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不客气的言论,让佣人一时哑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斯特林老爷咳了几声,不悦:
“泰晤士报能选此高材,实属眼光独到。年轻人啊,就是这个样子,敢打敢拼,就怕有时惹了老虎,一头栽了。”
爱丽丝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啊?惹老虎是什么意思?就像您说的,我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太清楚,礼仪也欠缺了点。”
“若是我有不妥处,请斯特林老爷尽管指出,我必定改正。”
这谁敢指出?
上流社交礼仪中的一环,就是严禁公开表达对外人的恶意与否定,那被认为是市井小民才会有的粗鲁做派。
恰如爱丽丝遭到的无声针对,从头到尾都没有人直白挑她的刺。
只是以一种极其恭敬的态度提醒她——
“鱼刀更适合用来切割鱼肉”,“用餐前还需要敬杯酒”。
没有肆无忌惮的嘲笑,佣人不过是戴上温和的假面,对待爱丽丝就像在对待一个什么都不懂,都需要人教的婴儿,让爱丽丝这个成年人陷在透明的尴尬沼泽中。
那爱丽丝现在就问,她还有什么礼仪不对吗?没关系,可以直说,她非常乐意向斯特林家族“学习”。
就是这样下去,言行无忌的爱丽丝虚心受教后会不会对斯特林越夸越离谱?
要是夸出了一句超越王室……贵族们笑得可就是斯特林家族了。
古板的斯特林老爷一时被噎住,隐隐有些恼怒,酝酿着被顶撞的怒火。
就在此时,斯特林小姐没忍住,因爱丽丝的话噗嗤一笑,后知后觉遮住嘴。
斯特林老爷找到个发泄口,放下刀叉,冷冷道:
“马上就要出嫁的大姑娘了,连餐桌上的规矩都不懂,还敢笑出声音。”
“也就是现在的世道变了,规矩都不成规矩。放在过去,你必须去禁闭室反省三日,好好抄写几遍圣经静静心神,让上帝赦免你的无知之罪。”
指桑骂槐一通,斯特林老爷舒心许多,提前离席。
斯特林夫人怪罪看了眼爱丽丝,气自己女儿被迁怒了。
但就像她始终的退让与闭嘴,斯特林夫人独自气了一会,终究没说什么。她不再开口,沉闷切着盘中餐食。
爱丽丝叉起一块鱼肉,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也不知是谁在暗中针对她,利用餐桌礼仪发难一事,让猝不及防的爱丽丝无论怎么应对都处于下风。
别人都看笑话一样看着爱丽丝了,不反击只会被斯特林家族上下彻底轻视。
但反击了又招致斯特林夫妇的不满——
一个传声筒居然还敢回呛雇主了?这种细微的不满,很容易招致后患。
到底是谁做的局?
爱丽丝无视了餐桌上过于安静的气氛,边吃边想。
得益她反唇相讥拒绝被当猴子观赏的举动,起码佣人是不敢再玩什么花招,老实的像个鹌鹑,服务得尽善尽美。
一餐饭有惊无险的结束,爱丽丝倒没有被赶出去,就是待遇变成了半个透明人。
除去必须回应她的佣人,斯特林夫人用完晚餐直接起身离去。
莫名挨骂的斯特林小姐也生气扭过头,跟上母亲的脚步,行色匆匆,好像爱丽丝是个什么脏东西。
餐厅里只剩下爱丽丝与慢吞吞收尾的理查德。
爱丽丝不急着离开,低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忽然叹了口气。
她什么也没和理查德说,自顾自盯着装饰华丽的桌面看了会,再次叹气,迟缓站起。
“斯特林先生,您慢用。”
爱丽丝发现理查德还没走,勉强扯出一个笑,准备回房。
“刚才听记者小姐那么能言善辩,还以为您一点都不惧怕我的父亲呢。”
理查德轻笑一声,叫住爱丽丝,
“不曾想您现在是一副如此懊丧的模样,有什么烦心事吗?”
他的态度亲和,是在餐桌事件后第一个关注爱丽丝心情的人。
这让爱丽丝不由更低着头,声音闷闷道:“我刚才是冲动了,可佣人怎么能那样对待我,把我当无知稚儿一样去教导?”
