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箐箐手里小心翼翼地提着那个大大的锦盒,紧紧跟在李姨娘身后,小步快跑着进入了厅堂。
她轻手轻脚地将锦盒放在茶几上,然后快步走到李姨娘身边,满脸笑容地招呼着正站在那里打量着厅堂的姨娘,热情地说道:“姨娘,您快请坐呀。”
“好嘞。”
李姨娘随口应了一声,但她的眼睛却并没有闲着,依旧像两颗黑宝石一样咕噜噜地四处张望着。
终于,她在客厅的沙发上缓缓坐了下来。
林恩和在日本生活了整整十八年,他的所有生活习惯都已经被东洋的做派所深深影响。
就拿这套专门给三姨太杜箐箐准备的小院来说吧,其装修风格简直可以用“简陋”来形容。
李姨娘自己住惯了那种装修得古色古香、充满中式韵味的大屋。
如今看到这个装修的得颇为简陋的厅堂,心中不由嘀咕起来。
诺达的厅堂中,只放着一套颇为新颖的皮沙发,一张孤零零的茶几,以及一个略显寒酸的茶吧柜。
这与她想象中的豪华厅堂相差甚远,以至于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儿子不是从声合号那里挪了大量的钱财吗?可为什么他住的地方会如此简陋呢?
而且,他还在地都镇当了那么多年的镇长,怎么会住着这样的房子呢?
莫非,他真的去随朱静宜母子仨人去了日本?丢下三姨太杜箐箐一个带着儿子林若隐住在这里?
“箐箐,你也坐下吧。”
李姨娘面带微笑,温柔地看着眼前在自己面前略显拘谨的儿媳。
杜箐箐双手自然下垂,静静地站在李姨娘身旁,宛如一个乖巧的孩子。
李姨娘见状,主动伸出手,轻轻地拉起了杜箐箐的手,柔声说道:“来,箐箐,别站着了,快坐下。”
杜箐箐被李姨娘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但她还是顺从地在李姨娘身旁坐了下来。
坐下后的杜箐箐,脸上露出了一丝腼腆的笑容,那笑容如春花绽放,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箐箐啊,恩和这些年去了日本,把你和若隐留在国内,真是苦了你了。”
李姨娘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心疼,她紧紧地握着杜箐箐的手,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杜箐箐听到李姨娘提起林恩和,心中不禁一紧。
然而,当她看到李姨娘那关切的目光时,她悬着的心终于慢慢落了下来。
她的脸色微微泛起一抹心虚的红晕,有些尴尬地说道:“姨娘,恩和他……他肯定有自己的苦衷,我不怪他。”
李姨娘似乎看穿了杜箐箐的心思,她轻轻地拍了拍杜箐箐的手,安慰道:“好孩子,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人。只是这两年声合号的效益不如从前了,能分到的红利也少了许多,你们母子俩的生活怕是会有些困难。如果你们在生活上遇到什么难处,一定要跟我说,知道吗?”
杜箐箐感激地看了李姨娘一眼,点了点头,轻声说道:“谢谢姨娘关心,我和若隐会照顾好自己的。”
她的声音轻柔而温和,与李姨娘交谈着一些家常琐事,但她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上面。
她的耳朵像雷达一样,敏锐地捕捉着院子外面的任何一点声响。
刚才去开门时,林恩和曾和她说过,如果来的是母亲李姨娘和二哥林恩惠、三哥林恩爱,他就会从院子里那张竹梯子爬到外面去。
如今开门见只有李姨娘一人到来,想必躲在书房里的林恩和已经偷偷看过了吧。
但杜箐箐心里还是没底,到底林恩和知不知道只有李姨娘一个人到来?
到时他有没有顺着院子里的竹梯子,悄无声息地爬到墙外头去呢?
杜箐箐的内心愈发焦虑,她觉得自己坐立难安。
尽管她努力让自己在与李姨娘的谈话中保持镇定,但她的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着。
终于,她想到了一个借口。她微笑着对李姨娘说:“姨娘,您第一次到家里来,这一路辛苦了。我这就去厨房给您煮碗甜汤,给您洗洗尘。”
其实,她是想借着去厨房煮甜汤的机会,去院子的另一头的书房里,看看林恩和有没爬出墙外去。
“不要麻烦了,我不饿。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的。”
听到媳妇杜箐箐要用潮汕人最高的礼仪(注:潮汕习俗,第一次到家里来的客人,主人要煮一碗甜汤给客人吃)迎接自己的到来时,李姨娘客气地说道。
“一家人,也不能落了理呢。您请坐喝杯茶,我这去去就来。”
杜箐箐说完,站起身来,丢下李姨娘一人在厅堂,朝着院子另一头的厨房方向走去。
见儿媳张罗甜汤去了,李姨娘站了起来,跟着走出了厅堂。
杜箐箐匆匆走进厨房,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一样,七上八下的。
她快速地在锅里添了碗水后,便悄悄地溜进了后院。
“姨娘一个人来了?”
杜箐箐刚推开书房门,只见林恩和笃定地坐在椅子上看书,满脸不在乎地问道。
“你偷看过啦?”
见林恩和如此笃定,杜箐箐知道,他肯定是悄悄偷看过前院发生的事了。
“嗯,看到了,这些年没见,姨娘老了。”
林恩和放下了手里的书,眼睛望着窗外,眼里噙着泪花说道。
看到林恩和眼里泛着泪花,杜箐箐知道,他肯定是想他母亲了。
于是问道:“只是姨娘一个人来,你见不见?”
“不见,免得节外生枝。”
林恩和合上了手里的书本,站起身来站在窗前,幽幽地说道。
“你不见为娘,为娘不是来见你了吗?”
林恩和的话音未落,便听到李姨娘说道。
他和杜箐箐吓得赶紧转过了身,只见李姨娘满脸眼泪,站在书房门口。
“姨娘”
杜箐箐见李姨娘突然出现在书房门口,吓得惊叫了一声。
林恩和见到自己多年未见的母亲,顿时泪流满面。
他呆呆地站立在窗前,眼泪如珠子一般,顺着脸庞滑落了下来。
“老四,你好狠心!躲在地都镇,这么些年,一次也不去见娘。”
李姨娘看到儿子满脸泪水,她一边走进儿子,一边呜咽着说道。