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和宋礼二人坐下来闲谈没过一会,陈羽就已经在后厨完成了厨艺展示。
他进来之后,身后跟着几个伙计,端着盘子上菜,每一个盘子上面都被不透明的罩子盖着,看上去很有神秘感。
“两位老哥,怠慢了不要怪罪。”
李志刚摆了摆手,笑道:
“哪有什么怠慢不怠慢,我们的两个都厚着脸皮留下来蹭饭了,而且上次陈老弟你去我那里,我也没有亲自下厨,今日你可是为我们两个老家伙亲自下厨,怎么说这心意我们是领了。”
宋礼见到陈羽前来,也是客套了一番。
“尝尝我的手艺吧,若是不好吃,还望多多包涵。”陈羽在厨艺方面,嘴上虽然全是寒暄,眼中却全是自自信。
他的厨艺可是获得过老朱小团体那伙人的认可。
既然能够抓住老朱小团体的胃,没道理抓不住眼前两个老哥的胃。
李志刚听出了陈羽话语中的自信、从容,也不客气,当即打开了第一个罩子。
蒜蓉粉丝蒸龙虾蒸屉掀开的瞬间,白汽裹着蒜香直冲鼻腔。
几十只龙虾卧在白瓷盘中央,红亮的虾壳被蒸得泛着琥珀色光泽,沿着虾背剪开的缝隙里,满满当当塞着金黄蒜蓉,热油浇过的痕迹还在蒜粒上闪着油光,底下垫着的粉丝吸足了虾汁与蒜香,变得通体油润透亮,连根根粉丝的纹路都浸着酱色。
“这卖相先给十分!”
李志刚抄起筷子就往虾尾去,夹起一块弹嫩的龙虾肉,蒜粒簌簌往下掉。
他干脆连肉带蒜塞进嘴里,牙齿刚触到虾肉就觉出弹劲,蒜香混着海味在舌尖炸开,当即拍了下桌子:
“鲜得掉眉毛!”
龙虾在永乐时期就已经成为了餐桌上的美食,巨如斗,状如龙,有须长二丈余。
只不过因当时在这方面的开发不到位,导致做出来的口感不行,逐渐沦为了沿海渔民的填腹之物。
但陈羽直接拿出来后世的蒜蓉龙虾,可谓在这个时代打开了吃虾的大门。
宋礼看着李志刚这副夸张的样子,挑了一筷子虾肉,入口滑溜,吸溜着就进了喉,余味里带着虾的鲜甜与蒜的辛香。
他又夹起虾钳里的肉,蘸了点盘底的汤汁,细嚼片刻后眼尾带笑:
“蒜蓉炸得刚好,焦香不苦,虾肉也没蒸老,火候掐得准。”
李志刚又掀开了一个罩子,蒜末豆豉蒸排骨深褐色的排骨码得整整齐齐,每块都裹着浓稠的酱汁,泛着酱红的光泽。
排骨间隙里嵌着金黄的蒜末和乌黑的豆豉,热油浇过的蒜末微微发焦,边缘泛起浅褐色,蒸汽氤氲中,酱汁顺着排骨纹路往下淌,滴在底下垫着的南瓜块上,把南瓜浸得发黄透亮。
“先尝块南瓜!”
