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之后,一大家的人都有需要忙活的事情。
下人们收拾碗筷的叮当声,混着暖房里传来的说话声,格外热闹。
李青竹抱着刚睡醒的闺女,坐在廊下的藤椅上,轻轻拍着孩子的背,嘴里哼着不成调的童谣。
裴大娘子拿着账本,坐在窗边的书桌前,手指点着账目,时不时跟旁边的采薇交代几句库房的清点事宜。
采薇和采萱帮着裴大娘子整理入库清单,小颦儿则是指挥着下人,把烧好的热水一桶桶送到各个房间,还不忘叮嘱一句。
“水温别太烫,老爷子们年纪大了,怕烫着。”
许敬宗习惯性的在院子里遛腿,手里攥着两个核桃,一边走一边把玩,还时不时停下来,跟路过的下人聊两句家常。
李渊和孙思邈又跑进暖房里下棋,旁边还放着一碟刚剥好的花生,两人下得投入,时不时为了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
看起来很清闲,却格外的有秩序。
大家都很放松,完全没有任何的紧张感,在他们的眼中,家里就是一个避风港。
没有人会把外边的烦恼带回,更没有人会把外边感染到的情绪,宣泄到自家人的身上。
听到暖房里传来李渊和孙思邈的争吵声,李世民忍不住会心一笑。
他多久没见过父皇这样鲜活的模样了?
在皇宫里,父皇总是端着太上皇的架子,连说话都带着几分疏离。
不过转眼之间,笑容就变成了苦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眼底的疲惫又涌了上来。
“朕最近的压力确实是有些太大了...”
李世民自嘲一笑,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
“昨天朝会上,几个老臣为了粮草调度吵了半个时辰,年轻官员又跟着起哄,朕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竟觉得有些无力。”
柳叶看得出来,这位皇帝是被朝堂上的局势给打击到了。
李世民向来是一个霸道到极点的皇帝,他自认为,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朝堂之上风起云涌,不管发生多大的混乱,都应该在他的掌控之中。
唯独这一次不同,朝堂之上,针锋相对的各个群体,好像都不怎么听他的话。
文官们盯着武官的兵权,年轻官员盯着老臣的职位,连皇族里都有人私下里搞小动作。
当然,不管李世民多心乱如麻,跟柳叶也没什么关系。
既然来到家里,尽一尽地主之谊是应当的。
从局势上来说,李世民和柳叶才是关系最牢固的盟友。
没有人比他们两个,更希望卢家覆灭。
或许是得到了李渊的教训,李世民并没有再跟柳叶聊朝堂之上的事情。
两人喝着茶,吃着小点心,聊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
从暖房里新种的蔬菜,说到西域商队带回来的新奇玩意儿,李世民说着说着,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了不少,眼底的疲惫淡了几分。
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
院子里的灯笼被点亮,暖黄的光笼罩着整个院子,一大家子人各回各屋,只有暖房里依旧灯火通明,李渊和孙思邈还在为最后一步棋争论不休。
李世民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骨头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他看着柳叶笑道:“今天聊的不错,改日再叙吧,朕明日一早就会回宫。”
...
李世民在长公主府舒舒服服的睡了一个觉,没有宫里的早朝催促,也没有大臣们的奏折打扰,他一觉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大早,皇帝和皇后两口子没有告诉任何人,悄悄离开长公主府,坐上马车回到了皇宫。
刚一回到紫宸殿,就碰见好几个前来告状的!
这个妃子欺负了那个妃子,这个亲王侮辱了那个郡王...
李世民耐着性子给他们调解完之后,看着金碧辉煌的紫宸殿,殿内的盘龙柱冰冷坚硬,连空气都带着几分压抑,心中愈发的厌恶。
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偏殿里,整整一上午都没有出来。
偏殿里只点了一支蜡烛,昏黄的光映着他的影子,他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奏折,却半天没看进去一个字,
满脑子都是长公主府的热闹...
跟宫里的冷清比起来,简直像两个世界。
听说皇帝回宫就没有露面,四位贵妃先坐不住了,纷纷来到紫宸殿,韦贵妃还特意带了一碗刚炖好的燕窝,想要询问长孙皇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皇后的神情之中略带担忧,她看了看紧闭的偏殿大门,轻咬了一下嘴唇,幽幽的说道:“陛下心里可能在犹豫...早上从长公主府回来,他就沉默了一路。”
燕德妃赶忙问道:“莫非和昨天去长公主府有关?还是说,朝堂上又出了什么事?”
