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眯起眼睛,记忆突然闪回。他想起在登州,护国军就是利用类似的地形设伏。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
\"王爷?\"额尔克图见他不语,小心地提醒。
孔有德摇摇头,强迫自己镇定。也许是自己多虑了,毕竟这次有备而来。但当他看到远处山脊上隐约的白色身影时,心跳突然加速。
那是护国军的披风!他几乎要喊出声来,但作为主帅,他不能动摇军心。
\"继续前进。\"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许多,只有自己听得见其中的颤抖。
当第一声爆炸响起时,孔有德感到一阵眩晕。不是震惊,而是一种\"果然如此\"的绝望。
\"地雷!快散开!\"他大声命令,同时迅速下马卧倒。铁片擦过他的头盔,带起一阵火星。
孔有德趴在地上,看着混乱的军阵,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当初背叛明军时的豪言壮语,想起对皇太极的承诺,如今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王爷,我们被包围了!\"一名亲兵冲过来报告。
孔有德没有回答,只是望着远处护国军的旗帜。那白色在雪原中若隐若现,就像他摇摆不定的命运。
当战斗结束,孔有德站在雪原上,望着成片的清军尸体,心中涌起一种奇怪的解脱感。这场惨败,或许正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救赎。
\"王爷,我们...怎么办?\"额尔克图小心翼翼地问。
孔有德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风卷起雪花,模糊了他的视线。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张好古的选择——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夕阳西下,护国军的旗帜在雪原上猎猎作响。孔有德深吸一口气,做出一个决定“退”
孔有德勒住缰绳,望着身后如潮水般溃退的镶蓝旗残部和自己的天佑军残部,心中一片冰凉。他本欲下令重整旗鼓,却发现自己的命令在混乱中如同石沉大海。士兵们丢盔弃甲,争先恐后地向后方逃窜,连他的亲兵都开始动摇了,
\"王爷,我们...我们撤吧。\"一名亲兵颤抖着声音建议。
孔有德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望着前方白茫茫的雪原,仿佛看到了自己惨淡的未来。作为降将,他本想在清军中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孔有德终于看到了辽阳城的轮廓。这座曾经繁华的城池,如今在寒风中显得如此凄凉。城门大开,几名清军将领正在组织收容溃兵。
\"王爷,我们到了。\"一名亲兵搀扶着他下马。
孔有德机械地走着,目光呆滞。他想起自己当初背叛明军时的豪言壮语,想起对皇太极的承诺,如今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辽阳城内,逃回来的济尔哈朗正在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孔有德被带到帐中,他低着头,不敢直视郑王爷愤怒的目光。
\"恭顺王,你可知罪?\"济尔哈朗的声音如同闷雷。
孔有德跪在地上,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但奇怪的是,他心中竟没有太多恐惧。
\"王爷,属下愿领罪。\"他平静地回答。
济尔哈朗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罢了,你随我入京复命吧。\"
孔有德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竟能活下来。
辽阳城的雪又开始下了,孔有德站在城头,望着远方。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但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必须重新开始。
张好古站在龙岗山巅,刺骨的寒风夹杂着血腥味扑面而来。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拨开积雪,露出一个清军士兵扭曲的面容。这个年轻的面孔还带着稚气,脑后拖着长长的辫子,后心处有一洞口。
\"督帅,这说明了什么?\"黄蜚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张好古没有立即回答,他继续检查着周围的尸体。一个、两个、十个...他数着尸体上的伤口,发现这些清军士兵的死亡方式惊人地相似——绝大部分都是背后中铳,只有极少数人胸前有伤口。
\"这说明...\"张好古缓缓站起身,声音低沉,\"他们不是在战斗中死亡,而是在逃跑时被我们追杀。\"
雪地上深浅不一的脚印和凌乱的痕迹,记录着这场血腥的逃亡。张好古沿着这些痕迹向前走去,脑海中重现了当时的场景——
当第一声爆炸响起时,清军的阵型瞬间崩溃。士兵们丢下武器,争先恐后地向后方逃窜。护国军的枪手们趁机发动攻击,铅丸如雨点般射向那些试图逃跑的敌人。
\"不要跑!稳住!\"清军将领的怒吼声在混乱中显得如此微弱。
但恐惧已经蔓延开来,士兵们只顾逃命,完全不顾身后的箭雨。雪地上留下的不仅是脚印,还有斑斑血迹,记录着这场血腥
龙岗山的硝烟尚未散尽,护国军的旗帜已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张好古站在山巅,望着脚下成片的清军尸体,却没有丝毫怜悯之色。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精锐,如今横尸雪野,成了护国军辉煌胜利的注脚。
\"督帅,这些尸体...\"黄祥欲言又止。
张好古微微一笑:\"不必掩埋,让这些叛贼好好看看,背叛大明是什么下场。\"
士兵们忙碌地搜集着战利品,清军的火器、马匹、粮草被一一清点。虽然连续作战的疲惫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但那种胜利的喜悦却让他们的眼睛炯炯有神。
\"弟兄们,这是我们的第三场大胜了!\"张好古的声音响彻山谷。
士兵们欢呼起来,他们记得清清楚楚:第一场是在海州城外,成功伏击镶蓝旗主力;第二场是在龙岗山,用火器阵击溃镶蓝旗主力;如今第三场,更是让清军闻风丧胆。
\"跟着督帅打仗,就是痛快!\"一名老兵擦着脸上的汗水,笑容灿烂。
确实,在张好古的带领下,护国军创下了不可思议的纪录——三战三捷,以少胜多,将不可一世的清军打得落花流水。
夕阳西下,护国军的队伍开始向牛庄方向进发。虽然连续作战的疲惫显而易见,但士兵们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们知道,这场胜利不仅改变了辽东的局势,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督帅,我们下一步去哪里?\"黄祥问道。
张好古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去牛庄,让那些叛贼知道,护国军的铁骑已经踏遍了整个辽东!\"
士兵们齐声应和,战马嘶鸣,护国军的旗帜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鲜艳。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在张好古的带领下,护国军必将取得更多的胜利,为大明收复失地,重振国威。
他们裹挟着大胜余威,就连夜晚也没能阻止他们的脚步。残月如钩,寒星寂寥,马蹄声却撕裂了夜的沉寂。火把连成蜿蜒的长龙,在辽南平原上起伏,像一条苏醒的巨蟒,朝着牛庄的方向疾行。
士兵的铠甲在火光中泛着冷光,刀锋上还沾着白日的血迹。没有人说话,只有急促的呼吸与铁器碰撞的声响。胜者的骄傲与疲惫交织在队伍里,但目标近在眼前——牛庄的城墙已隐约可见,轮廓如巨兽的脊背,静卧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他们终于抵达。城门紧闭,箭楼上的哨兵在晨光中缩成剪影。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长矛已抵上城门。
牛庄的清晨,注定被铁蹄声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