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章一起发)
张新招待完郝萌之后,还没等来魏续,就迎来了一个意外之客。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朝堂上,张让开始走流程。
刘协坐在龙椅上,日常发呆。
张新打了个哈欠,没有说话。
在他的疯狂压榨之下,朝廷积压的政务早就处理完了。
眼下距离春耕还有一个多月,确实没啥需要拿到朝堂上来议的事情。
“待会干啥好呢?”
张新心里琢磨,“要不去查查大侄子的作业吧......”
刘协似乎心有所感,突然打了个冷颤。
正当大家以为今日无事,准备散会的时候,大鸿胪韩融左右看了看,见三公和大将军都不说话,便走了出来。
“臣韩融有本奏。”
这个韩融,就是当初诸侯讨董之时,被董卓派去酸枣安抚诸侯的那个韩融。
刘协正准备宣布退朝,屁股都起来一半了,闻言只好重新坐了回去。
“准奏。”
“启禀陛下。”
韩融微微躬身。
“益州牧刘焉,上表称贺。”
百官纷纷面露疑惑之色。
称贺?
这点小事也值得拿到朝堂上来说?
要知道,天下还未混乱之时,逢年过节,各地的郡守国相、刺史等人,经常都会写一些贺表过来。
天下有一百多个郡国,每年又有那么多节日,一年下来,得有几千份贺表。
这么多贺表,不可能每个都拿到朝会上来说。
通常就是送过来给皇帝看看就完事儿了。
现在张新辅政,按理来说,直接送大将军府,或者送进宫内都可以。
难道是刘焉送的礼比较多?或者是有什么官职需要请封的?
“朕知道了,一会直接送大将军府吧。”
刘协淡淡回了一句,站起身来。
这种东西,他才懒得看嘞。
“陛下。”
韩融见状连忙说道:“刘焉此次上表,除去称贺以外,还有一事。”
“你就不能说快点?耽误朕玩耍。”
刘协心中骂骂咧咧,又坐了回去。
“爱卿请讲。”
“刘焉说,他在益州染病,身边唯有三子瑁相随。”
韩融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双手奉上,“刘瑁有狂症,不能照顾他,请召幼子刘璋入蜀照看。”
百官恍然大悟。
原来是找朝廷要质子的。
那是该拿到朝堂上来议一议。
大臣出镇,质子留朝,这是惯例。
当初张新出任青州牧之时,也是留了老婆孩子在雒阳的。
刘焉共有四个儿子。
长子刘范,现任左中郎将。
次子刘诞,现任治御史。
三子刘瑁,为别部司马。
幼子刘璋,现任奉车都尉。
除了刘瑁在入蜀的时候跟着一起去了,刘焉其他的儿子现在都在长安。
刘瑁有狂症,也就是有精神病,时而正常,时而疯癫,确实不适合照顾生病之人。
如今刘焉上表也没要长子,只是要个幼子而已,倒也算是合乎情理。
当然了,朝廷肯不肯给,那就得看执政者心里的想法了。
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
百官齐刷刷的看向张新。
张让走了下来,接过韩融手中的奏表,拿给刘协查看。
刘协看过后,又让张让把奏表拿给张新。
“大将军以为如何?”
“刘焉请召刘璋入蜀?”
张新看过奏表,传给淳于嘉等人,心中沉思。
他想的并不是放不放刘璋入蜀。
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放人的。
因为他知道,刘璋入蜀之后就不会再回来了,而是会继承刘焉之位,割据蜀地。
张新想的是,能不能趁着刘焉生病的这个机会,把蜀地给拿下来?
现在他已据有青、冀、司三州之地,若能再把益州拿下,将会形成一道东起大海,西至关中,南抵长江的半月形包围圈,笼罩住整个中原以及荆州之地。
这道包围圈的形状看似很薄,但无论何处,都有险可守。
益州、关中之地不必多说,群山环绕,易守难攻。
雒阳有八关之险。
冀州虽然一马平川,却也有黄河天险。
还有孙策在兖州挡着。
唯一一个没什么地利的青州,面对的也是陶谦这样的庸才,根本不足为虑。
“若是拿下益州......”
