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风浪都害怕,将来怎么保护家乡的海疆!”广朋有些生气。
这是宣队长指派的几位展示我,职责是保护广朋安全,他们本来想司令在船舱了里保证安全,想不到受到了广朋的训斥:
“这么点风浪就怕,还是莱东渔家子孙吗?就怕你认怂!”他们齐呼啦站起来,跟着广朋来到了甲板上,接着蹲下身子整理渔网上的冰末,然后一点点的顺着渔网。
驾驶室里的宣队长看广朋顶着海风来到甲板上要撒网捕鱼,赶紧拿出一根长钓竿,走出来交到广朋手里:
“言司令,冬天捕鱼太不安全,还是用钓竿好一些。”
正在蹲着身子顺渔网的广朋头都没有抬,随声答道:
“一条一条的钓,还不累死啊,你先钓着玩就是。”
宣队长也不再做声,在鱼钩上挂上一串冻得梆硬的鸡肠,随手甩到海水里,自顾自的回到了驾驶室继续指挥驾船。
“言司令真是可以啊, 居然不晕船。”身边的副驾驶道。
“确实,言司令的体格太好了。不用管他,下网捕鱼,正好可以打消来往鬼子船对我们的怀疑。”宣队长也是奇怪。
五分钟时间,宣队长走出来收起钓竿,竟然是一条足有手腕粗细的鳗鱼,足有一米半长。
他甩到甲板上,对广朋说:
“你的网还没有顺好,我这里已经收获不小了。你还是用钓竿吧 。”
他再次把一堆鸡肠挂好,想把钓竿交给广朋。广朋却抄起顺好的渔网,与战士一起来到船舷的另一边,道:
“这就下网,让你看看这一网下去收获多,还是你这一根鱼竿收获大!”
广朋把网辫熟练的系在船上,然后和战士们一起开始下芒子,上面的红色浮标飘在海面上,接着就是几片网顺流下了下去,接着又是下一个芒子,再下数片网,每一个芒子都和网片连接自如,网片上有浮、下有坠,很快,网片和芒子就在海中形成了一片网墙。
宣队长在驾驶室看着广朋的熟练动作,根本就是一个老渔民,几乎完全忘记了他是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司令员。因为,广朋撒下的是流网,鱼游至此,常会扎在网上,进退不得,成为鱼获。
看广朋下网完毕,蹲在船舷处看着远处的海面,开始抽烟歇息,宣队长马上让副驾驶来到了船尾,让后面的渔船成斜三角队形岔开,避免对流网的干扰,随后他们也开始陆续下网。
他是要借此形成统一动作, 迷惑可能遇到的鬼子巡逻人员。
广朋看着宣队长的操作,非常满意,因为行动胜过语言,这种默契是未来工作的标配,不然什么事都需要费口舌 ,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
船舱里面昏天黑地的呕吐已经停止没有了,广朋伸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却都歪倒在舱壁上昏睡呢。
他把鱼竿抄了起来,结果又是一条长长的鳗鱼,广朋摘下来放到一边的桶里 ,上面很快就届上了一层冰,这可是冬天捕鱼的最大好处———真真正正的保鲜啊!
他提着鱼竿走进驾驶室,挂到舱壁上,道:
“半小时后收网,给我盛鱼的家伙什搬出来。”
“今天才发现,你是海上的行家,这些事情还用问我吗?”宣队长觉得此时的言司令就是一个经验丰富,只是今天脾气有点乖张的老渔民,也就不客气的说。
“放在什么地方总要和我说一下吧?”广朋带有了一点祈求的口气,一边把一盒纸烟从口袋里掏出来递给宣队长,还把洋火放到烟盒边上。
“是不是,下一步就要让所有战士都要上船了吧?”
“对,知我者宣队长也。”广朋干脆把纸烟抽出来放到宣队长嘴上,又亲自用烟袋锅上的火头给他点上。
“那几个战士都知道,让他们给你拿出来就可以了,现在风向有点问题,需要调帆。”
“嗯,冬天也会刮东南风吧,就像借东风一样。”
“海上和江上一样,改风根本不奇怪,贼风乱刮嘛。”宣队长道。
“距离龟岛还有多长时间?”
“这一改风,方向就对了,速度就快,还有一个来小时吧。”
广朋看宣队长在改正船帆方向,知道自己根本是这方面的外行,赶紧走出去喊人收网。
几个战士已经把收鱼的木桶提到了甲板上,排成整齐的行列,准备收集网里的鱼。
“今天怎么没有看到其他渔船?”广朋看看四周的海面,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春节前该忙的都忙好了,现在家家户户在家整网休息,所以出海的人非常少。再说,正月不出海,也是莱东的风俗。”
“那么,我们出海是不是犯了忌讳?会不会让人怀疑?”
