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庞统的动作后,陈蒨眼神一凛,心率骤然间加快了几分。
居然连庞府中都有锦衣卫...陈蒨猛地意识到,锦衣卫这把剑,要比自己想象中长的多。
庞德公面容不断抽搐,看向那名仆从的眼神中简直要喷出火来。
孙伯符,你在我庞府中安插内应是什么意思!
今日若非庞统提醒,恐怕庞德公到死都意识不到自己府中出了内应。
庞统挡在庞德公面前,用自己的脑袋挡住庞德公的脸,以保证锦衣卫看不见庞德公的神情。
他又打了一个酒嗝,笑吟吟地说道:“叔父你带着子华继续逛,我去找点酒喝。”
...
下午时,秋阳穿疏桐,洒下碎金。书院朱门半掩,门楣“水镜”二字苍劲。
白墙映着几株丹枫,红得热烈。檐角铜铃轻晃,阶前青苔覆石,旁有曲池,残荷擎露,游鱼可数。长廊爬满枯藤,偶有银杏叶飘落,沾在雕花窗棂上,添了几分雅韵。
司马徽号“水镜先生”,汉末大儒、隐士,在襄阳外设有一书院,亦号之为“水镜”。
清早起床后,陈霸先起身赶往军营,陈蒨去找庞德公,而陈顼则骑快马赶向水镜书院。事态紧急,陈顼顾不得疲惫,一路疾驰不曾休息,总算在下午时到达。
书院门口有一小童在清扫台阶,看到陈顼后上前行礼。尽管对方衣着不凡,小童却没有惧意,仰头直视对方眼眸,问道:“先生来找何人?”
陈顼颇为惊奇,反问道:“你看到我不害怕吗?”
小童老实回答:“书院常有客来访,气质儒雅胜过先生者、权势地位高于先生者,我都见过,因而不怕。”
陈顼听罢啧啧称奇,腹诽道:水镜书院的扫地小童尚且如此不凡,水镜先生想来并非空有虚名。若能得见,也不枉我半日的奔波。
他露出微笑,拜道:“在下陈顼,特来拜访水镜先生。不知可否为我通报一二?”
小童长长地“哦”了一声,侧身让开道路,指向书院内部:“您沿着这条小道一直往里走,入目的第一间屋子中便是司马先生。”
“他跟我说今日你一定会来,还算出来您大致就是这会儿到,专门在那等着您呢。”
陈顼更加欣喜,一番道谢后快步走进书院。
他此番前来拜访的目的有二:首先,司马徽为荆襄名士,可以起到与庞德公一样的作用,甚至要比庞德公强。
其次嘛,司马徽为颍川人,与徐庶有交际,他想通过司马徽联络关羽。
尚未靠近屋子,陈顼先见到一名中年男子,那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经过。
陈顼见对方气度不凡,遂生结交之意。方欲行礼,却见那人连忙摆手:“你陈家危在旦夕,就不要连累我崔州平了!”
崔州平,荆襄名士。《三国演义》中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不果,返回途中偶遇此人,相谈甚欢,即请同归,却被对方拒绝。
陈顼不悦,斥道:“汝一山野村夫,怎敢妄言我陈家?”
崔州平摇摇头,不回答陈顼的问题,自顾自继续走路,嘴中吟道:“水镜书院管弦悠,陈顼阶前问村叟。”
“谁识冰山藏祸根,三龙困浅竟无由。”
一诗吟完,消失的无影无踪。
陈顼剑眉紧锁,得见司马徽的喜悦因此淡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感:三龙是指我们三兄弟吗?那困浅就是说我们即将遭遇祸事了呗。
竟无由...确实啊,孙策没由来的就想杀我们三兄弟。
他心情沉重,脚步不似方才那般轻快,行尸走肉地走到屋前,轻轻推开房门。
屋中,一名白发老翁端坐于案前。那张书案上摆着两杯茶,皆冒着热气。
“陈顼见过水镜先生。”
司马徽示意对方入座,不待对方开口,便先言道:“绍世(陈顼表字)可知自己害了偌大的陈家?”
陈顼大惊失色,浑身汗毛竖起,急切道:“顼哪里犯了错,还请先生明示!”
司马徽叹息,干枯的手指指向自己:“错就错在来拜访我这个老头啊!”
“荆襄名士众多,不去找别人,纵马疾驰半日跑到我这书院中来,缘由为何,你我心知肚明。”
陈顼重重地咽了一口唾沫。他明白司马徽的意思了。
襄阳城中那么多名士,我不去拜访,反而来找司马徽,他人极容易便能看出我有所图谋。而司马徽和别的名士相比,不就多了个在刘备麾下任军师的弟子嘛!
恰巧孙策有除掉陈家的心,恰巧现在的局势不容许允许孙策后方生乱。
一股寒意笼盖陈顼,他猛地打了一个激灵。
这下完了,把借口送孙策嘴里了!
司马徽看到陈顼的反应,同样一怔,难以置信道:“绍世竟然真有反心!”
两人相视无言。
荆襄名士虽多,但可比司马徽者却是寥寥无几。陈顼非要说司马徽名望高,自己觉得找他更有用,倒也能说过去。
司马徽方才只是提醒陈顼行为不当。
结果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心怀鬼胎的陈顼刚才还在为崔州平的诗患得患失,这下直接被对方给“诈”出来了。
好在陈顼反应够快,马上跪倒在司马徽身前,说道:“并非我陈家有反心,此前我陈家一直忠心耿耿,从未想过反叛。”
“只是孙荆州没由来想对付我陈家,顼才心生不满。倘若能改变孙荆州的想法,顼断不会投靠关羽!”
司马徽扶起陈顼,柔声道:“绍世不必如此。老朽对你们三兄弟亦颇为欣赏,知道你们是人中龙凤,不该受此劫难。”
“明日我去找孙荆州说明是非,其人虽庸弱,却并非滥杀无辜之人,而且素来礼遇我等,想来应是无事。”
“这段时间,你就待在水镜书院当中,不要乱走动,免得给孙策可趁之机。”
“孙策只要还念着他的名声,就不会冲到老朽的书院中抓人,这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