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见孙权迟迟不出兵,又开口嘲讽:“怎么?权弟,你不敢出来应战了?刚才不是还挺威风的吗?现在怎么像只缩头乌龟一样躲在营里不敢出来了?我看你根本不配做皇帝,还是趁早投降,免得丢了性命!”
孙权被孙策的话刺激得额头青筋暴起,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就要下令出兵。法正见状,急忙跪倒在地,大声道:“主公!万万不可!请您三思啊!庞统诡计多端,我们不能中了他的计!就算要出战,也应该先派人探查清楚周围的情况,确认没有埋伏之后再做打算,不能如此贸然出兵啊!”
正在这时,身后的士卒匆匆忙忙,慌里慌张的冲了出来,“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啊!江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船只,是江东,江东的水军从江面上来袭啊。”
“慌什么,水军来了又能如何!”孙权笑道,“谁还能比我更懂水军,我天生就是水军的王者,他们的弓箭射程根本够不到我们的营帐,那边也没有地方让他们的大船登陆,除非他们想让那么多的大船全部搁浅。哈哈哈哈!”
“遵,遵命,陛下。”这士卒听着孙权这么自信,可算是冷静下来了。
可是阵前冷静下来有什么用,因为后面开始热火朝天起来了。
“咻咻咻~~”周泰的水军船上的投石机开始工作了,装满石油、火油等易燃物的坛子铺天盖地的砸向孙权的大营。
“轰隆 ——!”
第一只灌满石油的坛子砸在孙权大营的木质栅栏上,坛身碎裂的瞬间,黑色油液如蛛网般溅开,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数千只火油坛从天而降,密集得像是一场黑色的暴雨。
甚至有的坛子精准的砸在了孙权大军士卒的头上,这倒霉孩子当场躺下,要不说年轻就是好,倒头就能睡。
孙策大笑着喊道:“权弟,哥哥在你登基的时候没来得及给你送上厚礼,这次,给你补上一份大礼。”孙策说着就掏出了一架弩,造型独特的弩,没错,是改良版的狙击弩,上面用了三组齿轮,将射程提升到了500步。
孙策亲卫立马上前将弩箭点燃,孙策瞄准了空中,弩箭沿着优美的抛物线开始飞射而出,当时的抛物线方程大概是y=-250x^2。
孙权等人看着这支火箭飞入了后面的营地,接着一阵剧烈的火焰燃起的声音,伴随着浓烟滚滚,营地一处瞬间引燃。
“啊!孙策!我与你不共戴天!”孙权暴怒,“快给我杀了孙策!”
“陛下冷静!现在要先救火!救粮草啊!”法正大喊道。
正在孙权法正商量间,后面的投石开始发射密集火球,还有密密麻麻的火矢飞射而出,只是一瞬间,孙权的大营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权弟!亮不亮!美不美!那么近!那么美!周末来建邺!”孙策笑着说道。
“啊啊啊啊啊 啊啊 啊啊 啊!!!!!!!!!”孙权这下彻底疯魔了,“法正!你带人给我抢救来粮草,剩下的人全部给我冲!杀了孙策!我封他为万户侯!镇北将军!”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孙权这话一喊,原本还在火海中慌乱躲闪的士卒瞬间红了眼。万户侯、镇北将军的爵位像两把烧红的烙铁,烫得他们忘了营中肆虐的烈火,忘了江面上虎视眈眈的水军,举着刀枪嘶吼着朝孙策的两千人冲去,连带着那些原本负责救火的士卒,也撂下水桶跟着往前涌。
法正看着这失控的场面,急得直跺脚,伸手想去拉孙权的马缰,却被孙权一把甩开。“救什么粮草!今日不杀孙策,留着粮草给谁!” 孙权双目赤红,提着佩剑亲自冲在最前面,银甲上溅满了火星,活像一头被激怒的困兽。
孙策见状,嘴角勾起一抹计谋得逞的笑,对着身后的亲卫大喝:“撤!”
两千人结成紧密的战阵,边打边退,看似狼狈,却始终保持着不乱的阵型,他们早把退路摸得熟透,每一步撤退都精准踩在预设的路线上,既没被孙权军冲散,又恰到好处地吊着对方的胃口。
孙权军哪里看得透这门道,只当孙策是强弩之末,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猛追。
就在这时,江面上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号角声。周泰立于旗舰船头,玄色披风被风扯得猎猎作响。他望着前方混乱的滩涂,那里散落着孙权军溃败时丢弃的兵器,眼中寒光一闪,抬手对身旁的旗手大喝:“传我将令!第一梯队战车准备冲滩!弩手压制岸防残兵!”
旗手迅速挥动红黄双色令旗,江面上顿时响起“嘎吱嘎吱”的绞盘转动声。数十艘特制战船两侧的舱门缓缓打开,露出底下包裹着铁皮的木轮,这便是徐靖设计的水陆战车,船身窄而长,底部呈流线型,既能在水中灵活穿梭,靠岸后又能借木轮快速推进。每辆战车前都架着两具小型投石机,此刻已装满浸过火油的柴薪,车旁的士卒们正弯腰检查轮轴,将麻绳紧紧绑在腰间,随时准备跃下战车。
“冲!”随着周泰一声令下,第一梯队的二十辆战车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滩涂。船头的撞角狠狠撞开浅水区的芦苇丛,溅起的水花中,藏在芦苇后的几名孙权军残兵刚想举弓,就被战车上的弩手精准射中胸口,直挺挺地倒在水中。战车在浅滩上颠簸了几下,木轮碾过湿软的泥沙,发出沉闷的“咚咚”声,稳稳停在岸边。
“下车!结阵!”车长们的吼声此起彼伏。每辆战车上的三十名士卒动作整齐划一,手持长枪的前排士卒率先跃下,脚尖刚触到地面,便迅速展开成横队,枪尖斜指前方,形成一道紧密的枪阵;手持短刀和盾牌的后排士卒紧随其后,盾牌“哐当”一声落地,连成一面盾墙,将枪阵护在身后;还有几名士卒扛着云梯,快步跑到滩涂旁的土坡下,手脚并用地将云梯架在坡上,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