张新脑中勾勒出一道简易的地图。
拿下益州后,中原和荆州的各处要地,将会全部暴露在他的兵锋之下!
自益州出,可沿着长江水路,直取南郡。
自汉中出,也可沿着汉水,进攻南阳。
关中的武关和雒阳的大谷关,想要进攻南阳、颍川、汝南等郡都很方便。
从冀州南下,可以横扫中原。
青州出兵,可进击淮泗。
而曹操、刘表等人想要打他,要么先打孙策,要么就只能去啃那些关隘。
“益州,好地方哟......”
张新越想越是心动。
拿下益州,他将占尽天时地利。
届时只需内修政理,积蓄力量,再争一个人和。
统一天下,将水到渠成!
“大将军,大将军?”
淳于嘉的声音响起。
张新回过神来。
“哦?司空何事啊?”
“大将军。”
淳于嘉开口问道:“刘焉请召刘璋之事,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此事容后再议吧。”
张新敷衍了一句。
刘焉这人,其实还是有能力的。
他入益州后,先是平定了马相、赵祗的黄巾之乱,又令张鲁、张修杀了汉中太守苏固,再平定了任岐、贾龙之乱。
马相、赵祗是贼。
任岐、贾龙是豪强。
刘焉一边通过剿贼树立威望,一边打击豪强,大权独揽。
再加上有张鲁驻守汉中,作为屏障。
现在的益州,基本上是刘焉一个人说了算。
益州险塞。
张新想要拿下刘焉时期的益州,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哪怕是刘璋那种暗弱之主,刘备也是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将其拿下。
不过好在,刘焉年事已高,现在又病了,或许会有可乘之机。
“嗯?”
淳于嘉神情一愣。
朱儁微微皱眉。
他们都看得出来,方才百官讨论此事的时候,张新在发呆,大概是没有听到的。
可之前议事的时候,张新哪怕不采纳百官的意见,也会问上一句。
今天怎么问都不问,直接就容后再议了?
“既然如此,那便容后再议吧。”
刘协哪管这啊那的,见张新将此事搁置,赶紧抓住机会开溜。
“退朝。”
刘协急匆匆的玩耍去了。
“臣等恭送陛下。”
百官行礼,各自散去。
张新低着头,不断思索着拿下益州的可行性。
目前关中有六万精锐大军。
除开准备派去太原、安定两郡的一万兵马,还有五万。
长安这里,怎么着也得留个两万兵马驻守。
再加上关中刚刚安定,没有征调民夫的条件。
如此算来,想要取蜀的话,最多只能动用三万精锐。
这三万精锐,还得分一部分来搞后勤。
真正的能战之兵会更少。
该如何用这三万兵马,拿下群山环绕的蜀地,张新得好好思量一番。
“子清,子清。”
蔡邕走了过来。
张新抬头,见是老登来了,连忙行礼。
“老师。”
蔡邕点点头,与张新并排而行。
“方才朝会之上,子清何以将刘焉请召之事押后?”
张新立刻明白过来。
蔡邕这是来提醒他的。
虽然事情能不能干,怎么干,都是你说了算。
但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嘛。
朝廷连续经历了董卓、李傕两个国贼,百官的神经还很敏感。
你连样子都不做,就这么乾纲独断,很容易被人说闲话。
“老师见谅。”
张新笑笑,“弟子只是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
“何事?”蔡邕连忙问道。
“现在还很乱。”
张新摇摇头,“弟子需得回去好好思考一番,才能理出头绪。”
“原来如此。”
蔡邕松了口气,“那子清回去好好思量吧,我也上值去了。”
“老师慢走。”
二人告别之后,张新回到大将军府中,令典韦取来舆图,仔细查看。
“欲要取蜀,必先得汉中......”
