隐太子妃的身份始终都没有卸下去,严格的说,她的地位要比亲王还要高一些,只不过郑观音自己不在意罢了。
当然,李青竹对自己所谓那长公主的身份也没有丝毫的在意。
可她们不在乎,不代表郑家的人不在乎。
场面有点大,人也很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喜气洋洋,还略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气氛。
柳叶这才走出马车,在席君买的保护下,来到郑善果面前。
郑善果跟柳叶就熟多了,没必要讲究那么多客套。
寒暄了片刻之后,郑善果说道:“老太太在房里都已经等急了,快随我前去看看吧!”
...
沛国太夫人的房间里,药味儿被特意点燃的檀香冲淡了不少。
老太太靠在引枕上,面色看似古井无波,但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却死死的盯着门口。
当郑观音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当中,老太太的神情顿时激动了起来,嘴唇都开始哆嗦。
等到李青竹抱着小囡囡也走进来,老太太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
“快过来,让老身好好看看!”
老太太伸出干枯的手,连忙让郑观音和李青竹母女坐在自己的身边。
“孩子们,你们受苦了...”
到底是他郑家的血脉,何况,李青竹身上还留着她妹子的血,一时之间,沛国太夫人有些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
郑观音也有点压制不住了,快走几步来到床榻前,屈膝俯身,紧紧握住沛国太夫人那双干枯的手,也不禁潸然泪下。
“大娘...”
“姨祖母...”
李青竹也抱着小囡囡靠了过来。
老太太看着郑观音,又看看李青竹,目光最后落在粉嫩嫩的小囡囡身上。
她的心中,百感交集,悲戚之中还带着些许欣慰。
“好,好,回来就好,快让老身好好看看!”
老太太一遍一遍的重复着,一边拉着郑观音的手,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李青竹的脸颊,最后,又小心翼翼的碰了碰了小囡囡的小脸蛋,眼中满是温柔之色。
过了好一会儿,沛国太夫人才看向安静站在一旁的柳叶和韦檀儿。
“柳家小子和韦家的丫头也来了,来了就好,都是好孩子,快坐下说话!”
柳叶和韦檀儿坐在稍远一些的椅子上,郑观音和抱着小囡囡的李青竹,则是围在老太太的床前开始说起体起话。
话题的内容,无非是郑观音在宫里过得清苦,李青竹和柳叶日子过得舒心,而后,话题却不由自主的转到了小囡囡身上。
沛国泰夫人的精神似乎好了许多,听着母女两人的低声讲述,脸上的皱纹都缓缓舒展开来。
柳叶知道,这是她们难得的相聚时光,况且,郑观音早就说了,会借此促成荥阳郑氏对他的支持。
他给了身旁韦檀儿一个眼神,韦檀儿会意,一同起身。
柳叶来到郑善果的跟前,“伯父,外边风景甚好,不如带我们看看园子?”
郑善果也是心领神会,看了母亲一眼,道:“也好,你是第一次来家里,咱们去园子里走走!”
他吩咐侍女好生伺候太夫人,随即领着柳叶和韦檀儿出了房门。
郑家的庄园,占地面积极大,内部还有一个花园,修建的很是精致,假山池沼,移步换景。
不过三人都没有什么游玩的心思,来到一个幽静的凉亭后,郑善果理所应当的把所有家丁仆役全都赶走。
郑善果率先开口道:“柳叶,你岳母能回家,看得出来老太太是真高兴,估计病都好了大半!”
“不管怎么说,你喊我一声舅父不过分吧?”
柳叶微微一笑,冲着郑善果一拱手,道:“见过舅父!”
郑善果也随之一笑。
“咱们两家这些年,虽然不如你和赵郡李氏亲近,但也算是守望相助,但凡是我能行的方便,从来都没有含糊,你觉得如何?”
他先强调了情分,以及郑氏对柳叶案中的付出。
柳叶心中颇为感慨。
郑善果也是个明白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