宋礼率先夹起一块南瓜,入口即化,甜丝丝的南瓜里浸满了排骨的咸香和蒜的辛香,他眼睛亮了些:
“南瓜吸了肉汁,比排骨还好吃。”
李志刚直接夹了块带脆骨的排骨,轻轻一咬就脱骨,肉质软烂却不柴,蒜蓉在嘴里化开,豆豉的咸香刚好压过肉的腻味。
他咽下后抹了下嘴角:
“这排骨炖得够火候,蒜和豆豉的味儿全进去了,配米饭我能吃三大碗。”
说着给宋礼碗里添了块带筋的,
“你爱吃的筋头,炖烂了。”
……
有了前两道菜的加持,接下来李志刚更加期待罩子后面的美食。随着一道一道罩子的揭开,李志刚和宋礼也不断试此发出惊叹。
罩子全部揭开之后,李志刚感慨道:
“陈兄弟,实在没想到你不仅才识一绝,这厨艺也是一绝,相较于前段时间宫中的晚宴,我怕你比御厨的厨艺还要好。”
宋礼也是跟着附和。
陈羽见效果已经达到,对此只是笑笑。
那当然了。
老朱那小团体都被自己的厨艺佩服的五体投地,还拿捏不了你们。
说完,李志刚端起酒杯,
“陈老弟,前段时间晚宴你被陛下请封永乐诗仙,我还没有找个机会给你祝贺,就趁此机会,祝贺诗仙。”
“前有大学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恩人,如今再来永乐诗仙壮大声势,估计用不了多久,陈老弟就会成为大明文坛的领军人物!”宋礼也端起酒杯称赞道。
陈羽端起酒杯,谦虚道:
“这全凭几位老哥抬爱,若不是你们都收手,哪里还有我的机会。”
一阵推杯换盏。
良久,陈羽感觉都吃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说道:
“两位老哥,其实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当行不行。”
李志刚听着陈羽玩绕弯子的说法,有些懵,朗声道:
“陈老弟,跟老哥几个还有什么当行不行的,你说出来,我们给你参考参考!”
陈羽点了点头,稍作停顿说道:
“我想要成立书法协会。”
李志刚一听这个来了精神。
毕竟书法协会的事情,他们之前就一起商量过。
陈羽接着说道:
“眼下已有了永乐月刊,我瞧上面本就设有有奖征集的板块,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也在这月刊里增设一个书法板块?”
“借着这个由头,正好能邀请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加入。”
“这月刊大抵一个月左右的工夫,就能传遍整个大明。不如就以一个月为期限,让那些有意加入书法协会的爱好者们,都来京师参与书法比试。”
“咱们借着这场比试,敲定书法协会会长、副会长及其他负责人的人选。”
陈羽本来没有这个想法,可是看了报纸之后,上面的征奖栏目,他觉得有必要将之前与两位老哥提过的创办书法协会的事情提前了。
同时他也很好奇,到底是哪个小家伙,拥有这个头脑。
李志刚一听当即拍板叫好道:
“行啊,这个决定举双手双脚支持。”
“只不过,书法协会是你发起,我等支持,难道不应该是我们几个负责,为什么里面的负责人需要靠比赛重新选拔?”
“陈老弟,以你目前在文学界的声望,再加上陛下请封永乐诗仙的加持,你当会长没有人敢反对,你若是担心这个,那么你可以将心放在肚子里。”宋礼道。
李志刚听完宋礼的话,也以为陈羽认为自身资历不够,不能胜任会长职位。
也是在一旁拍胸脯让陈羽放心。
陈羽缓缓摇了摇头,语气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书法协会选拔会长与负责人,核心便是向天下人昭示,协会所有成员的任命,唯公平二字,再无其他。公平、公平、还是公平!一切凭实力说话,没有关系可托,没有后门可走,更没有人情世故可讲。”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人:
“唯有这般,选进来的才是真才实学之辈,或是秉持此等品格之人。这样的书法协会,才算有长远发展的根基。”
“好!说得太好了!”李志刚猛地一拍桌子,爽朗的笑声震得杯盏轻颤,“陈老弟这三声公平,真是让我开了眼界!论才学我不如你,论厨艺我不如你,如今连思想境界,我也差得远喽!”
宋礼坐在一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口中反复呢喃:
“公平……公平……”
那两个字似有魔力,让他周身涌起一股久违的热流,看向陈羽的眼神已然多了几分肃然起敬。
这位工部尚书素来是认死理的性子。
正因这份执拗,才在工艺上精益求精,也正因这份执拗,在朝堂高处见惯了品格消磨的无奈。
而李志刚向来不拘小节,恰好与他脾性相投,成了莫逆之交。
此刻望着陈羽坦荡的模样,宋礼只觉心头一热,竟生出几分遇知己的悸动。
他郑重地整了整官服,起身对着陈羽深深鞠了一躬。
陈羽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几乎是弹射般上前,双手稳稳托住宋礼的胳膊:
“老哥哥,您这可折煞我了!万万担当不起啊!”
