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散尽,残阳如血。
大梁城外的临时营地,气氛却比战场更加剑拔弩张。
秦国的嬴政,一袭玄色长袍,负手而立,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众人,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殆尽。
赵国的廉颇,一身戎装,手按剑柄,须发皆张,如同蓄势待发的猛虎。
魏国的信陵君,虽面带微笑,却难掩眉宇间的忧虑,手中折扇轻摇,却无法驱散心中的烦躁。
苏秦站在一旁,眼神闪烁不定,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寡人已经做出让步,你们还要怎样?!”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廉颇冷哼一声:“秦国虎狼之师,谁知道你们是不是缓兵之计?!”
信陵君叹了口气,试图缓和气氛:“两位,和谈不易,还请以大局为重……”
“大局?”嬴政冷笑,“寡人统一六国,才是真正的大局!”
“你!”廉颇怒目圆睁,手中宝剑发出阵阵嗡鸣。
眼看谈判就要破裂,孙子缓缓走上前,站在了嬴政和廉颇之间。
“诸位,且听孙某一言。”他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奇异的力量,让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了几分。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天道,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这难道就是诸位想要的吗?”孙子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望着嬴政,目光清澈而坚定:“秦王陛下,统一六国,固然是雄图霸业,但若能以德服人,岂不更胜一筹?无为而治,并非软弱,而是以柔克刚,以无胜有。”
他又转向廉颇和信陵君:“两位将军,合纵抗秦,亦是为了保家卫国,但若能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更好?无为,不是退让,而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孙子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各国君主的心锁。
嬴政的眼神渐渐柔和,他开始重新审视孙子的理念。
廉颇的怒火也渐渐平息,他不得不承认,孙子的话有几分道理。
信陵君更是连连点头,对孙子的智慧佩服不已。
甚至连一直沉默不语的苏秦,眼中也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昭阳如月站在孙子身后,看着他侃侃而谈,心中充满了骄傲。
她知道,她的夫君,不仅仅是一位兵法大家,更是一位心怀天下的智者。
经过漫长的 ????,最终,赵、魏、韩三国君主率先表态,愿意与秦国罢兵休战,展开进一步的和平谈判。
消息传出,举国欢腾。
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们,终于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他们载歌载舞,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然而,就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孙子却收到了一封来自稷下学宫的密信。
他展开信件,眉头渐渐皱起。
身旁的昭阳如月察觉到他的异样,轻声问道:“夫君,怎么了?”
孙子将信递给她,缓缓说道:“看来,这‘无为’之路,还长着呢……”他顿了一顿,目光投向远方,声音低沉而意味深长,“他们……在稷下学宫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