“我虽然没有贵族出身,但也是努力自主的人,实在忍不下这口气。”
爱丽丝抿起嘴,悲观道,
“现在…现在不过是觉得,我的采访工作可能就要到此为止了。”
“只希望泰晤士报的主编别收到什么消息,我走到这一步太艰难了,担忧现在的一切就这样付诸东流。”
爱丽丝把一个初出社会,心高气傲闯完祸,又为此感到害怕与隐隐后悔,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年轻记者演绎得淋漓尽致。
“没事的,父亲母亲这点雅量还是有的,他们说不定会非常欣赏您的口才。”
理查德微笑道,
“而且您下午已经与我的姐姐聊了蛮多,收集到的素材想必也够了,怎么也不会耽误这一次的报道。”
理查德见爱丽丝还是闷闷不乐,许下保证,
“如果您实在担心…记者小姐,我会帮您劝一劝父亲,同时严令佣人们不许谈论今天的情况,不会走漏风声,动摇您的事业。”
理查德表现出的同情心,帮了爱丽丝一个大忙。
爱丽丝激动抬头看着他,夸道:
“真的吗?太感谢您了,斯特林先生,您是一位真正的绅士。”
理查德嘴角微微翘起,原本只是礼貌的笑容变得有几分真心,带着一点微不可察的满足,
“不必客气。帮助落难的淑女解决困境,也是骑士精神必备的修养。”
理查德再接再厉,提出要送爱丽丝回卧室,顺便敲打下佣人,免得爱丽丝因为今天的事,再次遇到不长眼的佣人使小手段。
爱丽丝自然答应下来,对理查德的提议那叫一个百依百顺,说什么都叫好,努力演着被拯救者。
因为她发现,她越需要帮助,理查德就越卖力。
这种状态,比理查德最初那温和而体贴的表象更具有真实感。
送爱丽丝回到房间,理查德彬彬有礼的告辞,转身离去的脚步轻快。
爱丽丝的房间在一楼,她照常洗漱完后,整理着带来的轻便行李,发现有样东西忘在斯特林小姐的卧室了。
“采访用的笔记本……糟糕,里面的内容我还没整理呢,得在睡觉之前把这件事情做完。”
爱丽丝自言自语着,同佣人说了声,上楼去找斯特林小姐。
斯特林小姐早就躺下了,听到爱丽丝在房门外报出来意,她眼皮一抬,思索片刻后允许爱丽丝进来拿。
爱丽丝进门,很快就在下午她坐的位置附近找到了笔记。
“不好意思,打扰到您休息了,斯特林小姐。”
爱丽丝朝斯特林小姐颔首,准备离开。
“不和我聊点什么吗?”
斯特林小姐叫住她,
“您总不想白跑这一趟吧。”
爱丽丝脊背微僵,老实道:“该问的都已经问过了。”
“您给的答案我全部记下来了,这么短的时间,那些回答应该不会变吧。”
斯特林小姐没看爱丽丝,而是看着门,声音变轻:“回答的改变不因时间的长短而定。”
“只为某个人的习惯更改。”
斯特林小姐的声音渐轻,带着些许的迷惘。
爱丽丝不再保持安静,低声道:“是斯特林先生吗?您的弟弟?”
斯特林小姐诧异至极,片刻后,承认:
“作为我的手足,他可以密切关心我的病情,频频前来探望。但骑士的诸多礼仪中,绝不包含着夜闯淑女闺房这一条。”
“因为这一点,我想有些事,只能在夜里谈,不必担忧被意外打断。”
“我想您也是这么认为的。”
斯特林小姐不疾不徐道,
“记者小姐,您在餐桌上的回答很有趣,这让您看上去不像是泰晤士报那群只会打官腔的人,而是更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而从下午的谈话来看,您的思维很缜密,怎么会把随身吃饭的东西落到我这?”
斯特林小姐招招手,
“我都替您挨了顿骂了,您确定要在这个时候就离开吗?”