“陈老弟不必过谦,在我眼中,你完全担得。”宋礼眼神恳切,语气里满是认真。
李志刚在旁附和:“宋兄说得极是!陈兄弟这番话的境界,若是传到太学学子耳中,怕是要以为世间又出了位圣人呢!”
陈羽暗自汗颜,原来在这个时代,公平二字竟比自己预想的还要金贵。
一番推赞过后,陈羽压下心头思绪,转入正题:
“既然二位都认同,那我私下就去找创办月刊的徐妙锦,跟她商量在月刊正文里,再加设一个书法板块,与相应的召集事宜。”
……
太阳落山之际。
陈府。
门前来了一辆马车,朱棣和夏原吉相继从马车上下来。
本来是朱棣一人前来,可是在半道上的时候,他担心陈兄弟会因前几天晚宴上没有升官而惨遭记恨。
所以直接拉来了夏原吉来充当和事佬,并顺带询问永乐月刊一事。
府上的伙计,对于朱棣和夏原吉再熟悉不过,来了之后简单的行了礼,直接放行。
“老朱,我就知道你今天会来,饭菜都准备好了,快进来坐。”陈羽笑呵呵的迎了上去。
朱棣听后眼睛一亮:
“陈兄弟,我可是好久都没有尝过你做的饭菜了,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有点饿了。”
三人相继落座,饭菜上齐,陈羽给朱棣和夏原吉每人倒了一杯酒说道:
“我猜两位老哥是为了永乐月刊的事所来,可对?”
夏原吉扒拉了几口菜,抬起头来说道:
“陛下,陈兄弟懂你啊,你为什么来还没有开口,他就已经知道了。”
朱棣笑了笑,
“不错,我就是为了月刊一事而来。”
“只不过,我不知道陈兄弟有没有因为前几天晚宴的事情,生我的气?”
陈羽疑惑的挠了挠头:
“前几天,晚宴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吗?”
夏原吉解释道:
“陛下还以为晚宴期间没有给你封官,所以会因此生气,所以像这种创办永乐月刊的事情,才没有给陛下打任何招呼就开始创办了。”
“啥?”
陈羽听后,咂了咂嘴说道:
“老朱,我跟你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你竟然会以为我因那件事情生气,实在是太不了解兄弟我了,不行,自罚三杯。”
“还有我可是知道老朱你是皇帝,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而这永乐月刊还没有真正的办起来,或者说是到它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我想着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再将这件事情告诉你。”
“结果你竟然这样想我,不行,还要继续自罚三杯!”
陈羽的一番话,直将朱棣说的有些不好意思。
就好像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样。
在朱棣语塞的时候,陈羽也没有给他辩解的机会,直接将酒杯推到了朱棣跟前,一副你丫的就不要多话了,赶快喝吧!
朱棣一怔,从来都是他赐别人酒,何时被别人赶鸭子上架这样赐酒。
夏原吉在一旁看的也是一脸懵。
但朱棣面对此情此景也只是笑了笑,随后一口气连干六杯。
喝完之后,陈羽说道:
“老朱,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创办永乐月刊?”
“为什么?”
朱棣一愣,好奇的问道。
他来之前其实对于陈羽为什么要创办月刊,心中已经有了猜测,宣扬一些东西。
毕竟,陈兄弟每年都拥有精盐等几项奢饰品的分红,光是这些分红就已经能够做到成为京师排名前几的富豪。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陈兄弟的性格,根本不像会为了钱,去做这件事情。
但朱棣太了解陈兄弟的才识了,他心中清楚,自己的猜测方向可能是对的,但是绝对只是陈兄弟真实目的的一小部分。
陈羽稍作停顿,语气平淡无波:
“程朱理学。”
四字落地,朱棣瞳孔骤然一缩,目光如电般猛地射向陈羽。
另一边,正持筷吃喝的夏原吉也瞬间停了动作,双眼圆睁,满脸皆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四个字,实在重逾千钧。
程朱理学自宋代兴起,流传至今,早已成了士绅阶层对抗皇权的一柄利刃。
先前陈羽提及开恩科,本意便是要制衡这股思潮,只因时机未到才迟迟未动。
而今,他显然要正式出手,向程朱理学发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