张新脑中不断推演。
汉中其实并不难攻。
历史上刘备打汉中之所以那么费劲,除了他面对的敌人是曹操以外,还和地形有关。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刘备大军自蜀中出,想要进入汉中,只有两条道路可选。
联通成都的金牛道,以及巴郡那边的米仓道。
当然了,后来还有个皇帝,为了他爱吃荔枝的妃子,凿了一条荔枝道出来。
只不过那要几百年以后了。
米仓道距离汉中的距离较短,但路险难行,不太适合大军行进。
张合就曾通过米仓道打进过益州,然后在宕渠那块被张飞揍了一顿,鼻青脸肿的回去了。
回去之时,由于道路太过险峻,张合只能弃马步行,最终只带了十几个人回到南郑。
也就是说,蜀地之军想要进攻汉中,其实只能走金牛道。
一千二百里的金牛道尽头,是险峻的阳平关。
阳平关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刘备直到最后也没能打下来。
他先是派遣张飞、马超、吴兰、雷铜等人绕道下辩,企图从陈仓道进入汉中,结果被曹洪、曹休、曹真挫败。
吴兰、雷铜战死,张飞、马超狼狈奔逃。
随后他又派陈式翻越走马岭,意图走马鸣阁道进入汉中,又被徐晃吊打了一顿。
刘备顿兵阳平关外一年有余,左右都绕不过去,实在没办法了,这才孤注一掷,南渡沔水,抢占了定军山。
接着就是耳熟能详的‘定军斩夏侯’了。
然而在夏侯渊阵亡之后,曹操又与刘备在汉中相持了四五个月,逼得刘备‘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几乎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
后来曹操由于后方不稳,这才不得不撤军回师,将汉中之地拱手相让。
也就是说,汉中之战,刘备其实不是打赢的,而是耗赢的。
但这是从蜀地进攻汉中的难度。
从关中进攻汉中,可选的路线就有很多了。
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
除了陈仓和祁山道,其余三条道都不用面对阳平关。
而且这些由河水冲刷出来的谷道,一路上都可以用船只运粮,保障后勤。
曹操取汉中之时,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拿下了。
现在的张新和那时的曹操相比,孰强孰弱不太好说。
可现在的张鲁,一定没有二十几年后的张鲁强。
“苏固与我相熟。”
张新心中暗道:“我若打着为他报仇的旗号,兵入汉中,他之故吏必与会与我交通,事半功倍。”
“取汉中易,难的是如何取蜀啊......”
蜀地到汉中的路难走,也代表着汉中进入蜀地难。
刘备打汉中之时,一千二百里的金牛道,就足足走了半年时间。
这还是在一路关隘畅通无阻的情况下。
张新若是入蜀,需要一路攻克白水关、葭萌关、梓潼关、涪(fu)关这四道险关,才能抵达刘焉目前的州治绵竹。
绵竹,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关隘。
即便失守,刘焉还能退守成都。
这么一算的话,即使一切顺利,拿下益州之地,至少也需两年时间。
若战事不顺,打个三五年,或者根本就拿不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新不可能在益州耗费这么长的时间。
“要不益州就先不打了,只拿汉中就行?”
张新想了想,随即摇摇头。
“汉中乃是益州门户,若失此地,益州门户大开,刘焉不会坐视我经营汉中,定会出兵来夺。”
“到那时,我将身陷战争泥潭,不得脱身,还如何......嗯?”
张新突然灵光一闪。
“汉中若失,刘焉必会出兵来夺......”
“若我取下汉中之后,打开阳平关,将刘焉大军放入汉中平原,再聚而歼之......”
“益州岂不是弹指可下?”
张新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来人,召公达、公与、奉孝、文和过来见我!”
“诺!”
过了一会,荀攸、沮授、郭嘉、贾诩四人来到。
“拜见明公。”
“诸位免礼。”
张新伸手一指,“请坐。”
四人落座,一脸好奇的看着堂中挂着的那幅地图。
张新将今天朝会上的事情说了一下。
“刘焉以张鲁擅杀故汉中太守苏固,假托米贼作乱,不遵朝廷号令。”
张新环顾众人。
“我意出兵取蜀,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益州篇开始了哦,没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