爱丽丝被说服般无奈转身,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恭敬不如从命,斯特林小姐,我没看错您。”
“您一直都表现出了被压抑的的状态,您像是这个家的外人。”
是的,爱丽丝在餐桌上的反击,是想要引起斯特林小姐的注意。
因为她太反常。
斯特林老爷是古板的贵族,斯特林夫人是传统的贵妇,斯特林少爷是温和体贴的绅士,没有一个人脱离了身份,对爱丽丝这个记者另眼相看。
只有斯特林小姐,她像是这个家的外人。
无论怎么努力的扮演,她对父亲的冷漠,对弟弟的恐惧,对母亲的无可奈何,都在隐秘流出,她渴望着婚期,渴望着离开这个家。
当斯特林小姐笑出声时,爱丽丝知道她晚上可以拜访下这位走投无路的小姐了。
“外人?这个家庭的外人?”
斯特林小姐咀嚼着这个词,忽然恨声道,
“谁才是真正的外人?这可真不好说!”
“这里的一切都烂透了,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亲人。这座所谓的斯特林宅邸,不过只是一个庞大而又空虚的舞台,每个人都在假装自己很幸福,很正常,咽下那些翻涌的情绪!”
爱丽丝急忙往外看了一眼,比了个手势:“斯特林小姐,您小点声,外面有佣人值守!”
斯特林小姐胸脯剧烈起伏,好半天才平复下来。
“抱歉,是我冲动了,我太久没有见到正常人了。一个能听我说,不会打断我的话,让我别撒谎的人。”
斯特林小姐掀开被子,赤着脚在自己的床头翻找着,拿出了一张合照。
她把合照递给爱丽丝——
这张照片上是两个小孩:年幼的斯特林小姐,以及一个被扣去脸庞的幼童。
斯特林小姐缓缓道:“这是我和我的弟弟。”
爱丽丝试探道:
“您的弟弟…晚上吃饭时我们还见过。您对他的亲近很不习惯,现在还把他小时候的照片弄坏,他做了什么,您恨他?”
“不是我毁坏的照片。”
斯特林小姐抬起手,极快擦去眼角的晶莹,
“是理查德,是他,他把我弟弟走丢前小时候的照片全毁了。现在没有一个人,包括我,能精准描述出弟弟的长相了。”
爱丽丝抓住她不同的称呼:
“等等,斯特林小姐,理查德就是斯特林先生的名字啊,他不就是您的亲弟弟吗?”
这个问题把斯特林小姐问住了,她面露痛苦,转过脸,哀切道:
“该从什么时候说起呢?源头,应该是那起绑架案。”
“在我四岁的时候,我和弟弟遭遇了一场绑架。”
“对方向我父母索要了极其高昂的赎金,却只选择放回了我一个,把弟弟带走了。”
斯特林小姐带着点悲伤,
“我明明是最先回到家里的,但所有人都牵肠挂肚着那个还没有回家的孩子,关心着斯特林家族的继承人在外面的生活如何。我的父亲为此唉声叹气,母亲也数度哭晕过去。”
“以至于我在家里活得小心翼翼,不敢大声笑,不敢表露开心,不敢让自己显得幸福快乐,享受家族的荣光。”
“想要从这种令人窒息的泥潭中脱身,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弟弟,找到父母惦念不舍的小儿子。”
“所以,当骨肉分离的第三年,我七岁那年,有人为我们传来找到一个符合描述的孩子消息时,我比父母更加高兴,更加激动。”
“您知道的,爱丽丝小姐,小孩子本来长得就快,何况我们整整一千多天没有见面。”
“再次见到七岁的理查德时,他与我记忆里的脸有点不太相似。他的脸庞好像更窄一些,眼睛的睫毛也是一边有一边没有,嘴角的痣…我不记得弟弟走失前有没有这颗痣了。”
“何止是我,我的父母也不确定,他们彼此望着,希望谁能够给一个准话。”
“但他与父亲相似的发色,他特殊的异色眼睛,都让父母陷入了纠结之中。怕找错了,又怕弟弟只是吃了太多苦,才导致他与小时候有点不太一样的。”
“最终,他们决定让我来判断。”
“被找回来的孩子当着我的面唱起了一首童谣,那是我和弟弟以前玩过家家时唱过的,一字不差。”
斯特林小姐眼中闪过一丝后悔,
“这个证据足以抵消其他的疑点,喜悦冲昏了大脑。我点头了,非常认真地告诉父母,他就是我的弟弟,理查德.斯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