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中,三国不过就是一个故事,或者有人能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什么。
而实际上,还是这个三国,却可以撬动国内、国外诸多行业的市场。
只要咱能给三国里的人物,设计出一套既能让人认出来,还让人很容易接受的样子。
那咱能做的事儿可就多了。
这些人物形象,印在火柴盒、文具、衣服上没问题吧?
画在折扇上也可以吧?
能不能把这些人物都捏成泥人、雕刻成木头人,还可以做出娃娃?
能不能印在杯子上?
一个人物印一个杯子,那要是有人想要把所有人物都集齐,是不是咱就能卖出好多个杯子?
还有……”
由于紧张,廖永明是想到哪说到哪,不像平时说话那样极具逻辑。
可即便如此,在场众位大佬也能听明白廖永明想要表达的意思。
并且大佬们很快就联想到了,他们曾跟随代表团出国考察时,曾忽略掉的一些细节。
是的。
廖永明说的这种营销方法,在大佬们看来并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也并不是没有人用过类似的手段。
甚至可以说,国外早他们很多年就已经在运用这样的营销方式了。
只是国内如今更注重硬实力方面的发展和学习,所以之前那么多次考察时才会忽略掉营销这方面。
更重要的是,国内即使是对经济、经营最有学识和心得的专家,也由于没接触过这种用故事营销的方式,所以必然没有意识到这么做到底能有多大的好处。
而廖永明这么一举例,大佬们瞬间就懂了。
甚至,他们能联想到的比廖永明想到的还要多,还要意义深远。
这下子,这些大佬看向廖永明的眼神就更具欣赏的意味了。
几位大佬互看了一眼,然后很有默契的什么都没说,反倒表现出更浓的兴味,以及洗耳恭听的架势想要听听廖永明还能说出什么超出他们想象的话语。
“额……不知我有没有表述清楚?”
廖永明觉得自己似乎好像应该算是说明白了,就是不确定能不能让在场的大佬满意。
他更不确定,这帮大佬今夜过来,最终究竟能不能给他帮忙。
不过在这些大佬面前,廖永明不敢有任何小心思,也不敢有所求。
他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大佬让他干嘛,他就老老实实干嘛就是了。
“廖永明同志,你刚刚用三国举的例子我们大概明白了。
但用故事来销售产品之外,你再给我们详细说说,利用好故事还能做些什么?”
廖永明想了想,便跟大佬们说了一下,他不仅是想要用故事来卖产品,还想用故事来给所有消费者建立品牌认知、塑造品牌文化。
“其实不只是服装行业,我觉得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是很大的。
在我的印象里,大多数产品除了能竞争一下质量、比拼一下价格之外。
商家要是想出头,那就只能不断的推陈出新吸引顾客。
可创意哪是那么好想的,而且再好的创意只要被想出来了,别人就很容易模仿和超越。
所以很多工厂的经营,就会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钱没挣到多少,结果利润却全投入到新品研发中了。
所以我就觉得,商家除了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福利待遇之外。
想要真正赚到钱,那就必须得在打造品牌上下工夫。”
“哦?
此话怎讲?”
“刚刚我说各行各业的竞争很大,而且除非技术遥遥领先,别人根本无法超越外。
那么大多数行业,就只能拼质量、服务和价格了。
也就是说,如果商品差不多的情况下,顾客是完全有可能选择不同的品牌去购买的。
而不会只要买某类的商品,就认准了一个品牌。
这对商家来说,就有了太多不确定性。
而为了让自家商品的销量不减,商家就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了。
可好的商品,真的需要薄利多销吗?”
没人回答廖永明的问题,但见众大佬的表情很是亲切和蔼,而且听的是真的很认真,廖永明也终于逐渐放松了下来,敢于多说一些。
“我觉得,每一个用心做产品、做服务的商家都应该学会营销自己。
因为只有这些好商家通过营销,让顾客们更信任这些好商家的品牌和产品,顾客才会不被奸商所欺骗,不会花冤枉钱。
而这些好商家,也能因此保证销量,让生意可以稳定长久的做下去。
而且只有让好商家真的有合适的利润可以赚,我们才能有更多的钱和时间去研究、打造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如此良性发展下去,好商家的生意才能不断扩大,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所以打造好品牌、提升品牌的影响、在群众心中的信任度是非常必要的。”
“嗯……”听廖永明说完,徐柏瀚老爷子突然出声,他似乎是有什么话想说,却没立即开口。
廖永明就静静待在一旁等着。
许久,徐柏瀚老爷子才道:“廖永明同志,你说的的确有几分道理。
只是,这样做却也有几分愚民之嫌。
难道打造品牌、提升品牌在群众心中的信任度,就只能用这种方法吗?
这似乎…并不是正人君子之举。”
在场大佬确实觉得廖永明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明目张胆的这么做即使目的是好的,可这跟骗人又有什么区别?
众大佬没把这话说出来,但廖永明也明白徐柏瀚老爷子刚刚话里的意思。
只是廖永明不但没因此觉得羞愧,反而又给众人举起例子来。
“徐爷爷,文字是有力量的,是可以给人传递信念的。
这是一种武器,只要咱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只要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那身为正人君子的我们为啥就不能用呢?
难道咱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奸商、国外的竞争对手、还有居心叵测的人用这样的方式来对付咱们吗?”
廖永明这话倒是给众大佬给说迷糊了,他们一时间还真没想到有哪个国外的品牌在运用同样的营销方式。
最关键的是,廖永明那句“对付咱们”更是让他们感觉有点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