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张志国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15军45师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成功地歼灭了德军第56集团军整整5万余人!
这个消息让张志国激动不已,他不禁喃喃自语道:“45师干得太好了!他们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表现,展现了华夏军人的威武和勇猛,打出了我们华夏军的威风!”
张志国的心中充满了对45师的敬佩和赞扬,他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英勇的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45师的壮举不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也为所有华夏军人树立了榜样。
随后,张志国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报纸,他的目光落在了门口。只见门被轻轻地推开,一个身影缓缓走了进来。张志国定睛一看,来人正是志愿者战地记者组组长姜滔博。
姜滔博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房间,他的脸上透露出一种从容和自信。张志国见状,连忙站起身来,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主动迎上前去说道:“姜记者,你来得正好啊!”
姜滔博微笑着回应道:“首长,您太客气了。我应该早点过来向您汇报工作的。”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给人一种专业且可靠的感觉。
经过几句简单的寒暄之后,张志国直截了当地切入了话题。他目光如炬,紧盯着姜记者,开门见山地问道:“在这次 45 师的战斗中,你对 45 师有怎样的评价呢?”
姜记者似乎早有准备,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首长,45 师绝对是一支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部队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45 师 156 团 8 连 8 排的副排长于平。他在战斗中表现异常英勇,用仅仅 400 发子弹就成功击毙了 401 名敌人,而且最后一发子弹更是精准地击毙了两名德军军官,简直就是神枪手啊!”
张志国并没有说话,点点头。
姜记者的语速很快,仿佛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人。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兴奋和激动。
“于平,在战斗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技艺和勇气!”姜记者继续说道,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他仅仅用了一颗子弹,就成功地击毙了隐藏在里面的移动敌人,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壮举!”
门外听众们都被姜记者的描述吸引住了,他们的脸上露出惊讶和钦佩的表情。
“更令人惊叹的是,于平的这一击直接端掉了敌军的通讯部!”姜记者的声音越发高亢,“这对于我们的战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仿佛是有意给在场的听众们留出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在这短暂的沉默中,人们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于平的身影,想象着他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英勇和果敢。
然后,他继续说道:“于平的这一壮举,不仅仅是他个人实力的体现,更是我们整个军队的骄傲!他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军人的勇气、坚韧和担当,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他的声音激昂而有力,充满了对于平的赞誉和对军队的自豪。听众们被他的话语所感染,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于平的敬意,也是对整个军队的认可和支持。
张志国最后给姜记者好好工作,随后,离开了。
张志国刚离开不久,姜记者就接到了一封紧急信件。姜记者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份情报,仿佛手中握着的是整个战局的关键。当他看清情报上的内容时,心中不禁一紧——敌军竟然已经得知了于平的英勇事迹,并且正计划派出他们的顶尖狙击手来暗杀他!
姜记者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于平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他的勇气和果敢令人钦佩。然而,如今敌人却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惜一切代价要将他置于死地。
姜记者深知于平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性,他的存在不仅能激励士气,更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压力。绝对不能让于平出事!姜记者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好于平,绝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他立刻联系张志国,将情况告知。张志国当机立断,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们毅然决然地决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平的保护措施。不仅如此,他们还精心策划了一个巧妙的将计就计之计。为了让敌人上钩,他们故意散布消息,声称将把平转移到一个看似绝对安全的地方。
然而,这只是一个诱饵,真正的陷阱却隐藏在这个看似安全的地方背后。他们在那里布下了重重埋伏,只等敌人自投罗网。这个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敌人很难察觉到其中的端倪。
几天后,敌军狙击手果然出现。当他准备开枪时,周围突然涌出大量华夏士兵,将他团团围住。原来,于平早已在别处继续为战斗贡献力量,然而,这里实际上仅仅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诱饵罢了。这个诱饵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成功地将敌军引入了陷阱,使其阴谋彻底破产。
这次胜利对于华夏军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挫败了敌军的阴谋,更让全体将士们的士气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士兵们欢呼雀跃,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而于平,作为这次战役的指挥官,他的威名也因此而更加远扬。他的智谋和果敢在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赢得了士兵们的敬仰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