“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个时候风大浪急,风向转化快,他们都是一些小船,最怕转风了,一转风就没有办法,所以正月都不敢出海。我们是大船,不怕这个,再说,这个时候打上来的鱼都会卖一个好价钱。别人只有羡慕。”
“收网吧?”广朋道。
“好唻,收网!”战士大喊一声,船上的人们,但凡有时间的,都跑了过来。
这也是规矩,收网是海上作业的高潮,也是最忙的时候,大家都要一起帮忙的。
广朋扭动网舵,开始一寸一寸的把鱼网车了上来,浮标跟着向船边一寸一寸的游过来。
“哎呀,大丰收!”
果然,刚刚拖上来的几片渔网中,黑灰色的大鲅鱼、银白色的鳕鱼,还有杂七杂八的鱼类,纷纷在网眼里摆动着尾巴,大家扯开网片, 尽情的收拾着丰收的喜悦。
还是宣队长说得对,还真是风向转变了,就连原本刺骨的寒风都有了些许的温暖感。
看大家一起忙的不亦乐乎,广朋固定住网舵,走进去船舱,掏出枪,用枪把敲击着舱板,发出嘟嘟嘟的清脆声音,对几位已经呕吐得天昏地暗的警卫员喊道:
“睡够了吧?再不起来帮忙收鱼,就把你们扔到海里喂鱼!快点!”
然后 ,脚步停也不停,回到了甲板上,继续与大家一起收鱼。
战士们眼看广朋虽然说话变得粗鲁,但是并没有动怒,都感到奇怪,继续说笑着摘鱼。
很快刚才还睡得天昏地暗的警卫员晃晃悠悠走了出来,虽然脸色干黄,但却按照广朋的要求蹲下身开始摘鱼。
果然是大丰收,刚刚收了一半的网,刚才准备的木桶已经装的满满当当了。
宣队长打开下层舱门,把水桶里冻得梆硬的鱼倾倒进去,随着渔网全部收上来,鱼舱已经到装上了一多半鱼。
这时候,广朋喊上刚才几位警卫员,一起到船舷边观察轮廓在逐渐变大,逐步近在咫尺的龟岛,随拿过几个苹果,每人一个,慢慢的啃着。
宣队长支上大铁锅,锅里放上剁成一块一块的鲅鱼,点火烹煮着。
“怎么样,看到了吗,那就是鬼子霸占的龟岛从,也是我们的目的地, 一会很可能还要登岛的,大家都要做好准备。”
“你就不要上去了,我和游击队员上去就行,今天你捕鱼捞虾,够辛苦了。”宣队长一边向炉灶里放着木柴,一边道。
“到时候看情况吧。”广朋道。
锅里的鱼在热水的烹煮下,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一股香气透过木盖在船上飘散着,格外诱人。
几个战士把刚才警卫员呕吐用的水桶吊到海上,使劲晃了几下,然后,提上来,马上就干净的没有一丝用过的痕迹。
“赶紧吃饭吧。”宣队长掀开锅盖,吹着上面飘散的水雾,大喊着。
白色和鱼汤可是真正的原汁原味,锅沿上贴着的玉米饼, 金黄金黄,大家拿着小碗,舀出鱼肉鱼汤,大口的咀嚼着。
宣队长吃饭快,他放下碗就再次把鱼竿甩到海里,这一次没有放什么鱼饵,而是真正的无铒鱼钩。
说来也快,三分钟一条的速度上来的都是鳗鱼!
看警卫员吃的那个香,广朋嘱咐他们慢慢吃,然后走到船舷看宣队长钓鱼,一边交谈着。
“你上过龟岛吗?”
“以前上去过收海参,事变以后被东倭军占领了,也就没有上去过。”
“今天有没有可能上去看看?”
“不行,我上去还可以,你上去是万万不行的。”
“那就麻烦你了。 ”
“最好谁也不要上去,现在岛上的情况完全不明,太危险了。”
说话间,远处传来几声枪响,跟着传来一阵呼喊声;
“打鱼的, 把船靠过来,太君要买你们的鱼!”
“来了。”
“你到一边去,我来应付。你口音不对,在船舱里面好好听着就行。”
“我听从宣队长安排,不过,要尽量制造登岛的机会,机会难得。”
广朋回到船舱,静静的抽着烟,听着外面的动静。
战士们都簇拥在甲板上,看着宣队长把船慢慢的向着海岸靠近。
其他两艘船,也跟着慢慢靠近码头。
广朋从窗口的窗户看出去,此时已经是日薄西山,落日的余晖 把海面照的通红一片,海上的落日格外漂亮。
“太君问你,有没有鳗鱼和鳕鱼?”一个声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