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李志刚却是被朱棣单独留了下来。
虽然目前大学还没有建立起来,但第一批人并不多,京师当中也有许多大型建筑,如建文旧臣的大宅院,完全可以暂时充当学府用地。
宅院占地超过十亩,里面装饰豪华,有假山有池塘,怎么就不能先作为学府所在?
既然学府的问题很好解决,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最为重要的配套班子。
需要尽快搭建。
这种人员安排,朱棣当然不可能亲力亲为。
他顶多对李志刚上报的名单,给一点意见,然后进行人员安排。
所以朱棣在常会结束之后,在御书房找见了李志刚,进行人员班子安排上面的敲定。
朱棣坐在龙椅上,对着李志刚说道:
“恩科结束,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永乐一朝的第一批高中学子,已经在朝中任职两日,原本因落榜在京师逗留的落榜生,这段时间也纷纷归家去了。”
“你要抓紧时间,拟定一个偏科人才落榜名单,将其张贴出去,并将今日朝廷对于开设大学的相关事宜,一同告知他们。”
“一定要快,若是晚了,很有可能耽误大学正式运转。”
李志刚点了点头,
“陛下放心,臣明白其中的道理,待会下去之后,便投入到大学的相关事宜中去。”
“先将皇榜张贴出来,并组织人手,在京师内宣传大学事宜,在将这些消息分散到京师中的客栈当中,至于已经离开的,则会派遣快马,沿着驿站通知,尽可能的将开设大学的消息,通知到位!”
李志刚对于这种事情,已经有了一次经验。
至于第一次经验来自哪里,当然是洪武时期的南北榜案。
开设南北榜之后,朝廷邀请北方学子重新参加科举,但面对的情况跟现在很相似。
而礼部的任务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将消息通知到位。
朱棣道:
“具体的安排,朕就不多言了,你看着办就行,你的办事能力,朕还是放心的。”
说到这,朱棣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
“对了,通知考生的时候,将朝廷兴建开设大学这个过程的前因后果,一并说出来。”
“要让那些能够进入大学的学子,乃至天下正在寒窗苦读的学子知道,为什么朝廷要开设大学让他们读书;他们又是因为谁,才有了进入大学读书的机会!”
话落,李志刚一脸的错愕,脸上的表情管理都险些失效。
朱棣的这一番话,可谓是在李志刚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陛下,您认真的?
若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张贴皇榜,告知天下的学子大学创建的前因后果,那陈羽将获利巨大!
而且这次就跟今日召见陈羽参加常会一样,不符合规矩啊!
一般张贴皇榜,都是直接将朝廷的政策告知,至于政策颁布的前因后果,从来都不会被一同告知。
但今日陛下竟再次破例,让李志刚在通报的时候,将开设大学的始末,一并告知。
这是什么意思?
让陈羽在天下学子当中增加影响力?
给陈羽造势?
破例后的消息,对于陈羽的好处显而易见。
大学获利最大的一方是谁?
寒门学子。
众所周知,寒门学子是读书人当中的最底层。
毕竟在往下一层的人,根本读不起书。
而哪怕是寒门家中,去培养一个读书人也十分吃力。
大学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窘迫的局面。
大学里面包吃包住,还分配老师的高福利待遇,相当于是给了寒门学子一个退路,给了天下学子一个退路。
所以毫无疑问,大学是以朝廷为背景建设的学府,天下的读书人,首先将要感谢的定然是永乐帝;
其次将要感谢的就是提出兴建大学的人,而在这种情况下,谁参与了开设大学的事情,谁就将获得天下读书人的感谢。
很明显,此提议是由李志刚和陈羽联名上奏。
李志刚身居正二品大员,他自认在仕途一道,算是走到头了,不可能在高。
对陈羽来说,则完全不一样。
陈羽是朝中的新人,虽然取得了永乐首届恩科的魁星,但在民间几次闲谈间,天下人对于陈羽的印象就渐渐的淡了。
再过十天半个月,天下人哪知道陈羽是谁。
哪怕是在今日常会上表现的极为突出,可在李志刚看来,顶多是在官场中的圈子里面,出名一次。
可给了陈羽这样一个机会后,陈羽的名声,将会在成为天下整个读书人感激的对象。
而读书人掌握的则是舆论,也就是说,陈羽的名声,将会在读书人口口相传中,做到天下皆知的结果。
当名声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也就意味着利来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
虽然陈羽将要获得的巨大名声,看似只是皇帝一句不经意的补充。
但这种补充,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毕竟在皇帝这九五至尊,当然不存在什么为你着想。
可今日陛下竟对陈羽考虑到了,看来陛下对于陈羽不是一般的看重啊!
李志刚心中感慨道,至于嫉妒,则完全没有,反而见陈羽如此受到皇帝重视,有些欣喜。
……
李志刚错愕了一会,回过神来,提议道:
“陛下,将陈羽的名字一同通知下去,那臣的名字,还是算了吧。”
开设大学完善大明人才储备这件事情,李志刚当然清楚,整个过程他做出的贡献,仅仅是将陈羽的提议写在奏疏上。
说白了,就是一个代笔的。
随便一个刀笔吏来,都可以胜任。
自己已经获得了一个祭酒的位置,实打实的利,再去获得名……
他感觉有些不太好。
朱棣轻轻的摇了摇头,不容置疑的说道:
“你的名字也要一同写上去!”
“李志刚,你要记住,你现在不仅是礼部尚书,还兼任大学祭酒一职。告知天下读书人,开设大学有你一份功劳,今后你在兼任祭酒时,绝对会有不少便利。”
“首先就是进入大学的学子,会对你充满感激,并很乐意听从你的安排。”
李志刚嘿嘿笑了笑,做出一副恍然状,
“还是陛下想的长远,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