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凑在一块抽烟,阿杜压低了点声音,眉飞色舞地说:“对了,你上回介绍那开大车的小子,苏齐源,跟我家瑶瑶处得那叫一个好!我看啊,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了!那小子,真勤快,每次来都不空手,好烟好酒提着,会来事!我瞧着是真满意!”
周辰吐了个烟圈,得意地笑道:“杜哥,现在信我的眼光了吧?你看阿星这媳妇,虽说是俺娘牵的线,但也算是我先看中人品不错的。我这媒人眼光,毒着呢!”
阿杜哈哈大笑,用力拍着周辰的肩膀:“信!信!绝对信!你们老周家,可算是我们老杜家的福星!这媒人红包,到时候绝对给你包个厚的!”
另一边,林栋东也吭哧吭哧地帮着搬螃蟹,小声嘟囔:“这小子谁呀?挺能干啊。”
周辰看了一眼,说道:“我表姐家的儿子,叫林栋东。人是挺勤快,脑子也活络。”
阿杜听见了,也插话夸道:“栋东你这表弟确实不错,嘴皮子利索,会来事儿,是块做生意的料!阿辰你好好带带,将来准能成你的好帮手!”
周辰笑着点点头:“是得好好培养。不过这小子之前还念叨过想去当兵呢,等等看吧,看他自个儿以后怎么选。”
周辰也确实有提携晚辈的心思。这林栋东踏实肯干,脑子也不笨,是个可造之材。
阿杜吸了口烟,又问:“那你接下来啥打算?还出海不?那边市区码头的货……”
周辰早就想好了:“市区码头那边,暂时就先让张明飞和我表哥他们多辛苦跑几趟供着货。现在农贸市场里摆摊卖鱼的越来越多,竞争大了,需求量反倒没以前那么吓人了。以前得我俩船货拉过去才够卖,现在少我一船,有时候晚上还卖不完。”
阿杜表示理解:“这倒也是,市场大了,摊子多了,生意分摊开是必然的。”
周辰看着码头的灯火,语气里带着对未来的展望:“不过逢年过节肯定还是忙。我琢磨着,随着这改革开放,经济越来越好,政策越来越活,以后的农贸市场肯定越来越大,说不定到时候咱都能自己盘下个固定摊位,甚至买个门面店正经做买卖呢!”
阿杜听得有些震惊,又有些向往:“真的能有那一天?私人还能买店面?”
“放心吧,杜哥,肯定有!”周辰语气笃定,“眼下市场生意淡点也好,那边要的货少了,我就多匀些好货送到你这儿来,反正怎么都能消化掉。”
他顿了顿,说出了自己更深远的打算:“其实吧,老是出海打鱼,挣的都是辛苦钱,风险还大。我寻思着,等明年,看看能不能搞点养殖。搞养殖好歹不用天天漂在海上,能多顾着点家。等孩子生下来,我总不能当个甩手掌柜,也想多陪陪孩子,当个称职的爹不是?”
“搞养殖?养什么?鸡鸭?”
周辰就笑呵呵地说了:“怎么可能是养鸡鸭呀,肯定是养海里的东西。咱们挨着大海,怎么可能会养这玩意儿。”
阿杜翘着二郎腿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攥着把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听见周辰说\"养海里的东西\",他\"唰\"地收了扇子,圆溜溜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海里?那不就是养鱼?可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你咋逮得住?\"
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个抓鱼的动作,逗得旁边帮忙理货的阿星媳妇\"扑哧\"笑出声。
这是隔壁摊主阿麟从隔壁摊位探过头来,黝黑的脸膛上挂着汗珠:\"我叔去年在浅滩插了排竹竿,想养点青蟹,结果涨潮时全给冲跑了,竹竿都折了十几根。\"
他抹了把汗,又压低声音,\"隔壁村老张头养猪那事你听说没?十几头猪啊,过年杀猪前全蔫了,兽医来看说是猪瘟,最后全埋了,老张头蹲在猪圈边哭得跟孩子似的,那叫一个惨。
周辰摆了摆手,语气轻松但带着几分笃定:“阿杜哥,阿麟哥,您这可就外行了。咱这滩涂,可是天然的宝地。要是真养猪,那得占多少地方?还得搭圈舍、喂饲料,哪有咱们这海边儿来得方便?”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像大张庄队那边养鸭子,就是利用水库的水面,鸭子自己吃水草、小虫子,省了不少人工。咱这背靠着大海,你说要是养对了东西,说不定比养鸡鸭还划算。”
阿杜听得一愣一愣的,嘴里嘟囔着:“这海里这么大,这玩意儿怎么养啊?弄到最后肯定十分费劲。”
他皱着眉,像是在想那些被台风吹跑的鱼苗,或者被偷走的鸭子。
周辰看出了他的顾虑,笑了笑,解释道:“您放心,这滩涂养殖可不比水库养鸭子复杂。我打算先承包一块靠岸的滩涂,用网围起来,像水库养鸭那样,但咱这海里养的是蛏子、沙虫这些贝类和海产品。它们不需要天天投喂,只要水质好、沙土合适,自己就能长。”
“这海里的东西,不会像鸡鸭那样乱跑吧?”阿杜还是半信半疑,“要是刮台风,那网破了,可不就全没了?”
周辰点头:“您说得对,刮台风确实是个风险。不过咱这滩涂得挑好地方,得选那些避风的浅滩,潮汐不太大的区域。再说了,养殖哪有没有风险的?就像水库养鸭子,也得防着岩鹰抓鸭子,防着野兽和小贼偷。咱这滩涂养殖,只要规划好了,该加固的地方加固,该防的地方防,风险就小了。”
阿杜叹了口气,摇头道:“你这有大船在外面捕鱼多好,省得自己折腾。”
周辰却摇头:“海里的鱼资源会越来越少了,不能光着眼于这几年,未来也要考虑嘛。”
承包滩涂,养蛏子、沙虫这些,成本低,周期也短。
等过几年,这些海货成了气候,这滩涂就能变成聚宝盆了。
阿杜听着听着,拍了拍周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反正我没有你的眼光,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不过年轻人,你也不能太冲动。”
周辰笑呵呵地点头:“您放心,我一开始不会考虑海上大规模养殖的。”
因为现在政策放开的主要是承包滩涂这件事。
比如说像在滩涂上蛏子啊、沙虫啊一类比较值钱的海货。
他一边想着,一边和阿杜继续闲聊,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起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把这滩涂变成自己的“聚宝盆”。
毕竟,在那个年代,愿意花这么多钱养这么多海货的人可不多,周辰他正准备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