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第一营近五百儿郎压了上去,建奴箭矢停顿在军阵前方十余丈,对明军毫发无伤。
靠前的建奴应声倒地成为枪下之鬼,这便是弓箭与燧发枪的完美代差!
“盾牌掩护,撤回院中,快!”
“快撤!”
建奴算是领教到厉害了,几个牛录额真和代子随即作出反应,谁都不想挨枪子。
明军步步紧逼,待靠近时除了一两百具尸体,所有建奴龟缩进了院子。
“狗日的,扔震天雷!”
“得令!”
数十掷弹兵快速上前,一颗颗震天雷扔向院中。
“轰轰轰......”
院子中爆炸声四起,还伴随着鬼哭狼嚎。
“破门!”
“是!”
门前塞上几颗震天雷,巨响之下大门被炸得碎屑横飞。
“听我口令,上刺刀!”
“哗哗哗......”
一柄柄套筒军刺套在了枪管上,明军就等待着冲锋。
“杀建奴,冲啊!”
“冲啊......”
一队队明军涌了进去,谁都想多杀建奴。
这处院落很大,是原有金州卫官署驻地,院里横七竖八摆着建奴死伤者,活着的早都躲得老远。
“分散攻击!”
明军结成一个个小队,沿着各房间与院落同建奴展开巷战。
燧发枪配军刺无比适合近身肉搏,明军儿郎也不需要多少拳脚功夫,只需像几百年后杀鬼子那般直捅即可。
“啊......”
建奴早都被打散了,有组织的战斗小组对付散兵游勇可谓是手到擒来。
更多建奴被捅死,哪怕没当场毙命者,但凡被捅出血洞要不了多久也会失血而亡。
三棱军刺会产生不易愈合的创口,在后世因太过毒辣遭国际社会抵制,这个时代可没那么多规矩,妥妥一大杀器。
“砰砰砰......”
兵器碰撞与依稀枪声越来越稀少,建奴血染整个院落。
“启禀副千户大人,院中剩下三十余建奴负隅顽抗,有建奴首领身在其中,是否枪杀?”
“凡不缴械投降者,一个不留!”
“是!”
吴英杰面色冷峻,那份爆发出的杀气不容置疑,李率泰等汉军将领不禁心生胆寒。
从发起攻击到现在才两刻多钟啊,生龙活虎的建奴就没剩几个了,这与他们久攻不下还死伤无数简直天壤之别。
李率泰暗自庆幸,得亏自己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否则顽抗到底只能死翘翘。
“向卢将军回禀,我部剿灭建奴后随各部接管全城!”
“得令!”
“李将军!”
“罪将在!”
“让你的手下放下武器,由我军清点造册!”
“是!”
李率泰与几个心腹对视一眼,大家还能说啥,不缴械还叫啥投降呢。
就算明军不守承诺要灭掉他们,以亲眼看到的对方实力,武器在手也卵用没有。
到天色放亮。
城中厮杀早已停止,汉军在明军监督下负责打扫战场,建奴尸体被陆续运往城外焚烧。
卢象升连夜张贴出若干告示,大小训导官带着一队队人马敲着大锣,向百姓宣扬明军政策,书面与口头两不误。
明军入城后对百姓秋毫无犯,人们纷纷从家里走了出来,跟以往交战完全两个样。
整个辽东半岛大部失陷十五年了,旅顺口一带也已快三年,终于回到大明怀抱。
“罪将李率泰、罪将李祖述拜见中原侯!”
“......”
在尚飘着些许血腥味的大堂里,李率泰、李祖述领着一群汉军头目向卢象升跪拜。
一旁的明军将领威风凛凛,中原侯相貌堂堂眼神甚是威严,这帮汉奸心头七上八下。
放下手中汉军名册,卢象升环视一周,开口道:
“都起来吧。”
“谢侯爷!”
“现辽西、金州三卫全面收复,卢某会立即上书陛下,为我军有贡献者请功!
至于投诚之汉军,本侯也会按实予以详呈,交由当今天子亲自裁定!”
“末将多谢侯爷!”
“罪将多谢侯爷!”
卢象升说的这些都是大实话,他不会去刻意隐瞒。
此役从赤峰到朝鲜,明军涌现出的立功儿郎甚多,恐怕梳理记功都得再耗费一个月。
一群群汉奸也得好生理清,他知道天子是个嫉恶如仇的帝王,汉奸归附了又如何,最后绝对功是功过是过。
“来人!”
“属下在!”
“将此奏本从陆路速呈京师!”
“遵命!”
天亮前各部便已统计出初步战果,卢象升早都将奏本写好了。
天子收到这个消息,必定会龙颜大悦。
缓了缓,卢象升望向明军武将:
“沈副总兵、甘参将!”
“末将在!”
“本侯近日便会北上,巡视复州、盖州及宁锦防线回京!
本侯将在盖州与黄总兵详细筹划,金州三卫防务全部交予水师,现金州城至朝鲜海域就辛苦二位了。”
“末将领命!”
“两位切记,辽东半岛多数地域已丧失十余年,民心极度不稳,尔等另一个重要事务便是安抚百姓!
按开战前陛下旨意,尔等须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家园,并按政令分地于民!
本侯将随行而来的十余御史留下,朝廷也会陆续派来地方官,半岛之兴盛就看尔等了!”
“末将(下官)定不辱使命!”
“卢象晋!”
“末将在!”
“你部抓紧休整,届时随本侯北上与主力会合,此战后盖州以北便乃我大明前线,奴酋蹦跶不了几年!”
“末将领命!”
“卢象晋、沈世魁、甘辉、诸御史留下,其余人散了吧!”
“是!”
李率泰、李祖述等人被带到隔壁院子安顿,虽已重归大明但必须在明军监管之下。
这帮汉奸带回京师还有大用,都是天子点名要的。
接下来,卢象升交代了一些膳后事宜。
这些事在筹备战役前便已规划好,十余个御史也在此期间作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这下可甩开膀子加油干了。
另外针对军务也作出安排,沈世魁和甘辉部共有人马超过五万,布防金州到镇江堡以及朝鲜水域毫无问题。
按照崇祯最初意见,大明水师此战获胜后便进行扩充,同时协防金州三卫,以便陆军能全身心对峙建奴。
黄蜚、沈世魁、甘辉三部整合成北征、东征两个舰队,如此大明就形成了外加江南、南洋的四大主力舰队。
北征舰队主要势力范围为莱州至锦州、旅顺一线环后世整个渤海湾,拱卫京师外围。
东征舰队则辐射山东大部、辽东半岛及朝鲜海域。
两个舰队都带有征字,东征舰队还得扼守朝鲜与日本间的对马海峡,其目的不言而喻。
福建派来的数万兵船也不用回南方,原本仅打算抽调,后来崇祯与卢象升等人商量,干脆下旨甘辉部就留在北面。
郑芝龙接到旨意时喜笑颜开,皇帝并非要削他的兵力,而是更加信任他了。
如今那家伙位高权重,郑森还被赐于国姓成了朱家人,郑芝龙还有啥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