长孙皇后摇摇头,“本宫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昨天陛下在长公主府里吃了一顿晚饭之后,就变成了这样,似乎有什么心结化不开...夜里翻来覆去的,也没睡好。”
韦贵妃急道:“娘娘还是赶快去劝劝陛下吧,要是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生闷气,会有损陛下的龙体!这碗燕窝还热着,您送进去,陛下多少能吃点。”
长孙皇后叹息一声,接过燕窝,却没有立刻去敲门。
“四位姐妹,皇族确实很不像话,有些人很让陛下失望,你们不知道,前些日子,本宫查到有些皇族在私底下跟卢氏串联,本宫觉得,陛下应当是在犹豫着如何处置。”
四位贵妃面面相觑。
她们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成为贵妃,可不是光凭脸蛋。
从出身上来看,这四位贵妃一个比一个高,甚至还有前朝皇帝的女儿。
出身决定了眼界,她们自然能够听得懂,长孙皇后是什么意思。
陛下并不是在犹豫究竟该如何处置,那些和卢氏混在一起的皇族成员,而是在犹豫,是否应当对皇族进行整顿!
很多皇族成员,都相当的不像话!
为了一己之私,损害天下的利益也就罢了,甚至有人会把主意打到自家人的头上!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在局势如此紧张的当下,若是皇族掺和进来添乱,会给陛下造成数不清的麻烦,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想要下重手来整顿自家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决定的。
毕竟都是姓李的,真要处置重了,难免会被人说无情无义。
“四位姐妹还需帮本宫整顿好后宫,想必你们也知道,后宫也不安生...”
长孙皇后看着四位贵妃,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有些嫔妃仗着家族势力,在宫里拉帮结派,甚至还敢打听外廷的事情。”
四人又互相看了看,燕德妃轻声说道:“整顿后宫乃是你我的份内之职,只是臣妾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尺度...若是处置轻了,起不到警示作用,处置重了,又怕得罪她们背后的家族。”
长孙皇后面色一寒,语气也冷了几分:“自然是要下重手处置!”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一条永远都不能触犯的铁律!和那些世家大族混为一谈的,可不仅仅是皇族成员,后宫之中亦有不少的嫔妃,在暗中搞小动作!”
“你我姐妹责无旁贷,必须把这些歪风邪气给压下去,不能让后宫成为世家的爪牙!”
四位贵妃同时深吸口气,而后齐声称是,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坚定。
她们也清楚,后宫乱了,陛下只会更心烦。
...
皇帝之所以忧心,皇后之所以下了处置后宫的决定,说到底,还是为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做好准备。
又是一次大朝会!
这一次,弹劾柳叶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多了将近一倍!
那些文官拿着柳叶“垄断西域商路”的由头,在朝堂上慷慨陈词,恨不得要将柳叶五马分尸!
出乎人意料的是,他们弹劾的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柳叶,还延伸到了某些老帅的身上。
尤其是弹劾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的奏章,简直像雪片一样,呼啦呼啦的飞到李世民的桌案上。
有人说程咬金治军不严,手下的士兵私藏战利品,有人说尉迟敬德居功自傲,在府里豢养私兵。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骂声一片!
文官们指责武官拥兵自重,武官们反驳文官纸上谈兵。
年轻官员跟着起哄,老臣们则皱着眉沉默,整个大殿乱得像个菜市场。
在这无休止的争吵之中,李世民高居在龙椅之上,一语不发,手指紧紧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
他看着底下吵得面红耳赤的大臣,只觉得一阵无力。
这就是他的朝堂?
房玄龄的脸色也阴暗到了极点,他作为宰相,看着朝堂如此混乱,心里比谁都急。
满朝文武之中,只有李大师,依旧是一副风清云淡的样子,仿佛眼前的争吵跟他毫无关系。
“肃静!”
房玄龄终于忍不住了。
他上前一步,大声打断双方的争吵,声音里带着几分怒气,“朝堂之上,岂容你们如此喧哗!陛下还在上面坐着,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君上!”
争吵声渐渐停了下来,大臣们都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房玄龄又上前几步,对着李世民拱手说道:“陛下,风闻参奏,乃是御史言官之本职,既然他们说的煞有其事,不妨交给大理寺和刑部来研判,若是宿国公和鄂国公真有罪责,想来大理寺和刑部也能够研判的清清楚楚,若是没有,也好还两位国公一个清白。”
李世民阴着脸,沉声说道:“那就按照房相的意思办吧。”
“此事交由刑部和大理寺,会同御史台研判!务必查清真相,不得徇私枉法!”
“另外,将今日参奏之人的姓名全都记下来,若有诬告之嫌,也要依律处置!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朝堂之上造谣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